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典 历史典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 2》PDF下载

  • 购买积分:2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32549674
  • 页数:1009 页
图书介绍:

史学功用部 1

综论 1

汉荀悦论史学与明道 1

北魏高允论史学与鉴古知今 1

唐高祖论史学与贻鉴将来 1

唐太宗论史籍为用之大 1

唐长孙无忌论经籍与政化 2

唐刘知几论史学之功用 3

唐李翰论史学与经世 4

宋苏辙论史官地位之重 4

宋郑侠论经史之惩劝 5

宋陈亮论孔子整理史籍之历史价值 5

元熊禾论史学有益于修齐治平 5

元胡三省论史学不可少 6

清钱谦益论史之为谱为方 6

清顾炎武论史学有益于国家 7

清王夫之论史学与资治 7

清袁枚论史即衡即鉴 8

清叶德辉论“读史之钤键” 8

分论 8

史学与畜德 8

先秦《周易》论畜德 8

先秦司马侯论德义 8

汉贾谊论六艺与育德 8

汉贾谊论太子学圣人之德 9

宋神宗论史学与畜德 10

宋陈傅良论史学与畜德 10

宋叶适论史学与畜德 10

宋叶适论多识畜德 10

元虞集论《忠史》推忠著述之意 10

明顾起元论史学与畜德 10

明郭一鹗论善畜德者资于史 11

清钱仪吉论碑传与畜德 11

清徐鼒论纲目体史书与正人心 12

史学与彰往察来 13

先秦孔子论彰往察来 13

汉陆贾论观《春秋》知成败之效 13

汉王充论以今见古 13

南朝梁沈约论史学与昭述前史 14

唐令狐德棻论修前朝史 14

唐太宗论史书为将来之戒 15

宋王辟之论“博览书史通究古今” 15

宋范祖禹论史学与彰往察来 15

宋陈次升论国史之“流传万世” 15

宋真德秀论史书可作后世之龟鉴 15

元吴澄论读历代传系之书可知古今大概 16

元吴澄论《春秋纲常》可垂训于后世 16

元金履祥论史书可为后世龟鉴 16

元程钜夫论实录之功用 17

元陆文圭论史书之垂训童蒙之作用 17

元脱脱等论史之鉴戒作用 17

元欧阳玄论存史以为近鉴 18

元阿鲁图等论史学殷鉴作用 18

元揭傒斯论史书稽古垂训作用 19

明赵迁论方志有助于彰往察来 19

明薛应旗论史学与彰往察来 20

明郭正域论史学与彰往考来 20

明朱国祚论修史以“见古犹今” 21

明黄汝亨论著史为千秋之鉴 21

明彭辂论孔子作《春秋》以垂训后世 22

明蔡迎恩论方志与垂鉴古今 22

清顾炎武论刻《日知录》之意 23

清王夫之论史贵在“述往而为来者师” 23

清潘耒论《日知录》非一世之书 23

清李清论读史“历终古而常新” 24

清阮元论《畴人传》可通乎天地人 25

清夏曾佑论知史可知来 25

清章太炎论史著供后生依以观变 25

史学与惩劝 26

先秦孟子论史书与惩劝 26

汉贾谊论史官书太子之过 26

汉鼂错论帝王功业应“纪之后世” 26

汉司马迁论《春秋》之义 26

汉戴德论史官书君主之失 26

汉戴德论史官书太子之过 26

汉刘向论《春秋》采善贬恶 26

汉刘向论《春秋》可戒 27

汉王充论史学与惩劝 27

汉荀悦论史学与惩劝 28

晋王导论撰集国史之重要 28

北齐张耀论《左传》与劝善惩恶 28

唐太宗论史书与惩劝 28

唐太宗论读史修身 29

唐魏征论史籍与惩劝 29

唐吴兢论《贞观政要》旨在劝戒 29

唐裴光庭论史学与褒贬 30

唐李舟论史学与劝诫 30

唐沈既济论史氏之作本乎惩劝 30

唐宪宗论史职与劝诫 31

唐吕温论史书与教化 31

唐孙樵论史官与惩劝 31

唐刘肃论史学与教化 32

宋王钦若等论史学“为惩劝之大法” 32

宋宋祁论《春秋》乃天下之正法 32

宋欧阳修论史书当善恶皆书以惩劝 32

宋王禹偁论史书可为善恶鉴戒 33

宋曾巩论刘向叙《列女传》寓劝戒之意 33

宋仁宗论史学与惩劝 33

