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引论 1
第1章 引言 1
1 释题 1
1.1 学海拾贝 2
1.2 贝雕与三产 3
1.3 拾贝与贝雕 3
1.4 学海与山头 3
2 经历 4
3 目的 8
4 结构 11
5 方法 12
第2章 简介——简易材料论 15
1 基本概念 15
1.1 一个定义——材料 15
1.2 两个框图——材料问题 18
1.3 三条途径——推理 20
1.4 四因论——因果关系 23
2 基础环节 26
2.1 性能——1个符号 26
2.2 结构——1个方程 27
2.3 环境——5个对待 28
2.4 过程——3条原理 29
2.5 能量——8个分析方法 30
第二篇 分论 33
第3章 结构论 33
1 概论 33
1.1 材料结构 33
1.2 广义的结构 34
1.3 表述 35
1.4 重要性 37
1.4.1 经济体制 37
1.4.2 技术科学问题 38
1.4.3 诗词结构 39
2 优化 40
2.1 定义 40
2.2 钢铁工业结构优化 40
3 稳定性 41
3.1 材料结构 42
3.2 社会稳定 44
3.3 通论 45
4 结语 46
第4章 性能论 48
1 概念 48
1.1 定义 48
1.2 划分 49
2 分析方法 50
2.1 黑箱法 50
2.2 相关法 51
2.3 过程法 51
2.4 环境法 52
3 通论 53
4 结语 55
第5章 环境论 56
1 概论 56
1.1 定义 56
1.2 划分 56
1.3 作用 57
1.4 对待 57
2 分论 59
2.1 可持续发展 59
2.2 文化背景 61
2.3 改革环境 62
2.4 时势造英雄 63
3 结语 63
第6章 过程论 66
1 引论 66
1.1 定义及问题 66
1.2 类型及划分 67
1.3 自然过程原理 68
2 分论 68
2.1 断裂与腐蚀 69
2.1.1 断裂分析 69
2.1.2 断裂化学问题 70
2.1.3 社会的断裂现象 74
2.1.4 腐蚀广论 76
2.2 灵魂失效 79
2.3 经济体制转变 81
2.3.1 两种体制 81
2.3.2 转变历程 82
2.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2
A演变 82
B系统 83
2.3.4 宏观调控 85
2.3.5 法制经济 86
2.4 升落过程 87
2.4.1 能级结构 87
2.4.2 环境与性能 88
2.4.3 升落过程 89
2.4.4 人到老年 90
3 结论 93
3.1 方法及本章结构 93
3.2 旅游 94
3.3 流动 100
第7章 能量论 105
1 合金能量学 105
1.1 绪论——第Ⅰ层次 105
1.2 关系——第Ⅱ层次 106
1.3 计算——第Ⅲ层次 108
1.4 应用——第Ⅳ、Ⅴ层次 111
2 通论 112
2.1 定义、量纲和方向 112
2.2 能力与能量 114
2.2.1 结合能与结合力 114
2.2.2 应用——自然现象 115
2.2.3 引申——社会现象 117
2.3 转变、守恒和开放 120
2.3.1 转变与守恒 120
2.3.2 开放系统 121
3 社会现象的能量论 122
3.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22
3.2 乌金与热情 124
3.3 友谊与报应 125
第三篇 综论 129
第8章 人才论 131
1 概念 131
1.1 定义 131
1.2 判据 132
2 才能 132
3 知识结构 133
4 过程 135
4.1 教育过程 135
4.2 使用过程 136
4.3 流动过程 137
5 能量 139
6 结语 141
第9章 科研论 143
1 引言 143
2 类型及功能 144
3 科研结构 146
4 过程及方法 149
4.1 选题 149
4.2 研究方法 155
4.3 评价 157
5 能量及结语 159
第10章 学科论 162
1 引言 162
1.1 概念 162
1.2 开放性 164
2 相似和类比 164
2.1 相似和相关 164
2.2 类比 166
2.2.1 勇敢的类比 166
2.2.2 物理学中其他的重要发现 167
2.2.3 材料学四论的延伸 169
(1)无机化学 169
(2)有机化学 170
(3)分子生物物理学 170
(4)心理学 171
2.3 类型 174
2.3.1 高可靠性的类比 174
2.3.2 借鉴性的类比 176
(1)功能 176
(2)结构 177
(3)寓言和比喻 179
(4)模仿和超越 182
(5)微观与宏观 187
3 交叉科学 189
