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传承与超越——冯纪忠的现代之路&赵冰 1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 2
祖父母 2
父母 5
叔叔 8
手足 9
表妹 12
童年 13
画画 15
书法 17
第二章 早年求学 24
移居上海 24
基础教育 25
文气 27
画谱 29
拳和戏 29
老师 31
话剧 34
京剧 36
土木 39
测量 39
建筑 41
德文 44
第三章 留学奥地利 48
出国 48
去德国 48
维也纳工科大学(T.H.)与德国洪堡基金会 51
建筑现代主义发源地之一:维也纳工科大学 54
接受现代思想 57
生活 59
渲染作业 63
伊万 64
印象 66
博士论文选题 69
毕业试和开业执照 70
在维也纳的中国留学生 71
冯·罗斯托恩 74
演讲 76
工作 79
虫与面包 81
轰炸与子弹 82
成立奥中(中奥)文化协会 83
归国心切 84
乘船回国 86
第四章 回国创业 100
在南京 100
兼职同济与交大 102
上海都市计划 103
有机疏散 105
筹建同济大学建筑系 107
结婚 110
创办事务所 111
上海土产展览交流大会 112
中国第一个大跨薄壳 114
青年楼与和平楼 116
东湖客舍 119
同济医院 124
南京水利学院工程馆及华东师大化学馆 127
声学实验室 129
访苏 130
第五章 推动现代建筑教育 136
担任系主任 136
“八国联军” 137
美术教师 138
包豪斯 140
“同济的特点” 141
现代规划起源 142
创办城市规划专业 144
55届规划毕业班 146
花瓶式教学 147
脱离规划教研室 148
华沙英雄纪念碑竞赛 149
交流 150
人民大会堂方案 153
反向薄壳 155
莫斯科西南区规划 155
“先进工作者和先进单位代表大会” 158
建筑空间组合原理 159
全国建筑专业教学会议及历史讲座 163
空间原理与批判 164
花港茶室 167
施工报告 169
“茶壶”原理 171
“设计革命化” 172
第六章 遭遇文革 178
“资产阶级头号反动学术权威” 178
亲友“文革”遭遇 179
“解放” 182
“干校” 184
医伤 185
国宾馆设计 186
北京图书馆方案 188
林风眠 189
第七章 开放岁月 196
热忱 196
上海旧区改建 201
学术研究 203
贝聿铭 205
李承宽 206
庐山规划设计 208
科大选址 209
九华山规划 211
上海虹桥机场扩建国际竞赛 213
创办风景园林专业和工业设计专业 214
方塔园 218
何陋轩与“精神污染” 220
第八章 旅美讲学 224
旅美 224
在洛杉矶 226
园林史初探 228
《二十四品解析》 230
第九章 坚守与超越 234
博物馆设计 234
银湖规划 235
方塔园街区 237
古城公园 237
北京仓库改建 238
烹雪斋 239
缜思畅想 239
恍然有悟 240
执教六十年 243
深圳展览及研讨会 245
所有的建筑都是公民建筑 248
附录一:冯纪忠年谱 251
附录二:爸爸冯纪忠&冯叶 277
后记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