宋仁宗论“《春秋》丧乱之事皆有善恶鉴戒” 34

宋吕陶论《春秋》乃“惩恶劝善之大法” 35

宋刘挚论《资治通鉴》之惩劝功用 35

宋杜谔论《春秋》之旨乃“追治于人而著其所惩劝” 35

宋徐积论《春秋》褒贬之法 36

宋李清臣论《春秋》之旨在正王法 36

宋李清臣论《春秋》之旨在权轻重 36

宋王得臣论史书当载鉴戒之事 37

宋苏轼论《春秋》“定天下之邪正” 37

宋苏轼论《春秋》之惩劝功用 37

宋邵伯温论经史之功用 38

宋徐梦莘论史学彰善恶 39

宋费衮论史书当寓意惩劝 39

宋朱熹论名臣言行“有补于世教” 39

宋朱熹论《春秋》之义法 39

宋陈亮论史书当存惩劝之旨 40

宋陈亮论《春秋》之义 40

宋胡大壮论史学与惩劝 41

金世宗论史传开卷有益 41

元陈栎论《论语》之训蒙功用 41

元苏天爵论史书与劝善戒恶 41

元吴澄论史书与扬善戒恶 42

明郎锳论藉史学以惩劝 42

明焦竑论史学有裨于风教 43

明杨三聘论方志可垂劝示戒 43

清王夫之论《春秋》之惩劝功用 43

清王夫之论童谣与垂鉴 44

清陈遇夫论史即正名分之书 44

清陈遇夫论史学与“维纲常扶名教” 45

清袁枚论史者“戒天下万世” 46

清钱大昕论《隋书·五行志》多谠言 46

清钱大昕论“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46

清钱大昕论“表古人以为今人之鉴” 47

清钱大昕论史学与“奖忠义抑奸谀” 47

清汪中论为史以知戒劝 47

清皮锡瑞论《春秋》微言大义 49

清郭嵩焘论《循吏传》之功能 49

清陈天华论法与戒为史著要义 49

清章太炎论《春秋》之用于今亦然 51

清章太炎论史学与民族主义之培养 51

史学与资治 53

先秦邵穆公论瞽史教诲 53

先秦倚相论瞽史之导 54

汉陆贾著《新语》论得失成败 54

汉刘安等论《春秋》成王道 54

汉刘向论《春秋》与君道 54

汉应劭论史学与资治 54

汉荀悦论史学与资治 55

北魏李彪论国史明乎得失 55

北魏高佑奏请修国史 56

唐太宗论《群书治要》利于致治 57

唐太宗论前史“足为明镜之鉴戒” 57

唐太宗论以史为鉴 57

唐长孙无忌论地理书与政教 57

唐杜正伦论起居注之功用 57

唐朱子奢论时主不观起居注 58

唐高宗论史书与资治 58

唐李华论史职与皇道 58

唐权德舆论地理书与资治 58

唐殷侑论史学与科举 59

唐吕温论地志与拨乱济世 59

唐崔元翰论史学与“明王道断国论” 60

五代罗衮论为国之要在于群籍 60

宋太祖论史书垂楷模于后世 61

宋乐史论地理之书与国家统一 61

宋太宗论史学与资治 61

宋真宗论经史有益于保邦治民 61

宋真宗论史学益于治世 62

宋田锡论史学有益于治 62

宋王尧臣论史书可考“治乱兴废之本” 62

宋韩琦论史学申讽谕之义 62

宋刘敞论《春秋》乃政事之本 62

宋苏颂论君主治国以史为鉴 63

宋神宗论史书与资治 63

宋司马光论史学与资治 63

宋司马光论史学与鉴戒 64

宋范祖禹论史书可考兴废治乱之由 64

宋陈师锡论史学与废兴存亡 64

宋尹洙论史学有益于治道 65

宋郑性之论史学有益于资治 65

宋陈次升论国史“所系国体最重” 65

宋陈次升论史学可“资益圣治之道” 65

宋洪迈论以史为鉴 66

宋徐天麟论史书有补于典章 66

宋杨万里论《通鉴纪事本末》与资治 66

金熙宗论《贞观政要》可为规法 67

金赵秉文论《尚书·无逸》为启君及“开陈善道”之龟鉴 67

元徐明善论史之要领在于治乱之理 67

元胡三省论《通鉴》与鉴戒 67

元王士傎论史书可见“国家盛衰兴亡之故” 67

元胡一桂论读史可知“古今治乱兴亡之决” 67

元金履祥论史书可资治 68

元陈栎论经史俱载时务 68

元许谦论史学与资治 69

元虞集论史书与资政 70

元欧阳玄论史书与治道 70

元欧阳玄论史书于风纪有助 70

明宋濂论《元史》之修“作千秋之鉴” 71

明李善长等论《元史》修纂与资治 71

