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号 1
题辞 3
肖像 4
上奏文 5
译者弁言 11
法学通论及民法 13
第一编 法学通论 13
第一章 法律之定义 13
第二章 法律与国之关系 28
国法学 29
绪论国法学 29
第一条 国法学之意义 29
第二条 国法学之范围 36
邢法总论 37
绪论 37
第一章 刑法及刑事法 37
第二章 刑法者公法也(解释略) 41
第三章 日本刑法之历史 41
第四章 日本新刑法之外来分子 42
第五章 国家刑罚权之根据 43
第一编 犯罪 47
第一章 总论 47
第一节 犯罪之定义 47
国际公法 49
绪论 49
第一编 平时国际公法 57
第一章 国际公法之主体(国家) 57
第一节 国家之大本 57
第二节 国家之种类 78
经济学 81
第一编 绪论 81
第一章 经济学之定义 81
第一节 定名 82
第二节 定义 89
第二章 经济学之分科 89
第一节 纯正经济学 89
第二节 应用经济学 94
政治地理 101
绪言 101
第一章 国家 101
第一节 国家之概念 101
第二节 国境 102
第三节 领土及人民 103
第四节 领海 104
第二章 国家之分类 106
第五节 国家分类总说 106
第六节 复杂国家 107
第三章 政体 108
第七节 政体之区别 108
第八节 各国之政体 109
杂录 113
法政速成科设置趣意书并规则 113
法政大学沿革略 113
日本之大学 113
和丰纺纱有限公司 113
第贰号 127
题辞 129
肖像 130
刑法总论 131
第二节 犯罪要素之概念 131
第二章 犯罪之主体及客体 133
第一节 犯罪之主体 133
第二节 犯罪之客体 136
第三章 刑罚法令 137
第一节 罪刑法定主义 137
第二节 刑罚法令之效力 142
第一项 关于时之效力 142
国际公法 145
第三节 国家之承认 149
第四节 国家之权利 151
第一款 立法权 154
第二款 司法权 155
第一项 治外法权 155
第二项 领事栽判权 172
第三项 混合栽判 176
第四项 移交罪犯 180
裁判所构成法 181
绪论 181
第一编 裁判所及检事局 184
第一章 总则 184
经济学 189
第三节 财政学 190
第二编 财货之生产 190
第一章 生产之意义种类及要素 191
第一节 生产之意义 191
第二节 生产之种类 192
第三节 生产之要素 193
第二章 天然 193
第一节 天然之意义及天然之状况 194
第二节 报酬渐减之法则 198
第三章 劳动 201
第一节 劳动之意义 202
第二节 劳动之念虑 203
杂录 去年我邦及东洋诸国间贸易 205
第叁号 209
肖像 211
法学通论及民法 212
第三章 法律与道德之关系 213
第四章 法律与政治之关系 223
第五章 法律与经济之关系 225
刑法总论 228
第二项 关于人之效力 228
第三项 关于处之效力 230
第四章 行为 236
第一节 通则 236
第二节 积极行为 242
第三节 消极行为 251
刑事诉讼法 256
第一章 总论 256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之定义 256
国际公法 264
第三款 行政权 267
经济学 284
第三节 劳动之能力 284
第四节 劳动之分配及协同 286
第四章 资本 295
第一节 资本之意义及种类 295
西洋史 300
近世史(纪元一五一七年—一七八九年)(起宗教改革讫法兰西革命) 300
第一章 德意志之宗教改革及内政外交 300
第一节 德意志之宗教改革 300
第二节 德法之争及宗教改革之消长 302
第三节 宗教改革之进行 303
第二章 诸国之改革及其反动 305
第四节 瑞士及北欧之新教 305
第五节 法国之新教徒 306
第六节 英国之宗教改革 307
第七节 宗教改革及于旧教之影响 308
杂录 310
北海事件国际审查委员会 310
中国之教育 310
第四号(缺) 315
第五号 315
国际公法 317
第五节 国家之义务 317
第二章 外交官及领事官 320
第三章 条约 333
经济学 349
第二节 生产上资本之必要 352
第三节 生产资本之成立及增殖 354
第四节 机械 355
第五章 企业 360
第一节 企业之意义及其必要 360
殖民政策 363
殖民地选定之方针 363
殖民之方法 367
政治地理 371
杂录 407
芦汉铁道竣工期 407
北京张家口之铁道及其起工期 407
清国之关税收入额 407
第二西伯利亚铁道敷设之计画 407
南清铁道敷设之企画 408
大阪商船会社之福州线航路开始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