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论题的界定和释义 1
二、相关学术史及研究价值 10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 19
四、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22
第一章 近代中国商标法制产生的动因 29
第一节 西方列强在华经济竞争及商标保护的国际化 29
一、在华经济竞争下商标法制保护的需求 30
二、19世纪末商标法制的国际化与中国商标保护缺位的反差 32
第二节 晚清中国社会的变革 41
一、政治制度的改革为商标法制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环境 41
二、法律思想的传播为商标法制的出台创造了理论条件 46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商标法制面世的重要推动力量 51
第三节 商标案件的纷起 54
一、华商商标纠纷案 54
二、涉外商标纠纷案 57
小结 60
第二章 近代中国商标立法:从被动移植到臻于完善 72
第一节 奠基之作:清末《商标注册试办章程》 72
一、清末商约谈判开启了商标立法的进程 73
二、《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及其配套法规之述评 82
三、清末社会的现状注定商标立法将无果而终 87
第二节 转型之作:北洋政府《商标法》 90
一、民初经济政策的推行是重启商标立法的重要缘由 90
二、《商标法》及其配套法规之述评 94
三、颁行后的阻挠与交涉 103
第三节 成熟之作:南京国民政府《商标法》 106
一、实现商标立法的统一 106
二、《商标法》及其配套法规之述评 108
三、多次修订臻于完善 110
小结 115
第三章 近代中国商标执法:主权回归与统一管理 127
第一节 近代中国商标执法的历史沿革 127
一、迁延二十年的海关挂号制度 128
二、商标行政管理权的回归 129
三、统一中央商标行政管理权 132
第二节 近代中国商标执法组织 135
一、组织结构:从代办备案到专属管辖的飞越 136
二、组织条例:从零散杂乱到系统规范的渐变 138
第三节 近代中国商标执法管理 144
一、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并重的申请管理 145
二、严格而规范的注册管理 147
三、执法能力日趋成熟的争议管理 152
小结 163
第四章 近代中国商标司法:在探索与实践中实现价值 170
第一节 近代中国商标司法审判 170
一、法内与法外并行的民事审判 171
二、独立统一的行政审判 184
第二节 近代中国商标司法判例 192
一、产生:缘于社会发展与法律缺失的矛盾 192
二、发展:逐步形成严格完备的制度体系 193
三、争议与实效分析 201
第三节 近代中国商标司法解释 203
一、从孤立到全面的渐变发展 203
二、积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209
小结 212
第五章 “桥梁”:近代商会对商标法制的推动作用 220
第一节 对商标立法的推动作用 220
一、吁请制定商标保护法案 221
二、驳斥西方国家对我国商标法的干涉 223
三、建议修订、完善商标法规 225
第二节 对商标执法的推动作用 227
一、推行《商标法》的实施 228
二、参与商标行政管理事务 231
三、监督商标行政权力的行使 239
第三节 对商标司法的推动作用 241
一、协助商标案件的处理 241
二、准司法权:商标案件的直接处断 245
三、商标理案的社会效应分析 250
小结 257
第六章 近代中国商标法制的综合评述 267
第一节 近代中国商标法制的特点 267
一、商标法制发展的一脉相承 268
二、西方商标法制与中国商业传统的融合 269
三、主权意识在商标法制发展中渐愈增强 271
四、应急性与实用主义在近代中国商标法制发展中如影随形 273
五、结合中国社会实际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创新 275
第二节 近代中国商标法制的成就 276
一、基本完成了商标法制的近代化 277
二、建立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 278
三、促使商标权利意识的形成与提升 279
四、实现了商标法制发展与商标法学研究之间的良性互动 281
第三节 近代中国商标法制的缺憾 285
一、科学性与适用性的不足导致商标法制“水土不服” 286
二、未能充分借鉴吸收西方先进的商标法制成果 290
三、监控体制的缺失为商标法制的实施蒙上了阴影 291
四、社会环境无法为商标法制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 293
小结 295
结语 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历史启示 301
一、观念意识:商标法律对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301
二、制度建设:商标法制的本土化与适用性 304
三、社团力量:充分发挥商业团体对商标法制的推动作用 307
四、智力支持:加强商标法学研究 308
参考文献 312
附录一 世界上第一部注册商标法:《法国商标法》英译本 338
附录二 世界上第一部注册商标法:《法国商标法》中译本 346
附录三 近代中国商标行政管理结构图 351
附录四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商标司法判例统计表 353
附录五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商标司法解释统计表 363
后记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