明梁致青论方志有益于治 72

明王莹论方志有资于治 72

明丘浚论《一统志》编纂与资治 72

明李东阳论史学与资治 73

明李东阳论《大明会典》编纂与资治 73

明娄性论史书资之有道 74

明何乔新论为政者当重方志 74

明赖永正论方志可备为政之参考 74

明张邦奇论史学与资治 75

明车份论修志可“昭法鉴示将来” 75

明黄佐论方志有补于政事与教化 75

明董传策论方志重筹画 76

明徐鹢论方志可“观风考俗鉴古证今” 76

明陈建论修史以成“不刊之典” 77

明徐栻论方志可明山川人物励志民风 77

明范涞论方志可以“昭鉴戒考得失” 78

明熊钊论方志可“考鉴得失系于政治” 78

明胡严论方志之重要 78

明张元祯论方志为“有政之不可缺” 79

明王纯论志书为史之遗义 79

明万恭论方志有益于为政借鉴 79

明万廷论方志详于地理民生 80

明董绫论方志有补于政 81

明郑一麟论方志可“知制治之猷” 81

明李一迪论方志与国计民生 81

明江东之论方志不可以已 82

明杨一葵论方志用于政事 82

明李维桢论修志为治之重务 83

明唐顺之论《左编》与经世 83

明张四维论重修《会典》“以昭一代之章程” 84

明张位论重国史与修国史 84

明冯琦论史学与资治 84

明黄体仁论以古论今与资治 85

明唐龙论修志与资治 85

明陈仁锡论史学与资治 86

明陈子龙论史学与资治 87

明徐孚远论《经世文编》与资治 88

明张溥论史学与资治 89

明黄澎论史学与资治 89

明张国维论史学与资治 90

明任浚论史学与资治 90

明方岳贡论史学与资治 91

明盛稔论史学与国家盛衰 91

明陈仕贤论史书所载为百世之标准 92

清顾炎武论史学有益于国家 92

清顾炎武论修史以鉴古今 92

清王夫之论史与得失成败 93

清孙劝论《阅史郄视》经世之旨 93

清李塨论史为后世者鉴 93

清全祖望论“必证明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 93

清李保泰论《廿二史札记》为史学之大且重者 93

清王鸣盛论著史应关乎伦纪与治乱 94

清龚自珍论太史公“副在京师”之义 94

清唐才常论合中西古史以为鉴 95

史学与经世 96

先秦孔子论六艺与治世 96

汉刘安等论六艺与经世 96

汉桓谭论史学与经世 96

汉赵岐论史学与经世 97

晋佚名论修史与彪炳王业 97

南朝宋范晔论史学与经世 97

唐逢行珪论史籍与经世 97

唐杜佑论史学与经世 97

宋杨亿论史学与兴邦 97

宋王珪论史学可为万世法 98

宋王存论史学有益于经邦治国 98

宋程颢论《春秋》为后王法 98

宋程颐论《春秋》寓经世大法 99

宋苏轼论史学与经世 99

宋曾敏行论春秋学 101

宋胡安国论《春秋》与经世 101

宋范成大论史策为国家之必备 101

宋江少虞论史学与经世 102

宋徐天麟论史学可补当今之务 102

宋陈亮论史学与智慧 102

宋陈亮论观《春秋》以正天道之全 103

宋叶适论史学有补于世 103

宋李壁论史书有关国家大计 103

宋郑樵论史学与实学 104

金王大钧论《两汉书》中策论书疏可取为科举之题 105

金王朋寿论史学有补于世 105

金元好问论《蒙求》史书之教化作用 105

元王义山论大著述关乎世道 106

元王恽论书史与经世 106

元戴表元论《资治通鉴》等书之经世功用 106

元陈普论史学可“裨明时”“利民物” 107

元吴澄论史书有补于国家 107

元吴澄论史书“有裨于世教” 107

元袁桷论志书之经世作用 107

元袁桷论《四明志城邑考》宗旨 108

元刘将孙论《春秋》经世之旨 108

元赡思论水功之书可资实用 108

元陈旅论史书关乎世教 108

明李玘论方志有益于经世 109

明黄佐论方志有助于“治天下”“正风俗” 109

明江曹逵论方志有益于世 110

明魏时应论方志与经世 110

明周贤宣论史志关系及经世旨趣 111

明李懋桧论方志有助于经世 112

