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 3
封建社会以前文学 3
第一章 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学 3
第一节 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化和文学艺术的起源 3
第二节 古代神话传说 5
第二章 书写文学的萌芽和散文的开端 11
第一节 商、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11
第二节 文字的产生和书写文学的萌芽 12
第三节 散文的开端 14
第三章 《诗经》 17
第一节 “诗三百”的编集、应用和流传 17
第二节 西周前期的诗 19
第三节 西周后期的诗 22
第四节 东周的诗 25
第五节 《诗经》的特色和影响 32
封建社会文学 40
战国时代文学 40
第一章 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文学的繁荣 40
第一节 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文化大发展 40
第二节 战国时代文学的繁荣 43
第三节 战国时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和它的特色 46
第二章 历史散文 49
第一节 历史散文的兴盛概况 49
第二节 《左传》 51
第三节 《战国策》 56
第三章 诸子散文 60
第一节 诸子散文概述 60
第二节 《论语》 《孟子》 61
第三节 《庄子》 66
第四节 其他子书中的寓言 70
第四章 屈原和其他楚辞作家 73
第一节 屈原的时代和生平 73
第二节 《离骚》 74
第三节 《九章》、《九歌》和《天问》 78
第四节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83
第五节 宋玉 84
第六节 其他楚辞作家和作品 88
秦汉文学 92
第一章 秦及汉初文学 92
第一节 秦的统一和秦代文学 92
第二节 秦汉之际的社会变动和汉初政治对文学的影响 93
第三节 贾谊 95
第四节 枚乘 97
第二章 西汉中叶的文学 100
第一节 汉武帝时代的文化政策和文学 100
第二节 司马相如和其他作家 103
第三章 司马迁的传记文学 108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 108
第二节 《史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111
第三节 《史记》的影响 120
第四章 西汉末叶到东汉末的辞赋和散文 123
第一节 西汉末叶到东汉末社会政治对文学的影响 123
第二节 刘向 扬雄 班固 125
第三节 张衡 蔡邕 赵壹 130
第五章 汉代乐府民歌 134
第一节 民歌的收集及其类别 134
第二节 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135
第三节 《孔雀东南飞》 145
第四节 乐府民歌的影响 148
第六章 五言诗的成长 150
第一节 五言诗的兴起和发展 150
第二节 古诗与“苏李诗” 151
魏晋南北朝文学 160
第一章 汉魏之际的社会变动及建安文学 160
第一节 汉魏之际的社会、政治、思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160
第二节 曹操 曹丕 162
第三节 曹植 165
第四节 王粲、刘桢及其他建安作家 171
第五节 蔡琰 174
第二章 魏末和晋代文学 176
第一节 魏末和晋代的社会、政治、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176
第二节 嵇康 阮籍 179
第三节 陆机和太康诗人 183
第四节 左思 188
第五节 刘琨 郭璞 191
第三章 陶渊明 194
第一节 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194
第二节 陶渊明的作品 196
第三节 陶渊明的影响 204
第四章 佛经翻译 206
第一节 佛经翻译的概况 206
第二节 佛经翻译的影响 208
第五章 南朝乐府民歌 214
第六章 南朝作家 221
第一节 南朝的社会、政治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221
第二节 谢灵运 颜延之 223
第三节 鲍照 225
第四节 谢朓、沈约和“永明体” 228
第五节 江淹、何逊和梁、陈作家 231
第七章 北朝乐府民歌 236
第八章 北朝作家 243
第一节 北朝的社会、政治与文学 243
第二节 《水经注》和《洛阳伽蓝记》 244
第三节 庾信 247
第四节 北朝其他作家 249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252
第一节 志怪小说 252
第二节 轶事小说 256
第十章 《文心雕龙》、《诗品》和《文选》 261
第一节 刘勰的《文心雕龙》 261
第二节 钟嵘的《诗品》 266
第三节 萧统和《文选》 269
唐代文学 274
第一章 唐代文学的繁荣 274
第二章 唐初文学 286
第一节 唐初的浮艳诗风 286
第二节 王绩和四杰 290
第三节 陈子昂对诗风的革新 295
第三章 开元天宝间诗人 300
第一节 孟浩然 储光羲 301
第二节 王维 304
