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基础理论 1
第一章 医学气功发展概况 1
不畏浮云遮望眼(《中华医学气功》)代序) 1
第一节 医学气功理论的形成和应用 2
第二节 医学气功的发展 10
第二章 医学气功的基础理论 34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 34
第二节 脏象学说 43
第三节 经络学说 60
中篇 功法 100
第三章 气功锻炼的基本方法 100
第一节 调身 100
第二节 调息 104
第三节 调心 106
第四节 练功指津 109
第一节 空松功 115
第四章 静功功法 115
第二节 放松功 120
第三节 因是子静坐法 124
第四节 内养功 126
第五节 周天功 131
第六节 铜钟功 137
第七节 吐气发音法(六字诀) 144
第五章 动功功法 149
第一节 中老年保健功 149
第二节 经穴按摩功 153
第三节 导引保健功 156
第四节 明目舒肝功 158
第五节 自发动功 160
第六节 七星功 163
第七节 太极养生功 167
第八节 八段锦 181
第九节 易筋经 189
第十节 五禽戏 201
第十一节 减肥功 208
下篇 临床应用 211
第六章 常见病的气功治疗 211
第一节 气功治病的机理 211
一、扶正祛邪,强身健体 211
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212
三、提高人体的松驰效应,消除紧张状态 213
四、增强大脑机能,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213
五、提高“储能”能力,降低基础代谢 214
六、发挥潜力,加强自我控制 215
第二节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216
一、神经衰弱 217
二、癔症 220
三、多发性神经炎 222
四、面神经麻痹 224
五、偏瘫 225
六、截瘫 227
七、臂丛神经痛 230
八、坐骨神经痛 230
九、神经血管性头痛 231
十、失眠症 232
十一、脑震荡后遗症 234
第三节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235
一、颈椎病 236
二、肩关节周围炎 238
三、落枕 239
四、多发性脊椎炎 240
五、慢性腰痛 242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 246
七、强直性脊椎炎 252
八、类风湿性关节炎 255
九、颈肩肌劳损 259
十、踝关节损伤 260
十一、缩窄性腱鞘炎 261
十二、胸胁迸伤 262
第四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 263
一、高血压病 265
二、低血压病 271
三、冠心病 272
四、风湿性心脏病 275
五、心肌病 277
六、血管闭塞性脉管炎 278
七、下肢静脉曲张症 280
八、充血性心力衰竭 282
九、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84
十、白血球减少症 287
第五节 呼吸系统疾病 288
一、肺结核 292
二、上呼吸道感染 293
三、慢性支气管炎 294
四、支气管哮喘症 297
五、支气管扩张 299
六、病毒性肺炎 300
七、胸膜炎 301
八、矽肺 303
第六节 消化系统疾病 304
一、消化性溃疡 307
二、胃下垂 308
三、慢性结肠炎 309
四、便秘 310
五、腹泻 311
六、病毒性肝炎 313
七、胆囊炎胆石症 314
八、倾倒综合症 315
一、慢性肾炎 316
第七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316
二、泌尿系结石 317
三、盆腔炎 319
四、痛经 319
五、子宫脱垂 320
六、月经不调 321
七、更年期综合症 321
八、遗精、阳萎 322
九、前列腺肥大症 323
第八节 感觉器官疾病 324
一、青光眼 325
二、近视眼 325
三、视神经萎缩 326
四、内耳眩晕症 326
一、糖尿病 327
二、肥胖症 327
第九节 其它疾病 327
三、肿瘤 330
第七章 内气外放与气功偏差之防治 332
第一节 内气外放 332
一、气功外气治疗简史 332
二、气功外气的物理和生物效应 333
三、气功外气的临床概念 337
四、发放外气的方法、途径及注意事项 337
五、气功外气的功法训练 339
六、外气诊断 342
七、外气治疗 343
第二节 气功偏差之防治 343
一、偏差的原因 344
二、偏差与不良反应 345
三、偏差的预防 346
四、纠偏措施 347
主要参考资料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