明苏民望论方志经世之功用 112

明唐顺之论方志与经世 113

明王舜鼎论史学与经世 114

明焦竑论史学与经世 114

明陈继儒论史书“明天下国家事” 114

明鲍国忠论著史为有用之实学 115

明吴瑞登论著史以表经世之志 115

明高汝栻论修史以“铺张盛治” 116

明谢肇浙论史学与经世 116

明许誉卿论《经世文编》与经世 116

明冯明玠论《经世文编》“救时” 117

明刘伸论著史之经世 117

明冒起宗论方志有益于人文政事 118

清方以智论史学与经世 118

清王夫之论史之经世致用 119

清王夫之论败亡“非读书之故” 119

清万斯同论治史经世 119

清戴名世论读书与经世 120

清钱大昕论经世 120

清章学诚论浙东史学之源流及其经世之旨 121

清章学诚论文章有关世道 121

清阮元论经史之用 122

清阮元论顾炎武经世之学 122

清龚自珍论经史之用 123

清龚自珍论士以史经世 124

清龚自珍论良史之忧忧天下 124

清张之洞论史学切用之大端 125

史学与明道 125

汉贾谊论六艺与大义 125

汉司马迁论史学与明道 125

汉刘向论《春秋》明道 126

汉扬雄论五经有辩 126

汉高诱论《吕氏春秋》之社会旨趣 126

汉徐干论六籍存道 127

唐太宗论观史籍当慕于前贤 127

唐高宗论置史职以为箴诫 127

唐崔致远论读史明道 127

唐柳宗元论《非国语》与明道 127

宋欧阳修论知古明道以致用 128

宋欧阳修论史学与明道 128

宋司马光论读史可助聪明 129

宋程颐论多识前言往行与明理 129

宋曾巩论读史可明古道 129

宋苏轼论史学与明道 129

宋苏辙论史学与明道 130

宋晁以道论《春秋》正天下之本 130

宋朱熹论史书有补于世教 130

宋朱熹论《易》《春秋》之大义 130

宋朱熹论《春秋》明天道正人心 131

宋朱熹论史学可明“事变之得失” 131

宋陈亮论酌古之论可观可法可戒 132

宋陈亮论史学与明道 132

宋王栐论撰史以稽事变 132

宋叶适论鉴戒古今与明道 133

金李世弼论经史载道 133

元熊禾论史书与“治乱兴亡之决” 133

明席书论《春秋》与明道 134

明杨士奇论史学与明道 134

明丘浚论其作史与明道 135

明文德翼论史书应备法彰道 136

明孙应鳌论作史“大要在明人心” 136

明钱一本论《疏钞》之传以明道 137

明焦竑论史学与明道 137

明钟惺论史学与明道 138

明王光鲁论史学要在明道 138

清王夫之论文与道 139

清顾炎武论治学与明道 139

清戴名世论学以明道 139

清朱彝尊论“《春秋》之义莫大乎正名” 140

清章学诚论学问志以明道 140

清章学诚论《汉书·艺文志》有关于明道之要 141

清章学诚论史家之书记事与明道 141

清章学诚论明道不离器 142

清章学诚论学术愈歧而大道愈隐 143

清章学诚论古人之言期于达意以明道 144

清章学诚论史学期于明道 146

清龚自珍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147

清龚自珍论史学与国之存亡 147

史学与历史 149

先秦《吕氏春秋》论史官职守与国之兴亡 149

汉刘安等论《诗》、《春秋》皆衰世之造也 149

汉司马迁论孔子成六艺之意 149

汉司马迁论撰史宗旨 150

汉司马迁论《虞氏春秋》评说国家得失 151

汉司马迁论史学与历史 151

汉刘向论史学与历史 152

汉王充论史学与历史 152

汉班固论史学与历史 153

汉班固论史学与历史 155

汉张衡论史学与历史 155

汉应劭论史学与历史 155

汉王允等论辩史学与历史 155

汉荀悦论史学与历史 156

北魏崔浩论《三国志》 156

唐魏征等论杂传存史之功 156

唐李延寿论撰南北史 156

唐刘知几论史籍与时代 157

五代后晋高祖论撰修唐史 157

五代后汉隐帝论后汉之立与修撰实录 157

五代窦贞固论修后晋朝实录 157