第三节 高适 岑参 308
第四节 王昌龄 李颀 314
第四章 李白 319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 319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321
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332
第五章 杜甫 337
第一节 杜甫的生活和创作的发展 337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341
第三节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349
第四节 杜甫诗歌的巨大影响 352
第六章 天宝大历间诗人 354
第一节 元结 顾况 354
第二节 刘长卿 韦应物 358
第三节 卢纶 李益 戴叔伦 361
第七章 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 364
第一节 古文运动 364
第二节 韩愈 369
第三节 柳宗元 375
第八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381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的起来 381
第二节 白居易的生平及其诗歌理论 385
第三节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 388
第四节 元稹 396
第九章 唐中叶其他诗人 400
第一节 刘禹锡 400
第二节 孟郊 贾岛 403
第三节 李贺 407
第四节 李商隐 温庭筠 412
第五节 杜牧 418
第十章 唐末诗人 422
第一节 唐末政治对文学的影响 422
第二节 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及其他诗人 424
第三节 韦庄 司空图 韩偓 431
第十一章 唐代传奇小说 435
第一节 唐代传奇小说的发展及其原因 435
第二节 唐代传奇小说的思想和艺术 437
第三节 唐代传奇小说的影响 444
第十二章 变文和民歌 446
第一节 变文 446
第二节 唐代民间歌谣 449
第三节 敦煌曲子词 451
第十三章 唐五代词 454
第一节 唐代早期的词 454
第二节 温庭筠和“花间派” 456
第三节 李煜和南唐词人 460
中国文学史(下) 466
宋代文学 466
第一章 宋代文学的承先和启后 466
第二章 宋初文学 473
第一节 宋初的复古运动和王禹偁 473
第二节 《西崑酬唱集》 477
第三章 北宋中叶文学 479
第一节 梅尧臣 苏舜钦 480
第二节 欧阳修 483
第三节 王安石 王令 488
第四节 柳永及其他词人 493
第四章 苏轼 500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500
第二节 苏轼的创作 503
第三节 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515
第五章 北宋后期文学 517
第一节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 517
第二节 秦观的词和张耒的诗 522
第三节 贺铸和周邦彦的词 527
第六章 南宋前期文学 532
第一节 女真族的入侵和爱国主义的文学 532
第二节 女作家李清照 534
第三节 陈与义及其他爱国作者 539
第四节 杨万里 范成大 545
第七章 陆游 552
第一节 陆游的生平 552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 554
第三节 陆游诗歌所继承的创作传统及其艺术特色 561
第八章 辛弃疾 563
第一节 辛弃疾的生平 563
第二节 辛弃疾的作品 565
第三节 辛派词人 571
第九章 南宋后期文学 573
第一节 姜夔、吴文英及其他词人 574
第二节 四灵和江湖派 580
第三节 宋末的爱国诗 583
第十章 宋代的诗话 588
第十一章 话本和戏曲 595
第一节 话本 595
第二节 戏曲 598
第十二章 辽金文学 600
第一节 辽金文学概况 600
第二节 元好问 603
第三节 《西厢记诸宫调》 608
元代文学 614
第一章 杂剧的兴起和繁荣 614
第一节 元代社会经济、政治对文学的影响 614
第二节 元杂剧的兴盛及其原因 616
第三节 元杂剧的几个特色 620
第二章 关汉卿 623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 623
第二节 《窦娥冤》 624
第三节 《救风尘》、《望江亭》、《调风月》、《拜月亭》和《单刀会》 627
第四节 关汉卿杂剧的特色和成就 632
第五节 关汉卿的散曲 634
第三章 王实甫 637
第一节 王实甫的生平 637
第二节 《西厢记》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638
第三节 《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643
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 647
第一节 白朴 647
第二节 马致远 651
第五章 前期其他杂剧作家 657
第一节 康进之 高文秀 纪君祥 657
