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信用及社会信用体系 1
第一节 信用及其历史渊源 1
第二节 信用范畴的演变 3
第三节 信用的本质与特征 9
第四节 社会信用体系 14
第二章 信用与市场经济 25
第一节 信用与市场运行 25
第二节 信用与市场秩序 29
第三节 信用与经济增长 32
第四节 信用与经济发展 34
第三章 国内外信用研究概述 42
第一节 国外信用研究综述 42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45
第三节 信用研究的方法及意义 52
第四章 社会信用的基础:个人信用 59
第一节 个人信用的产生及发展 59
第二节 个人信用的特征及功能 64
第三节 我国个人信用的发展状况 70
第四节 建立与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76
第五章 社会信用的主体:企业信用 85
第一节 信用与企业发展 85
第二节 信用与企业竞争力 91
第三节 企业信用管理的发展 99
第四节 企业信用的要素 106
第五节 企业信用体系 117
第六章 社会信用的核心:政府信用 135
第一节 政府行为与政府信用 135
第二节 政府信用的体现 140
第三节 政府信用的价值 144
第四节 政府信用与社会责任 151
第五节 政府信用的塑造 153
第七章 社会信用的管理体系 162
第一节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成 162
第二节 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77
第三节 我国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180
第四节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实质 188
第八章 社会信用的运行机制 199
第一节 信用运行机制的类型 199
第二节 信用信息管理机制 202
第三节 信用监督与制约机制 204
第四节 信用评价机制 205
第五节 信用担保机制 208
第六节 信用风险预警机制 210
第九章 社会信用的文化基础 214
第一节 文化和社会诚信 214
第二节 信用与文化环境 220
第三节 信用文化的特征及作用 225
第四节 信用文化建设 231
第十章 我国信用体系的总体评价 244
第一节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历程 244
第二节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51
第三节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 254
第十一章 我国信用缺失的具体表现 262
第一节 企业的信用缺失 262
第二节 上市公司的信用缺失 268
第三节 金融机构的信用缺失 274
第四节 政府的信用缺失 279
第五节 中介机构的信用缺失 283
第六节 个人的信用缺失 286
第十二章 我国信用缺失的原因探析 295
第一节 信用文化与道德缺失 295
第二节 信用法制建设滞后 299
第三节 社会经济转型的影响 304
第四节 政府行为与信用缺失 308
第五节 企业信用管理的缺失 313
第十三章 国外信用体系模式比较 321
第一节 欧洲的信用体系 321
第二节 美国的信用体系 328
第三节 日本的信用体系 338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信用体系 344
第五节 国外信用管理体系的启示 349
第十四章 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 356
第一节 加强信用文化建设 356
第二节 构建诚信道德体系 359
第三节 强化企业信用管理 361
第四节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372
第五节 大力培育信用市场 377
第六节 完善信用法律制度 382
第七节 优化信用经济环境 387
附录一: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397
附录二:浙江特色的信用建设规划 402
附录三:境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的启示 407
参考文献 412
后记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