五代后周世宗论后周之立与修撰实录 158

宋李清臣论孔子时代及史学 158

宋曾巩论学史者可明一代得失 158

宋朱熹论史学与时代 159

宋朱熹论文史与时代 162

宋朱熹论“考史以验时事之变” 163

元王磐论史学与稽古之方 163

元袁桷论实录与历史 163

元袁桷论历史变迁与史书之作 164

元吴师道论史学与历史之关系 164

元许有壬论一统之世与一统志 164

明唐时升论世变与史学 164

明祝允明论官史与野史 165

明何良俊论“史固未尝一日灭于天下” 165

明张居正论典制体史书与历代制度 165

明章懋论《春秋》之修与寓王法 166

明陈于陛论修国史以垂万世 166

明王祖嫡论修史与纪年 168

明王世贞论史学与历史 169

明娄坚论读史可知“古今之变” 171

明龙文明论世微而史作 171

明胡应麟论史氏命运之厄与显 172

清戴名世论修史应“成一代之全史” 172

清王鸣盛论通古今赖于有史 172

清夏曾佑论读国史之益 173

清梁启超论历史与史学 173

清梁启超论中国史之范围 173

清梁启超论中国史之命名 173

清梁启超论史学历史阶段划分 174

清梁启超论史学之界说 174

杂录 176

先秦申叔时论傅太子之道 176

先秦墨子论竹帛之功用 176

先秦墨子论竹帛与传道 176

唐玄宗论裴光庭修《续春秋》 176

唐杜正伦论起居注之影响 177

宋太宗论史籍之功用 177

宋太宗论千古治乱之道与典籍 177

宋钱明逸论史学与世道 177

宋李清臣论经史之用 177

宋邵伯温论经史补弊时文 178

宋沈作喆论《春秋》与三传三礼之功用 178

宋朱熹论经史之用 179

宋赵汝适论史书可广见闻 179

元王恽论《史咏》之教化功用 179

元程文论史载女祸以为世戒 179

元张枢论咏史诗之惩劝作用 179

明叶向高论史职 180

明王志坚论读史以广异闻 180

清顾炎武论文须有益于天下 180

清顾祖禹论舆地书之功用 181

清顾栋高论《春秋》“存纲纪”“纪世变” 181

清戴震论理义“存乎典章制度” 188

清王芑孙论地理与通今 188

清郭嵩焘论蒙求史书之价值 188

清王闿运论经史之分 188

清康有为论新学伪经 189

清章太炎论乾隆朝焚书 189

清梁启超论历史与人种 190

史家修养部 191

综论 191

唐魏征等论史官标准 191

唐房玄龄等论晋代史家群体 191

唐刘知几论史家通识 191

唐刘知几论史才三长 192

唐玄宗论史臣修养 192

唐柳宗元论史家宜守直道 192

宋曾巩论史官沿革 193

宋吴缜论史才与信史及为史之要 193

宋强至论史官职责 195

宋杨杰论信莫如史 195

宋张舜民论史家修养之准的 195

宋朱熹论史与理 195

金王朋寿论史职记事 195

元许谦论史事无变化判断有是非 196

明何乔新论史家才识 197

清章学诚论作史贵别识心裁 199

分论 199

直书 199

先秦孔子论书法不隐 199

汉刘向论《春秋》记事不畏强御 199

南朝齐崔祖思论直书与曲笔 200

北周柳虬论史官直书 200

唐太宗君臣论直书 200

唐太宗论史官直书 200

唐褚遂良论君举必书 200

唐刘允济论善恶必书 201

唐杜正伦论史官之职 201

唐刘知几论直书 201

唐吴兢论国史当善恶必书 201

唐于休烈论直书君过 201

唐李翱论行状当直书 201

唐郑朗论史书之直 202

唐魏谟论直书之理 202

宋王钦若等论史之善恶无隐 202

宋田况论史官与直书 202

宋欧阳修论直书不隐 203

宋张佖等论直书 203

宋陈次升论史官应直笔取信天下 203

宋王明清论直书之要义 204

宋朱熹论孔子作《春秋》之意 204

宋吕祖谦论直书之功 204

宋叶适论实录不必尽纪当时之事 204

宋袁枢论直书 205

宋鲍彪论直书 205

辽耶律孟简论史笔乃天下之大信 205

金世宗君臣论直笔 205

元程钜夫论直书 205