第二节 杨显之 石君宝 尚仲贤 李好古 661
第三节 李直夫 张国宾 李潜夫 664
第六章 后期杂剧作家和无名氏的杂剧 667
第一节 郑光祖 667
第二节 宫天挺、秦简夫等 671
第三节 无名氏的杂剧 673
第七章 元代散曲 676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 676
第二节 前期散曲作家 677
第三节 后期散曲作家 679
第八章 元代诗歌和散文 687
第一节 元代诗文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687
第二节 刘因、萨都刺、王冕和其他诗文作家 689
第九章 南戏 697
第一节 南戏的发展 697
第二节 《拜月亭》和其他作品 700
第三节 高明的《琵琶记》 703
明代文学 710
第一章 明初文学 710
第一节 明初经济、政治、文化政策对文学的影响 710
第二节 诗文 711
第三节 杂剧和传奇小说 718
第二章 《三国志演义》 722
第一节 作者生平思想和作品题材来源 722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内容 724
第三节 《三国志演义》的创作特色 728
第四节 《三国志演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732
第三章 《水浒传》 735
第一节 《水浒传》的形成 735
第二节 《水浒传》所反映的农民革命 736
第三节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743
第四节 《水浒传》的影响 749
第四章 成化至隆庆时期文学 752
第一节 社会经济、政治对文学的影响 752
第二节 诗文 754
第三节 戏剧 762
第四节 散曲 770
第五章 《西游记》 774
第一节 《西游记》的形成及其作者 774
第二节 《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777
第三节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783
第六章 万历时期文学 788
第一节 社会经济、政治和哲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788
第二节 诗文 790
第三节 戏剧 800
第七章 《金瓶梅》和其他长篇小说 807
第一节 长篇小说的繁荣 807
第二节 《封神演义》 810
第三节 《金瓶梅》 812
第八章 汤显祖 817
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 817
第二节 《牡丹亭》 818
第三节 汤显祖的其他作品 823
第九章 短篇白话小说的繁荣 826
第一节 冯梦龙和《古今小说》 826
第二节 《拍案惊奇》和其他拟话本 832
第三节 明代拟话本的艺术成就 834
第十章 明末文学 837
第一节 社会动乱对文学发生的影响 837
第二节 诗歌 839
第三节 散文 841
第四节 戏剧和小说 843
第十一章 明代民歌 848
第一节 民歌的兴盛 848
第二节 明代民歌的思想和艺术 850
清代文学 858
第一章 顺治、康熙时期的文学(上) 858
第一节 清初社会经济、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858
第二节 诗歌、散文 860
第二章 顺治、康熙时期的文学(下) 874
第一节 小说 874
第二节 戏剧 880
第三章 蒲松龄 888
第一节 蒲松龄的生平 888
第二节 《聊斋志异》 889
第三节 蒲松龄的“俚曲” 896
第四章 洪升和孔尚任 899
第一节 洪升和他的《长生殿》 899
第二节 孔尚任和他的《桃花扇》 904
第五章 雍正、乾隆时期的文学 909
第一节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909
第二节 诗歌 911
第三节 散文 917
第四节 戏剧 920
第五节 小说 925
第六章 吴敬梓 928
第一节 吴敬梓的生平和思想 928
第二节 《儒林外史》对封建社会的抨击 930
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 936
第七章 《红楼梦》 940
第一节 《红楼梦》的作者 940
第二节 《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942
第三节 《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形象 944
第四节 《红楼梦》爱情的广阔社会意义 950
第五节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952
第六节 《红楼梦》的巨大影响 955
第八章 嘉庆、道光时期的文学 957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夕的社会经济、政治对文学的影响 957
第二节 诗歌、散文 958
第三节 小说 964
第四节 地方剧 967
第九章 民歌和讲唱文学 969
第一节 民歌 969
第二节 讲唱文学 97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汇刊》编后记 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