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公共关系与公共关系学 1
一、国内外对公共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2
二、公共关系的进一步辨析 6
三、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宗旨 9
第二节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地位 13
一、公共关系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13
二、公共关系活动与类似活动的区别 17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历史和现状 21
一、公共关系的历史回溯 22
二、公其关系的现代发展 28
三、公共关系的国际和国内现状 33
第四节 在我国发展公共关系的社会意义 38
一、公共关系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意义 39
二、发展公共关系对我国现代化的意义 41
第二章 公共关系工作的职能 44
第一节 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职能 44
一、建树良好的组织形象 45
二、协调组织的内外关系 52
第二节 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职能 58
一、广泛收集信息 58
二、进行问题管理 62
三、提供咨询建议 66
四、策动传播沟通 68
五、组织社会交往 72
第三章 公共关系工作的组织机构 76
第一节 公共关系部的设置 76
一、建立公共关系部的必要性 77
二、公共关系部的类型和结构 78
第二节 公共关系公司的设置 85
一、公共关系公司产生的必然性 85
二、公共关系公司的类型和机构 88
三、公共关系公司的服务和收费方式 91
第三节 两种公共关系机构的比较 94
一、社会组织公共关系部开展工作的利与弊 95
二、公共关系公司服务的利与弊 97
第四章 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 100
第一节 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分类 100
一、公众对象的类型 101
二、不同组织的特定公众 105
第二节 公共关系工作的内部公众 108
一、内部公众是公共关系工作的起点 108
二、内部公共关系的员工工作 111
三、内部公共关系的股东工作 118
第三节 公共关系工作的外部公众 122
一、外部公众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点 123
二、外部公共关系中的顾客工作 125
三、外部公共关系中的社区工作 133
四、外部公共关系中的政府工作 138
第五章 公共关系工作的程序 143
第一节 调查与分析 143
一、公共关系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144
二、公共关系调查的渠道和方式 147
三、公共关系调查信息的加工处理 152
第二节 计划与对策 157
一、公共关系工作目标的确立 157
二、公共关系工作计划的制订 161
第三节 实施和传播 169
一、实施与传播的特点和要求 169
二、实施、传播与公众心理 171
三、公众反应与计划调整 176
第四节 评价与调整 178
一、公共关系工作效果检测 178
二、报告公共关系活动成果 181
三、公共关系工作的进一步准备 182
第六章 公共关系工作人员的素质与培训 185
第一节 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基本条件 185
一、公共关系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 186
二、对不同公共关系工作人员的不同要求 189
第二节 公共关系工作人员的培养 192
一、公共关系工作人员的培养目标和培训途径 193
二、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心理品质的培养 196
第三节 公共关系工作人员的技能培养 202
一、公共关系工作人员组织技能的培养 202
二、公共关系工作人员交际技能的培养 204
三、公共关系工作人员表达能力的培养 208
四、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应变技能的培养 211
五、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创造技能的培养 215
第四节 仪表修饰和交往礼节 221
一、仪表修饰和要求 221
二、交往的礼节要求 225
第七章 公共关系工作中的传播活动 230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理论 230
一、传播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231
二、影响传播的因素 234
第二节 公共关系与新闻传播媒介 237
一、公共关系中运用新闻传播媒介的意义 238
二、新闻传播媒介的特点 240
三、与新闻传播媒介联系的要求和战略 244
第三节 公共关系与广告传播 247
一、广告的基本特点和种类 248
二、广告在公共关系工作中的作用 253
三、公共关系广告的制作要求和战略 225
第四节 公共关系的其他传播方式 260
一、自办刊物的类型和要求 260
二、社会赞助活动的方式和要求 263
三、展览活动的特点和组织要求 267
四、图片和其他视听资料的制作 271
第八章 公共关系工作中的其他活动 275
第一节 形成组织风格和特色 275
一、组织风格的表现和作用 276
二、形成良好组织风格的方法 279
第二节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和日常活动的组织 284
一、专题活动的特点和要求 285
二、仪式庆典活动的组织 289
三、开放参观活动的组织 293
四、会议的组织 297
五、来访接待活动的组织 301
第三节 公共关系工作中的谈判活动 304
一、谈判的特点和类型 304
二、谈判的原则和策略 310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 317
后记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