元周霆震论直书不隐 206

明董肇胤论方志与直笔 206

明沈秱论史贵直书 207

明章懋论秉史笔者当以是非论 207

明何良俊论修史当直书 207

明谢肇浙论直书 207

明丁奉论史当直书 208

明吴应箕论赵盾弑其君事 208

清钱谦益论直书 208

清钱谦益论孔子评赵盾事 209

清钱谦益论史书应文直事核 209

清顾炎武论赵盾弑其君 209

清王夫之论崔浩直笔之祸 210

清陈遇夫论修国史难直笔 210

清王鸣盛论《史记》不以人废言 210

清钱大昕论直书则善恶自见 210

清钱大昕论唐书直笔新例 211

清赵翼论《旧五代史》直笔之处 211

清赵翼论金记注官最得职 211

清洪亮吉论董狐精神 211

清凌廷堪论据事直书 211

曲笔 212

唐刘知几论曲笔 212

唐皮日休论《魏书》曲笔 213

宋王钦若等论曲笔 213

宋王楙论古今避讳 213

宋朱熹论本朝史馆修史之弊 214

金元好问论正直之臣抨击史臣曲笔阿时 214

明董玘论史书传信不可以私笔 215

明黄省曾论史书曲笔与史职 216

明黄省曾论实录当善善恶恶 216

明沈鲤论改正实录之误 216

明于慎行批评司马光曲护荀彧 217

明于慎行论曲笔 217

明文震孟论改正《熹宗实录》曲笔 218

清朱彝尊论史“讳之而没其文” 219

清王鸣盛论实录多曲笔 219

清钱大昕论曲笔 219

清钱大昕论史臣以门户之见上下其手 220

清赵翼论曲笔 220

书法 227

先秦周公论天子言则史书三 227

先秦曹刿论君举必书 227

先秦孔子论《春秋》书法 228

先秦孟子论《春秋》 228

先秦《公羊传》论三讳 228

先秦《公羊传》论《春秋》书法 228

先秦《谷梁传》论《春秋》书法 230

先秦《礼记》论左右史 230

汉董仲舒论《春秋》 230

汉司马迁论《春秋》 231

汉张衡论迁固所记不合事 231

汉荀悦论史官记事 231

汉徐干论《春秋》婉而辩 231

汉徐干论《春秋》急己而宽人 231

唐王勃论《尚书》记言之法 231

唐刘知几论书法 232

唐柳宗元论书法 238

宋王钦若等论史书书法 238

宋刘敞论《春秋》笔法 238

宋黄贲论《春秋》乃古国史之遗法 238

宋王安石论书法与实录 239

宋庞洎论国恶不可书 239

宋苏辙论《春秋》笔法 239

宋陈师锡论《春秋》之法不习易 240

宋马令论修史当重笔削 241

宋朱熹论《春秋》笔法 241

宋朱熹论《春秋》直载当时之事 241

宋朱熹论孔子《春秋》非字字褒贬 241

宋朱熹论《春秋》乃据实而书 241

宋朱熹论《通鉴纲目》书法 241

宋叶适论杜预于《左传》用力深久 242

宋叶适论后世所言《春秋》书法皆浮辞赘说 243

宋叶适论董狐书法过重 243

宋叶适论《春秋》书法 243

宋叶适论古载事之史必有书法与是非 243

宋叶适论孔子书法与惩恶劝善 244

宋萧常论书法之要义 244

宋尹起莘论《通鉴纲目》之书法 244

元杨奂论史书撰述之正统八例 244

元王义山论作史书法 246

元吴澄论《春秋》书法 246

元林景熙论书法与正统 246

元黄泽论《春秋》书法 246

元袁桷论经史之书法义例 247

元柳贯论《春秋》笔法 251

元欧阳玄论《通鉴纲目》书法 251

元冯鲁山论《通鉴纲目》书法 252

明丘浚论《世史正纲》书法 252

明何乔新论《通鉴纲目》书法 254

明卢格论《通鉴纲目》书法 254

明顾起元论三国史撰述书法 254

明王洙论《宋史质》书法 255

明敖英论正统为史家编年第一义 256

明丰坊论史著书法 257

明吴继京论史著书法 258

明张自勋评《通鉴纲目》书法 258

明张自勋校正《通鉴纲目》书法 258

明许自俊评《资治通鉴补》书法 263

明严衍论史书书法 264

明钦叔阳论史书书法 267

清钱谦益论《春秋》书法 267

清王夫之论《春秋》书法 268

清戴名世论赵盾弑其君辨 268

清陈遇夫论《春秋》笔法 268

