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江苏乡村建设运动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考金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2235939
  • 页数:3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深入研究民国时期江苏乡村建设运动,对研究当代地域农村发展有一定的现代意义和指导作用。本书提出的观点较客观、公允,学术性强,有参考价值。

绪论 1

一、选题的依据 1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2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9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11

第一章 民国时期江苏乡村建设运动的背景 13

第一节 民国时期江苏乡村社会的危机 13

一、土地兼并严重 15

二、赋税沉重 17

三、高利贷的重压 27

四、农民生活困苦 31

五、兵匪之患不断 33

六、天灾不断 38

七、农村人口素质低下 43

八、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 44

第二节 全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 47

一、从乡村教育到乡村建设 47

二、实(试)验区的建立 54

三、从实(试)验区到县政建设实验区 56

第三节 江苏乡村建设运动概况 57

一、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建立的无锡民众教育实验区 57

二、中华职业教育社办理的乡村改进实验区 58

三、国民政府主持的江宁自治实验县 60

四、淳化镇乡村教会实验区 61

五、武进农村改进区 61

六、江苏民教机关的乡村实验区 62

七、其他实(试)验区及其工作 62

第二章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之民众教育实验区 63

第一节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与民众教育思想 63

一、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发展概况 63

二、民众教育思想 65

三、无锡民众教育实验区及实验设施的建立 82

第二节 黄巷民众教育实验区 84

一、黄巷民众教育实验区实验工作 84

二、谢巷信用合作社 100

三、高长岸实验民众教育馆乡村实验 102

第三节 惠北民众教育实验区 110

一、惠北社会经济概况 110

二、惠北实验区工作概况 110

三、惠北实验区的工作成效 116

第四节 北夏普及民众教育实验区 127

一、北夏实验区社会经济概况 128

二、北夏民众教育实验区实验内容 131

三、青年学园 142

第三章 中华职业教育社之乡村改进试验区 147

第一节 中华职业教育社与职业教育思想 147

一、中华职业教育社及其乡村改进 147

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150

第二节 昆山徐公桥乡村改进试验区 155

一、徐公桥社会经济概况 155

二、徐公桥乡村试验区建立始末 157

三、徐公桥乡村试验区的工作 158

第三节 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与漕河泾农学团 171

一、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的试验工作 171

二、漕河泾农学团 174

第四章 县政改革之江宁自治实验县 175

第一节 自治实验县设立的缘起 175

一、《县政改革案》的通过 175

二、县政改革的理论基础 176

第二节 江宁自治实验县概况 179

第三节 县政改革工作 182

一、改革地方自治 182

二、加强户籍管理 186

三、改善社会公共事业 188

四、强化社会治安 189

第五章 金陵神学院之淳化实验区 197

第一节 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 197

一、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的缘起 197

二、基督教乡村建设理念的发展 203

三、金陵神学院、毕范宇与乡村教会实验 206

第二节 金陵神学院淳化实验区的建立 209

一、淳化镇社会经济概况 209

二、淳化实验区的设立 212

第三节 金陵神学院淳化实验区的工作 214

一、教会工作 215

二、实习处的社会服务工作 220

第六章 民众教育机关之乡村实验区 229

第一节 江苏民众教育机关及其乡村改进工作 230

一、江苏民众教育机关概况 230

二、民教机关的乡村实验工作 236

第二节 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乡村实验区 240

一、创办乡村实验区的动机 241

二、西善桥实验区 242

三、下蜀自治实验区 245

第三节 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乡村实验工作 250

