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基础知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苏省水利厅农田水利处编著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534501679
  • 页数:270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1

第一章 防治洪水 6

第一节 洪水的特点及其危害 6

一、洪水的特点 6

二、洪水的危害 6

第二节 防洪标准 7

一、丘陵山区的防洪标准 7

二、平原地区的防洪标准 8

三、圩区的防洪标准 8

第三节 防治洪水的主要措施 8

一、丘陵山区的防洪措施 9

二、平原地区的防洪措施 11

三、圩区的防洪措施 14

第四节 洪水计算 15

一、设计洪峰流量的推求 15

二、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16

三、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 17

第二章 排除涝水 20

第一节 内涝的成因及其危害 20

一、内涝的成因 20

二、内涝的危害 20

第二节 除涝标准和除涝措施 21

一、除涝要求 21

二、除涝标准 23

三、除涝措施 23

第三节 排涝模数流量计算 25

一、排水模数(也称排水率) 25

二、平原地区排水流量计算 26

三、圩洼地区排涝流量计算 31

第四节 排水沟断面计算 35

一、水力计算参数选用 35

二、排水沟的水力计算 38

第三章 农田灌溉 45

第一节 灌溉用水 45

一、灌溉标准 45

二、作物需水量 47

三、农作物的灌溉制度 52

四、灌溉用水量的计算 58

第二节 灌溉技术和灌溉方法 61

一、旱作物的灌溉技术和灌溉方法 61

二、水稻的灌溉技术和灌溉方法 73

第三节 利用地下水灌溉 76

一、地下水的类型 76

二、地下水可开采资源的估算 77

三、开发利用地下水的方式 78

四、机井配套挖潜 80

第四章 防治渍害 82

第一节 渍害的成因及危害 82

一、渍害的成因 82

二、渍害的危害 84

第二节 几种主要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 85

第三节 防治渍害的技术措施 87

一、明沟排水 87

二、地下排水 89

第五章 水闸、套闸、圩口闸 103

第一节 水闸 103

一、水闸的组成 103

二、闸孔尺寸的确定 103

三、水闸防渗长度的确定 108

四、消力池与海漫 110

五、闸室布置及稳定分析 113

六、闸门及启闭机 116

第二节 套闸 117

一、分类和组成 118

二、输水设施 118

第三节 圩口闸——圩区防洪闸 119

第六章 渠系建筑物 121

第一节 跌水 121

一、垂直式跌水 121

二、陡坡式跌水 122

第二节 农桥 127

一、农桥的类型 127

二、农桥桥台 129

第三节 渡槽 131

一、渡槽的组成和型式 131

二、渡槽的设计 132

三、渡槽的止水和施工方法 132

第四节 倒虹吸管与涵洞 133

一、倒虹吸管 133

二、涵洞 137

三、水力计算 143

第五节 联合建筑物 144

一、闸、站结合 145

二、桥、站、渡槽结合 145

第六节 量水建筑物 146

一、梯形量水堰 147

二、量水喷嘴 153

三、分流式量水计 155

第七章 小型水库 158

第一节 水库位置和库容 158

一、水库的库址选择 158

二、水库的库容 159

第二节 蓄水坝 161

一、土坝的坝型 161

二、土坝的断面尺寸和构造 162

第三节 溢洪道 165

第四节 水库的放水设备 166

第八章 机电排灌 168

第一节 排灌区的规划 168

一、排灌区的规模 168

二、站址选择 168

三、泵站的渠道布置 169

第二节 设计流量的确定 171

第三节 设计扬程的确定 171

一、灌溉泵站的设计扬程 172

二、排涝泵站的设计扬程 172

三、排灌结合泵站的设计扬程 172

第四节 机泵选型 172

一、泵站选型与台数确定 172

二、动力机选配 174

三、管路配套 176

四、水泵运转工作点的确定 181

第五节 机电排灌的技术改造 182

一、机电技术改造 183

二、水泵技术改造 183

三、管路的技术改造 186

四、提高传动运行管理水平 186

五、进出水池的技术改造 187

六、搞好渠道防渗 190

第九章 利用水能资源发展小水电 191

第一节 水力发电的原理及小水电站的主要型式 191

第二节 水电站的主要参数 194

第三节 有关资料的收集 196

第四节 确定保证率 197

第五节 确定装机容量 198

第六节 机电设备的选择 199

第七节 小水电站的动能经济指标 201

第十章 改造盐碱土 203

第一节 盐碱土的形成与特性 203

一、盐碱土的形成 203

二、盐碱土的特性 204

第二节 盐碱土对作物生长的危害 205

第三节 盐碱土的改良措施 206

一、水利措施 206

二、农业措施 212

三、化学措施 214

第十一章 水土保持 216

第一节 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成因 216

第二节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指标 218

一、土壤侵蚀类型 218

二、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指标 221

三、土壤侵蚀潜在危险程度分级指标 221

第三节 工程防护措施 222

一、坡地改梯田 222

二、“长藤结瓜” 225

三、拦沙坝 225

四、谷坊 226

五、侵蚀沟头的整治 228

第四节 植物防治措施 229

一、山区护坡林 229

二、沟头防蚀林 229

三、库区防护林 231

四、沟底防冲林 231

五、田坎固埂林 233

第十二章 规划布局 235

第一节 不同类型地区的治理原则 235

第二节 灌排系统的规划布局 236

一、灌、排沟渠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236

二、灌溉系统的规划布局 237

三、排水系统的规划布局 245

第三节 田间工程的规划布局 251

一、田间工程的规划要求和原则 251

二、田间工程的规划布局 252

第四节 农田林网的规划布局 254

一、农田防护林网规划原则 255

二、农田防护林网规划的技术要求 255

第五节 乡村道路的规划布局 260

一、乡村道路的分级和规格标准 260

二、道路和沟渠的结合形式 261

第六节 农村居民新村的规划布局 262

附表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