清赵青黎论《史记·项羽本纪》之旨 269

清戴震论《春秋》书法 269

清王鸣盛论欧阳修法《春秋》 270

清王鸣盛论书法 270

清赵翼论书法 270

清凌廷堪论欧阳修修史不伪梁之旨 281

清恽敬论作史二法 281

清章学诚论史官法度 281

清章学诚论本纪书法 282

清章学诚论史书法度义例 283

清阮元论《春秋》书法 283

清刘逢禄论《春秋》书法 286

清魏源论《元史新编》之义例 287

清夏燮论《明通鉴》之义例 289

清梁启超论书法 294

史才三长 295

汉司马迁论孔子作《春秋》不可与人共 295

唐朱敬则论史才之难 295

唐刘知几论史识 296

唐刘知几论史才之难 296

唐权德舆论史家之才 296

唐柳冕论史家识见 297

唐赵元一论史才三长 297

唐崔致远论史家修养 298

五代牛希济论史识 298

宋王钦若等论史才 298

宋苏洵论史才之难得 298

宋李清臣论史才之难 300

宋陈长方论史家修养与作史 301

元虞集论史才 301

元冯福京论作史必擅学识才三长 302

明吴祯论史家应博通古今 302

明张燧论刘知几史才 303

明高燿论修志者当具史才 303

明陈文烛论司马迁才学识 304

明胡应麟论史才 304

明胡应麟评前代史家才学识 304

明祝世禄论史才 304

明丁奉论史才三长 305

明张岱论能为史者与不能为史者 305

清顾炎武论史才 305

清计六奇论著书必有三资四助 306

清袁枚论才学识宜兼而才为尤先 306

清戴震论考核之外须志平闻道 306

清王鸣盛论史学必学精识卓方能裁择参订 306

清钱大昕论史家必先通官制舆地及氏族 307

清钱大昕论史家无学故采小说家无稽之说 307

清崔迈论才学识 307

清姚鼐论方志须由具史才者为之 307

清章学诚论文辞与志识 308

清章学诚论学问文辞考据三者备而后谓之著述 311

清章学诚论才学识 313

清章学诚论学贵通人之识 314

清章学诚论考据词章义理 315

清章学诚论功力与性灵 316

清章学诚论功力与学识 317

清章学诚论撰述贵发明别识心裁 317

清章学诚论独断之学与考索之功 318

清章学诚论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 318

清陈黻宸论史才三长及史德史情 319

史德 322

元揭傒斯论史家心术 322

明王祎论史官当持公议 322

明谢肇浙论史德 323

明焦竑论“史譬之狱” 323

明余继登论史本“天下之公也” 323

明胡应麟论直笔与公心 324

明胡应麟论“史以千秋一字者” 324

明胡应麟论史之公与私 324

明丁奉论史德 324

明黄淳耀论史家修史不以成败论英雄 325

清顾炎武论“博学于文”与“行己有耻” 325

清王夫之论司马迁挟私以成史 325

清朱彝尊论《春秋权衡》 326

清章学诚论史德 326

清邵晋涵论著作之业“不系乎一时之好恶” 327

史法 327

南朝宋裴松之论注史 327

唐刘知几论史馆修史 328

五代牛希济论《春秋》褒贬之影响 329

宋刘挚论实录之避讳 329

宋孔平仲论史籍之避讳 330

宋孔平仲论史讳 330

宋杨延龄论《春秋》避讳 330

宋马令论修史谨循史法 330

宋陈襄论《春秋》笔法 330

宋周辉论史书收录奇文之法 331

宋洪迈论史表与经传相互发明 331

宋洪迈论经史之文非小事 332

宋周必大论寓正统观于史书之中 332

宋邵博论史法与世风 332

宋陈亮论史法与正统 333

宋叶适论司马迁改史法 333

宋叶适论修史“古法无可改” 334

宋费衮论作史当求华实相副 334

宋费衮论《通鉴》史法重大节 334

宋谢谔论史法 334

金赵秉文论良史之法 334

元齐履谦论《春秋》史法 334

元袁桷论作史及编年实录凡例 335

明袁中道论修史当简与新 335

明王在晋论史书详简 335

明张燧论一人修史与众人修史 336

