中国哲学史新编试稿 3
题词 3
自序 5
绪言 10
第一节 哲学史的对象、内容和范围 10
第二节 哲学中两个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 16
第三节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28
第四节 观点和资料的统一 32
第五节 中国哲学史(古代和近代)发展的形式 35
第六节 中国哲学史(古代和近代)发展的线索 40
第一篇 中国奴隶社会(商——西周)及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春秋——战国)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49
第一章 商代和西周时期(公元前16世纪至前8世纪)宗教思想的发展和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51
第一节 商代科学知识及宗教思想的对立 51
第二节 周公的天命论 54
第三节 西周末东周初奴隶制衰落时期宗教威权的动摇 58
第四节 古代素朴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的萌芽 60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世纪至前3世纪)哲学及社会思想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66
第一节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67
第二节 奴隶身份的解放 69
第三节 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 72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活跃和思想战线上的“百家争鸣” 74
第三章 春秋时期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的初步发展,“法”与“礼”的斗争 79
第一节 “人”的地位的提高与“神”的地位的削弱 80
第二节 范蠡的哲学观点 84
第三节 计然的哲学观点 87
第四节 晏婴的哲学观点 90
第五节 “法”和“礼”的斗争 92
第四章 孔子和初期儒家 96
第一节 孔子的生平和他的阶级立场 96
第二节 孔子关于“礼”的思想 102
第三节 孔子关于“天”的思想 106
第四节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 109
第五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思想方法 126
第六节 孔子对于殷周以来的文化的整理和发展 131
第七节 孔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133
第五章 墨子和前期墨家 139
第一节 墨子的生平和他的思想的阶级性 139
第二节 墨子对于劳动和劳动成果的重视 141
第三节 墨子对于当时等级制度的批判 144
第四节 墨子的道德思想 146
第五节 墨子的政治思想 151
第六节 墨子的宗教思想和宗教观 153
第七节 墨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158
第八节 前期墨家向后期墨家的转化 162
第六章 早期道家、前期墨家的支流和农家的社会思想 164
第一节 杨朱和早期道家 164
第二节 宋?、尹文学派——墨家的一个支流 172
第三节 彭蒙、田骈、慎到——早期道家的发展 178
第四节 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的社会思想 184
第七章 早期法家和兵家 188
第一节 法家思想的阶级性 188
第二节 齐法家的经济和哲学思想 190
第三节 齐法家关于“法”、“术”、“势”的理论 196
第四节 商鞅的进步的历史观 198
第五节 法家思想的特点 201
第六节 《孙子》中的辩证法思想 203
第八章 孟子——儒家哲学思想向唯心主义的发展 209
第一节 孟子的政治思想 210
第二节 孟子的社会思想及其幻想的社会经济制度 216
第三节 孟子关于“仁”的理论 220
第四节 孟子的人性论和伦理思想 224
第五节 孟子哲学思想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 228
第六节 孟子关于“时”、“中”的理论 234
第七节 孟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237
第九章 老子和道家哲学体系的建立 241
第一节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的时代 241
第二节 老子的自然观 247
第三节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260
第四节 老子的认识论 266
第五节 老子的社会政治思想 269
第十章 稷下唯物派 275
第一节 稷下唯物派关于“水”、“地”的思想 276
第二节 稷下唯物派关于“精”、“气”的思想 279
第三节 稷下唯物派的社会、政治思想和认识论 290
第四节 战国时代“精”、“气”思想的发展及其影响 297
第十一章 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306
第一节 关于名家 306
第二节 惠施的“合同异”及其唯物主义倾向 312
第三节 公孙龙的“离坚白”及其客观唯心主义 323
第四节 战国时期其他辩者的辩论 339
第十二章 庄子——先秦最大的唯心主义者 345
第一节 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 345
第二节 庄子的认识论 350
第三节 庄子的自然观 357
第四节 庄子的人生理想 366
第五节 庄子的宿命论 372
第六节 庄子的社会、政治思想 375
第七节 庄子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379
第十三章 墨经及后期墨家 382
第一节 关于后期墨家 382
第二节 后期墨家的认识论 387
第三节 后期墨家的逻辑思想 391
第四节 后期墨家的自然观 401
第五节 后期墨家的社会政治思想 403
第六节 后期墨家对于名家和诡辩学说的批评 410
第七节 后期墨家对于当时老、庄学说和其他各家的批判 418
