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场悄悄的变革 3
1 一个响亮的地名 3
二元化的地区社会结构 访美归来的陈春先开路先锋:两通两海 中科院的“一院两制” 3
2 试验区选择了中关村 12
特殊的政策:“18条” “轻松的政府”充满活力的企业 12
3 大型企业集团的崛起 24
联想集团 方正集团 四通集团 24
4 二次创业 36
新的战略 能级跃迁 中关村的新兴企业 36
二 成功的创业者 51
1 三代创业者 51
寻求实现科技报国的创业者 “文革”后成长起来的技术企业家 互联网创业新生代 51
2 不断成长的职业经理人 58
3 成功的科技企业家的共同特征 62
4 科学家企业的时代是否结束 67
三 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 72
1 由外国公司的代理商成为“外围竞争者” 72
2 自主科研成果的市场化开发 80
北大方正模式 清华同方模式 全球角度考虑技术创新 80
3 R&D活动内部化 85
R&D活动内部化趋势 联想和计算所 多元化的创新策略 85
4 基于市场的区域创新网络 94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作用 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创新网络中的作用 政府在创新网络发展中的作用 94
四 企业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105
1 中关村企业的三大机制创新 105
自主权的真正回归:四自原则 二次创业 股份制改造 105
产权问题是中关村企业的根本问题 新型产权制度:“给脑袋定价” 113
2 产权改革势在必行 113
3 “引狼入村”和“与狼共舞” 120
吸引外资,吸引世界知名大企业 推动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北京市乃至中国的对外开放窗口 120
五 不断拓宽的资金渠道 131
1 初期的“自筹资金”模式 131
自筹创业资金 主管政府的支持 131
2 体制改革带来的平等竞争 134
金融业的支持 金融渠道的不断拓宽 134
3 风险投资体系的探索 139
风险投资在中关村的早期活动 国家资本的风险投资公司和中小企业担保资金的建立和运作 以民间资本为主的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的探索 139
4 证券市场的培育 154
开中国民营高新科技企业境外直接融资先河 资本市场的关键——建立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 借资本市场行船 154
1 深圳——浦东——中关村 165
酝酿 决策 更名 165
六 世纪决策: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 165
2 首都经济的希望所在 172
为首都经济做贡献 知识造就高薪区 对传统产业的拉动 举全社会之力 172
3 十年目标:世界一流 181
改革区和示范区 产业规划 产业发展基本思路 国际创新信息中心和高技术商贸中心 181
4 政策及良好的环境 198
国家的特殊政策 北京市的政策扶持 中关村科技园区具有的良好投资环境 198
七 挑战与对策 207
1 崭新气象 207
大学生企业 全国创新和创业最活跃的地区 金融界全面关注 外企人员回流 留学生看好中关村 中国ICP即将掀起赴美上市热潮 207
2 挑战和机遇并存 219
来自人才优势的挑战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方面的挑战 科研成果、教育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 机制和制度的挑战 219
3 依靠市场机制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231
4 政府全方位推进园区建设 235
大力整治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塑造良好的软环境 培育创新的文化氛围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