3.1 概念 189
3.1.1 相关现象 189
3.1.2 定义 190
3.1.3 划分 191
3.2 发生 192
3.2.1 社会发展的需要 192
3.2.2 学科发展的大趋势 193
(1) 时代的特征 193
(2) 丰收的地带 193
(3) 实践的见证 194
3.3 发展 194
3.3.1 综合学科 194
3.3.2 交叉学科 195
第11章 学习论 197
1 引言 197
2 目的——才能和能量 199
2.1 适应、改变和提高 199
2.2 学习结果 201
3 内容——知识结构 202
4 方法——学习过程 203
4.1 三观点 203
4.2 四步曲 204
5 经历——资料整理 206
5.1 举例 206
5.1.1 《腐蚀金属学》 206
5.1.2 《高速钢的金属学问题》 206
5.1.3 《金属的韧性与韧化》 206
5.1.4 《不锈钢的金属学问题》 207
5.1.5 《合金能量学》 208
5.1.6 《合金相与相变》 209
5.1.7 《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209
5.1.8 《应力作用下的金属腐蚀》 209
5.1.9 《材料学的方法论》 210
5.1.10 《腐蚀总论》 211
5.1.11 《金属材料学的原理和应用》 212
5.2 小结 214
第12章 事理论 216
1 引言 216
1.1 人·物·事·景·情·意 216
1.2 事理 220
2 会议 221
2.1 类型与特征 221
2.2 五因素 222
2.2.1 功能 222
2.2.2 结构 222
2.2.3 环境 223
2.2.4 过程和能量 223
2.3 评家与学人 224
3 表达 225
3.1 目的和方式 225
3.2 书面表达——窗橱和结构 226
3.2.1 窗橱 226
3.2.2 结构 228
3.3 口头表达——演讲 229
3.3.1 特征和功能 229
3.3.2 准备和能量 230
3.3.3 内容的结构 230
3.3.4 过程和环境 231
4 知识经济 232
4.1 概念 232
4.1.1 溯源 232
4.1.2 内涵 234
4.1.3 特点 235
4.2 作用 235
4.3 措施 237
5 生态 238
5.1 概念 238
5.1.1 顾名思义或望文生义 238
5.1.2 溯源及定义 239
5.1.3 划分及引申 239
5.2 作用 240
5.3 措施 240
5.3.1 生态材料 240
5.3.2 广义生态 245
5.4 小结 248
6 适中论 248
6.1 破题 248
6.2 人文思考 249
6.2.1 哲理 249
6.2.2 历史 250
6.3 社科评价 251
6.3.1 政治运动 251
6.3.2 经济改革的宣传导向 252
6.3.3 经济体制的改革 252
6.3.4 经济规模和收益递减律 253
6.4 科技分析 255
6.4.1 数学的极值问题 255
6.4.2 系统工程的最优化 256
6.4.3 材料物理问题 257
6.4.4 功能过剩 258
6.5 小结 259
7 计算与算计论 259
7.1 引子 259
7.2 分析 260
7.2.1 区别 260
7.2.2 关系 261
7.2.3 假算出假计 261
7.2.4 错算出错计 262
7.3 结语 263
8 未结束语 264
8.1 思索寻创新 264
8.2 学习求理解 266
8.2.1 教育改革 266
8.2.2 1999年冶金工作 267
第四篇 结论 269
第13章 观点——事物观 272
1 材料观 272
2 共性观点 273
2.1 沧桑是正道 273
2.2 诸法因缘起 273
2.3 实践是第一 274
2.4 事物无完整 275
2.5 系统需开放 276
第14章 方法——方法论 278
1 分析方法 278
1.1 历史分析 278
1.2 系统分析 279
1.3 功能分析 279
1.4 环境分析 280
1.5 逻辑分析 281
1.5.1 概念 281
1.5.2 判断和推理 282
2 表达方法 282
2.1 表达内容 283
2.2 表达方式 283
2.2.1 图表 283
2.2.2 文字 284
2.2.3 数学方程 284
3 治学·求索 284
附录 286
附录1 引语索引(Cx·x) 286
附录2 定义索引(Dx·x) 290
附录3 诗词对联索引(Px·x) 292
参考文献 293
(A)专著 293
(B)材料宏观问题的论文 293
(C)国际会议邀请大会报告 295
(D)其他文献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