第八节 后期墨家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 422
第十四章 阴阳五行家的哲学思想 425
第一节 关于阴阳五行家 425
第二节 《洪范》以五行为基础的自然观 428
第三节 《月令》的世界图式 430
第四节 邹衍的地理学说和历史观 437
第五节 阴阳五行家思想对于中国哲学和科学发展的影响 441
第六节 对于阴阳五行家的估价和批判 443
第十五章 易传的哲学思想 448
第一节 关于《易经》和易传 448
第二节 筮法和易传中的“数” 451
第三节 易传中的“象” 454
第四节 易传的宇宙发生论及世界图式 460
第五节 易传中的辩证法思想 464
第六节 易传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476
第七节 易传对后来中国哲学的影响 480
第十六章 荀子——先秦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482
第一节 荀子的自然观 483
第二节 荀子的认识论和思想方法 492
第三节 荀子的逻辑思想 503
第四节 荀子的社会思想 509
第五节 荀子的人性论 517
第六节 荀子对于当时各家的批判 522
第七节 荀子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 527
第十七章 韩非——先秦法家最后的代表 530
第一节 韩非的自然观 531
第二节 韩非的认识论 540
第三节 韩非的社会观和历史观 543
第四节 韩非的实际政治主张 548
第五节 韩非对于以前法家思想的综合 551
第六节 对于韩非哲学思想的估价 552
第十八章 秦汉统一前夕的折衷主义思想及先秦哲学的终结 554
第一节 战国末期儒家、道家中的折衷主义因素 554
第二节 《吕氏春秋》的折衷主义 555
第三节 先秦哲学的终结 561
第二篇(上) 中国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前期封建社会发展时期(秦汉——唐)哲学思想的发展 569
第十九章 秦至汉初的哲学、政治、社会思想 571
第一节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哲学发展的社会根源 571
第二节 秦朝法家思想的统治及其与儒家的斗争 573
第三节 汉初的黄老政治及儒家思想的兴起 578
第四节 叔孙通和陆贾 581
第五节 贾谊的哲学思想 583
第二十章 大小戴《礼记》中的哲学社会思想 598
第一节 礼和《礼记》 598
第二节 关于“礼”的一般原则的理论 601
第三节 关于“乐”的一般原则的理论 605
第四节 关于形神和生死的理论 610
第五节 关于孝的理论 620
第六节 《大学》 625
第七节 《中庸》 630
第八节 《礼运》所称引的“大同”思想 639
第九节 大小戴《礼记》在封建社会中的影响 641
第二十一章 董仲舒——汉朝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官方哲学的奠基者 643
第一节 董仲舒和汉初哲学思想发展的基本倾向 644
第二节 董仲舒与春秋公羊学 646
第三节 董仲舒关于“天”的理论 650
第四节 董仲舒关于气和阴阳五行的学说 654
第五节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666
第六节 董仲舒的人性论 671
第七节 董仲舒的社会和伦理思想 675
第八节 董仲舒的历史观 682
第九节 董仲舒的逻辑思想 685
第十节 董仲舒的改良主义 687
第十一节 董仲舒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 689
第二十二章 西汉道家思想的发展和官方哲学的反对派的形成 692
第一节 汉初道家思想的两个方面 693
第二节 司马谈所讲的道德家 696
第三节 淮南王其人和《淮南子》其书 700
第四节 《淮南子》关于气的理论 703
第五节 《淮南子》关于天人关系的理论 709
第六节 《淮南子》中关于形、神的理论 715
第七节 《淮南子》中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 719
第八节 《淮南子》中的人性论 723
第九节 《淮南子》中的社会、政治思想 725
第十节 司马迁的无神论和历史观 731
第十一节 《盐铁论》中反映的儒家与法家思想的斗争 739
第二十三章 象数和谶纬 744
第一节 谶纬的社会根源 744
第二节 阴阳之数 746
第三节 八卦方位 751
第四节 “卦气” 753
第五节 孟喜、京房的卦气说 755
第六节 易纬以外的其他纬书 759
第七节 象数之学与希腊毕达哥拉学派的比较 761
第二十四章 古文经学派反对神秘主义思潮的斗争——刘歆,扬雄,桓谭 764
第一节 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斗争 764
第二节 刘向、刘歆关于《洪范》五行的理论 767
第三节 刘歆关于音律和历法的理论 770
第四节 刘歆对于先秦学术思想起源的理论 775
第五节 扬雄《太玄》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779
第六节 扬雄的社会思想和对神秘主义思潮的批判 789
第七节 桓谭对形、神关系的唯物主义的见解及其反对神秘主义的斗争 791
第二十五章 王充——两汉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战斗的无神论者 794
第一节 王充的时代、家庭及其著作 794
第二节 王充关于“天”和“气”的理论 799
第三节 王充关于天、人关系的理论 805
第四节 王充关于形、神关系的理论 815
第五节 王充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822
第六节 王充关于性、命的理论 831
第七节 王充的历史观 842
第八节 王充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846
第二十六章 东汉末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的发展,农民大起义和《太平经》 849
第一节 张衡的天文学和宇宙形成论 849
第二节 王符的自然观和社会思想 854
第三节 仲长统的无神论和历史观 860
第四节 何休的社会思想 864
第五节 东汉末农民大起义和《太平经》 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