一、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的建立及其施教纲领 250

二、民众教育实施区 252

三、教导部 254

四、生计部 257

五、研究辅导部 260

第七章 武进农村改进委员会之农村改进实验区 263

第一节 武进社会经济概况 263

第二节 武进农村改进委员会及其实验工作 265

一、武进农村改进委员会的成立 265

二、农村改进委员会实验工作的实施 266

第三节 农村改进实验区的实验工作 271

一、南夏墅农改区 271

二、卜弋桥农改区 276

三、奔牛农改区 277

四、湖塘桥农改区 279

第八章 民国时期江苏乡村建设运动分析 283

第一节 江苏乡村建设运动的性质与特点 283

一、民国江苏乡村建设运动的社会改良性质 283

二、民国时期江苏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 287

第二节 江苏乡村建设运动的模式 291

一、民众教育——教育普及化模式 291

二、乡村职业教育——农民富裕化模式 297

三、基督教乡村本色化——乡村建设与教会建设的二位一体模式 301

四、县政改革——政教养卫合一化模式 306

第三节 江苏乡村建设运动对乡村现代化的影响 309

一、乡村民主化 310

二、农业科学化 311

三、农民现代化 313

四、乡村经济合作化 314

五、乡村生活方式现代化 316

第四节 江苏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局限性 321

一、没有看到中国乡村社会的危机是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双重压迫的结果 322

二、倡导的新式教育不能满足乡村需要 323

三、地方自治不符合传统乡村的特点 324

第五节 乡村建设运动对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借鉴 325

一、探索、奉献、实干的精神 325

二、全面改造的同时,要强化深层次的制度建设 326

三、试验性的操作启示 327

四、以农民为主的多重力量介入 327

结语 331

参考文献 335

致谢 345

关于《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文库》 347

表1-1 民国时期海门农人农田分配表 16

表1-2 江苏泰县四农村之各村耕地所有之私产统计表 17

表1-3 淮阴县赋税及带征附捐一览表 18

表1-4 江宁民十七年份每亩田赋 19

表1-5 宜兴佃农五口之家年耕种二亩田得利统计 20

表1-6 江苏泰县四农村之各村租佃类别统计 22

表1-7 江苏泰县四村租额统计表 22

表1-8 苏南四县十村农家全年现金支出构成表1938-1939 23

表1-9 徐州乡下的农田生产数量调查 25

表1-10 江苏各县普通利息概况表 28

表1-11 江苏各县最高利息概况表 28

表1-12 宜兴三乡三次受军事影响而致农民损失统计 34

表1-13 小刀会概况及其暴动记略 35

表1-14 青红帮等集团概略 36

表1-15 江苏省各县受灾面积及作物损失数量与价值 40

表1-16 二十四年各县螟灾受害面积 42

表1-17 民国二十四年江苏螟灾损失统计 43

表1-18 民国二十五年江宁螟灾损失统计表 43

表1-19 民国八年至十三年出口土货统计 46

表2-1 黄巷住户职业状况统计 85

表2-2 黄巷所有田产分配表 86

表2-3 黄巷所有田产使用田亩统计 87

表2-4 村民收入统计 87

表2-5 村民消费统计 88

表2-6 家庭访问内容安排表 94

表2-7 1929年文盲统计调查 97

表2-8 1930年文盲统计调查 98

表2-9 1932年文盲统计调查 98

表2-10 妇女班课程安排表 108

表2-11 妇女班课程安排表 108

表2-12 惠北实验区固定工作的办法 112

表2-13 惠北实验区活动工作的办法 113

表2-14 惠北实验区各项事业进行步骤及时期规定 114

表2-15 事业费用分年减少步骤 115

表2-16 各分区中心分年教育实验步骤 116

表2-17 各年度各学期之校数级数及学生数列表 118

表2-18 班课程上课时间及课外活动列表 119

表2-19 三年来惠北区合作社形列表 120

表2-20 三年来种痘及注射防疫针统计 123

表2-21 3年来诊疗疾病统计 124

表2-22 自愿改良婚丧人员实行状况统计 125

表2-23 北夏1521农户地权分配(1933年调查) 129

表2-24 手工艺人数工资统计(1933年调查) 130

表2-25 实验区民众学校附设儿童班情况 132

表2-26 1932、1933两年度民校成年班学生统计 133

表2-27 布种牛痘情况 141

表2-28 回家耕作稻种面积列表 144

表2-29 留园耕种水稻面积列表 145

表3-1 徐公桥人口年龄分布表 156

表3-2 徐公桥改进事业一览表 168

表4-1 江宁县481家每户平均人数与经济状况之关系 181

表4-2 拘获烟案烟犯人数统计表 194

表5-1 淳化新式学校与私塾数目及男女学生数比较 210

表5-2 金陵神学院乡村实习处农场历年推广事业一览表 222

表6-1 1933年江苏民教机关概况 230

表6-2 江苏民教机关事业统计 237

表7-1 民国期间武进县户口统计表 264

表7-2 湖塘桥水利合作社成立概况 279

表7-3 湖塘桥养蚕合作社成立概况 280

表7-4 湖塘桥河道疏浚情况统计 281

图4-1 江宁地形图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