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蹊屐痕 1
入口的空间艺术 3
艺术不欲只弹一曲——小谈洞门的形式美 6
“隔”与“通”——浅说洞门功能种种 10
审美之窗 14
品空窗,忆旧墙 18
古建的美饰——闲话“卐川挂落” 20
在起伏上思考——拙政园波形水廊品赏 23
流动的空间形相 25
爱石、品石与咏石 28
品读冠云峰 33
洞府:神秘美的世界 37
于细微中见精神——苏州园林的“涩浪”艺术 40
彩霞池赞 42
华榭碧波两相依 45
风景园林与桥梁之美 47
小桥引静兴味长 49
清香四溢,众艺争艳——评怡园水仙艺术节 52
宏乎丽哉,春之交响——虎丘艺术花会印象 53
碧梧翠竹的艺术意蕴——苏州园林里的凤文化 55
诗、禅合一——试说狮子林“问梅阁” 57
苔之美——有关的古诗文串读 60
“园之不足,题以发之”——谈园林中的匾额对联 63
“殿春簃”品题及其他 67
楹联一束 70
园林雕塑谈 75
黑白文化断想 78
光:艺圃景观群的母题——兼取西方及现代美学视角的解读 81
斟酌色调,捕捉光影——陆峰园林摄影赏析 85
“写影”之美探秘——兼谈赏园与造景 88
艺镜缘上篇:漫话镜子 91
艺镜缘下篇:倒影之魅 95
“读画”与“听香” 100
开放耳管,深情谛听——苏州园林的声境美 104
园缘散叶 109
此情可待成追忆——遥寄《随园沧桑》 111
石湖串月(诗)——乘船往石湖赏月 113
秋登天平山作(诗) 113
留园游(诗) 114
拙政园四面厅敞望(诗) 114
塔月吟(诗)——咏西湖三潭印月效唐寅《花月吟连珠体》 115
壁竹吟(诗)——“淇泉春晓”景墙题诗 115
“园中园”偶拾(诗) 116
兰亭行——1981年出席中国首届书学盛会兼游兰亭 117
怡园散步 121
耦园杂议——在耦园历史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127
网师园文史拾零 129
占尽风情向小园 134
木渎园林漫笔 135
馀荫山房印象——岭南游园笔记 137
“静心斋”散记 140
“琴室”逸韵 143
“枇杷园”心赏 146
“小沧浪”解读 148
“听雨轩”诗情 151
“海棠春坞”的疏朗美 153
有意味的庭院对比——“海棠春坞”与“听雨轩”的比较 155
“三十辐,共一毂”——留园冠云峰庭院的辐集艺术 157
“浴鸥”小院随想 159
“霜天钟籁”小记 161
美在诗情画意中——陈健行《苏州园林》摄影画册序 163
但愿长留天地间——《留园》画册序 166
《留园》画册题语选 167
水情逸韵赞网师——《网师园》画册序 171
《网师园》画册题语选 173
诗意栖居的现实范本——《南海颐景园》画册序 177
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丛书》序 179
沧浪悠远,新郭流辉——评《沧浪十八景图咏》 180
互补合一:“石壁流淙”之美——读《扬州画舫录》札记 183
第二故乡的园林情结——南京版《中国园林美学》后记 185
生态、遗产保护及其他——北京版《中国园林美学》后记 186
张大千与网师园 188
珍贵的回忆——谢孝思先生二三事 190
天堂意识:游园的最佳视角 192
“苏杭比较论”溯源 195
园论馀渖 201
“园品”刍议——园林风格美学谈 203
释“自然” 210
品“精致” 214
说“苍古” 218
话“富丽” 222
谈“朴野” 226
风景审美的个性选择——杨万里咏西湖诗的启迪 229
园林美学悟言 232
苏园审美文化价值——苏州古典园林申报笔谈 237
管窥唐代品石风——读牛僧孺与苏州有关的一首咏石诗 238
《太湖石记》试解 242
《石林小院说》试解 247
王维辋川别业论 254
柱式文化特征与顶式文化特征——中西古典建筑之比较 264
园史文薮 277
“巨丽之名山,大吴之胜壤”——唐代咏虎丘诗探胜 279
“脱身离网罟,含笑入烟萝”——苏舜钦及其《沧浪亭记》 285
“不以山林丧其节”——朱长文的《乐圃记》及咏园诗 291
“盖不知其在人间世”——明代苏州园记散文撷英 296
“信有山林在市城”——明代苏州咏园诗咀华 304
“其境若与书卷相融洽”——清代苏州园记散文掇芳 308
“物谐其性,人乐其天”——清代苏州咏园诗拾翠 316
《园冶》的文学解读 323
附录 334
园林美学方法及其他——访谈金学智先生&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学报《美苑》编辑 席田鹿 334
栖居于绿色大地——一次对金学智先生的采访&《精神生态通讯》编辑部 郭建华 338
60周年国庆大型访谈栏目《60×60》——访谈金学智先生&《风景园林》杂志 341
后记 345
作者专著及其他有关书籍目录 346
作者专著序文评介文存目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