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税收法律制度应用指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华会计网校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313064288
  • 页数:320 页
图书介绍:税收法律制度无疑是企业经营中运用最多的国家法律制度之一。根据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为积极配合财政部门更好地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方便会计人员的学习,更新广大财会人员专业知识,提高企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水平,中华会计网校(www.chinaacc.com)组织大批国内顶级专家,精心编写了这本《最新税收法律制度应用指南》,以期能从商品劳务税制度、所得税制度、其他税收制度三个方面全面展现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建设情况,特别是向读者介绍我国税收法制建设中的最新财税法规。本书力求能帮助广大会计工作者和有关人员正确理解税收法律制度的内涵,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最新税收法律制度,尽量避免涉税风险。

第一部分 商品劳务税制度 1

第一章 增值税法 1

第一节 征税范围和纳税人 4

一、征税范围 4

二、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 8

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分类 9

第二节 税率与征收率 9

一、基本税率 9

二、低税率 10

三、征收率 11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13

一、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13

二、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22

三、销售固定资产和旧货的处理 22

四、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23

第四节 征收管理 23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3

二、纳税期限 24

三、纳税地点 25

第五节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相关规定 27

一、专用发票的联次 27

二、专用发票的开具范围 28

三、专用发票开具要求 28

第二章 消费税法 32

第一节 消费税的征税范围 33

一、生产应税消费品 33

二、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33

三、进口应税消费品 33

四、零售应税消费品 33

第二节 税目和税率 34

一、烟 34

二、酒及酒精 34

三、化妆品 34

四、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34

五、鞭炮、焰火 35

六、成品油 35

七、汽车轮胎 35

八、小汽车 35

九、摩托车 35

十、高尔夫球及球具 35

十一、高档手表 36

十二、游艇 36

十三、木制一次性筷子 36

十四、实木地板 36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39

一、计税依据 39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44

第四节 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 49

一、出口退税率的规定 49

二、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政策 50

三、出口应税消费品退税额的计算 51

四、出口应税消费品办理退(免)税后的管理 51

第五节 征收管理 52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52

二、纳税期限 53

三、纳税地点 53

第三章 营业税法 57

第一节 纳税义务人 58

一、纳税义务人 58

二、扣缴义务人 60

第二节 税目与税率 60

一、税目 60

二、税率 68

第三节 特殊项目的税务处理 69

一、混合销售行为 69

二、兼营行为 70

三、混合销售行为与兼营行为的区分 70

四、视同发生应税行为 71

五、特殊业务的征税规定 71

第四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72

一、计税依据 72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81

第五节 税收优惠 81

一、起征点 81

二、税收优惠其他规定 82

第六节 征收管理 91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91

二、纳税期限 92

三、纳税地点 93

第二部分 所得税制度 97

第四章 企业所得税法 97

第一节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及税率 100

一、纳税义务人 100

二、征税对象 101

三、税率 102

第二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03

一、收入总额 103

二、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106

三、税前扣除项目的范围 107

四、不允许扣除的项目 114

五、清算所得 114

六、亏损弥补 115

第三节 资产的税务处理 115

一、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115

二、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 118

三、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 119

四、其他资产的税务处理 120

五、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税务处理 122

第四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138

一、应纳税额的计算 138

二、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抵免 139

三、核定征收 140

第五节 税收优惠 142

一、免税与减税优惠 142

二、非居民企业优惠 144

三、小型微利企业优惠 145

四、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优惠 145

五、民族自治地方优惠 145

六、加计扣除优惠 146

七、创业投资企业优惠 146

八、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 147

九、减计收入优惠 147

十、税额抵免优惠 147

十一、其他优惠 148

第六节 特别纳税调整 152

一、特别纳税调整的概念 152

二、转让定价方法 154

三、预约定价安排 156

四、成本分摊协议管理 157

五、受控外国企业管理 157

六、资本弱化管理 159

七、一般反避税管理 161

八、相应调整及国际磋商 162

第七节 征收管理 163

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地点 163

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期限 164

三、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164

第五章 个人所得税法 168

第一节 纳税义务人 169

第二节 应税所得项目 170

一、工资、薪金所得 170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171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所得 172

四、劳务报酬所得 172

五、稿酬所得 173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73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173

八、财产租赁所得 174

九、财产转让所得 174

十、偶然所得 178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178

第三节 税率与应纳税所得额 179

一、个人所得税税率 179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183

三、关于应纳税所得额的其他规定 187

第四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189

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89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89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92

四、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93

五、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94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94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95

八、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95

九、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95

十、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97

十一、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97

十二、特殊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 197

第五节 税收优惠 205

一、免征优惠 205

二、减征优惠 207

三、暂免征收优惠 207

第六节 征收管理 209

一、自行申报纳税 209

二、代扣代缴纳税 212

三、核定征收 216

第三部分 其他税收制度 219

第六章 土地增值税法 219

第一节 纳税义务人和征税范围 222

一、纳税义务人 222

二、征税范围 223

第二节 应税收入和扣除项目 226

一、应税收入的确定 226

二、扣除项目的确定 227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232

一、税率 232

二、计税依据 232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34

四、土地增值税的税收优惠 235

第四节 征收管理 236

一、纳税申报的流程 236

二、纳税地点 237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 237

第七章 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法 244

第一节 房产税法 245

一、房产税的概念 245

二、征税对象和征税范围 245

三、纳税义务人 246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248

五、税收优惠 251

六、征收管理 254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255

一、纳税义务人和征税范围 255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257

三、税收优惠 258

四、征收管理 267

第三节 耕地占用税法 270

一、纳税义务人 270

二、征税范围 270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 271

四、税收优惠 273

五、征收管理 274

第八章 车辆购置税法 276

第一节 纳税人及征税范围 277

一、纳税人 277

二、征税范围 277

第二节 税率与计税依据 278

一、税率 278

二、计税依据 278

第三节 车辆购置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81

一、购买自用应税车辆应纳税额的计算 281

二、进口自用应税车辆应纳税额的计算 282

三、其他自用应税车辆应纳税额的计算 282

四、特殊情形下自用应税车辆应纳税额的计算 283

第四节 税收优惠 283

一、车辆购置税减免税规定 283

二、车辆购置税的退税 284

第五节 征收管理 285

一、纳税申报 285

二、纳税环节 285

三、纳税地点 285

四、纳税期限 285

五、车辆购置税的缴税管理 286

第九章 其他小税种及征管法新规定 290

第一节 关税的最新政策 291

第二节 契税的最新政策 291

第三节 印花税的最新政策 296

第四节 征管法的最新政策 297

附录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