清钱谦益论史之法 337

清钱谦益论《春秋》为万世之史法 338

清顾炎武论年号史法 338

清戴名世论作史之铺叙与宗旨 339

清赵翼论《金史》避讳 340

清阮元论史法贵严 340

史意 340

先秦孟子论孔子说史义 340

汉陆贾论《诗》《书》与仁义 340

三国吴韦昭论注史之意 341

晋袁宏论修史之意 341

南朝宋范晔论著史以意为主以文传意 341

南朝陈何之元论撰史旨趣 342

唐柳并论史意 342

宋曾巩论刘向《列女传》之史意 342

宋叶适论“不以实事为空文” 343

宋叶适论史书之实事与大义 343

宋叶适论《左传》为史“因事以明意” 343

宋叶适论孔子因旧史史义 344

宋叶适论史书重择义 344

宋叶适论上世载籍言与事简而德义多 344

宋陈亮论《春秋》之义寓于比事之间 344

宋张仲宗论读史当先知作者之旨趣 344

金赵秉文论史家著史宗旨 344

元郝经论经史之宗旨在于明道穷理 345

元欧阳玄论《水经》之书撰述深意 346

元揭傒斯论《春秋》之义与朱子之志 347

元李存论《春秋》褒贬与通达道义 347

明李义壮论为史当重正统 348

明戴国士论史书之忧患意识 348

清魏象枢论读史“断以义” 349

清王夫之论治学应得其精意 350

清吕留良论史义 350

清方苞论老子传中之史意 350

清方苞论《史记》十表之义法 350

清钱大昕论《史记》三端 351

清章学诚论史家通义 351

清章学诚论家学贵在意之所在 351

清章学诚论史学贵其著述成家 352

清章学诚论成一家言“必有命意所在” 352

清章学诚论史意 352

清章学诚论史学之意 352

清赵绍祖论作史之有微意 353

信史 353

先秦《公羊传》论《春秋》信史 353

先秦《谷梁传》论《春秋》“信以传信疑以传疑” 353

南朝梁刘勰论信史 353

唐李德裕论修史当有明据 354

唐罗衮论信史 355

唐柳宗元论信史 355

宋李纲论唯信史可传之久远 355

宋叶适论“作史者以信信” 356

宋周密论信史之不可缺 356

金世宗论史书载事贵实 356

金元好问论存信史之重要 356

元程钜夫论史之信与博 356

元冯福京论传信史与存文献 357

明黄省曾论信史 357

明吴道南论何以修成信史 358

明汪若霖论史职与信史 358

明陈全之论信史 359

明张萱论信史之准的 360

明焦竑论史职与信史 360

明焦竑议修国史之原则 361

明艾穆论志书当仿《春秋》古史 362

明刘世德论修志当为信史 362

明黄时雨论方志可以“镜一郡得失” 362

明曹方遇论方志与信史 363

明邓原岳论史之征信 363

明董其昌论信史 364

明陈懿典论写信史有三难 365

明杨士聪论存史以传信 365

明张燧论作史“信传信疑传疑” 366

清顾炎武论据事直书乃万世作史之准绳 366

清朱彝尊论著史搜集众书与信史之作 366

清朱彝尊论著史不应迫于时日 366

清朱彝尊论国史即公天下之书 367

清陈遇夫论信史 367

清陈遇夫论“无征不信” 368

清全祖望论“史以纪实” 368

清王鸣盛论陈寿史皆实录 368

清钱大昕论《汉书》之可信 369

清钱大昕论史家记事之“实非”与“实是” 370

清钱大昕论史为“传信之书” 371

清崔述论史“所以传信” 371

清崔述论“近代之书述近代之事”亦多误 372

清崔述论古语失解后之妄说 372

清崔述论读书与考信 372

清崔述论《考信录》宗旨 373

清崔述论世益远而所闻益详为非 373

清章太炎论清代文网将使史事无所征信 373

清章太炎论信史 375

清刘师培论信史产生之途 378

良史 378

先秦孔子论良史 378

先秦孔子论史鱼 379

先秦楚灵王论良史 379

先秦王孙圉论左史倚相 379

汉孔鲋论古之史职 379

汉班彪论《史记》 380

汉班固论《史记》 380

三国吴华覈论良史之才 380

晋应亨论良史 381

南朝宋范晔论司马迁班固 381

北齐魏收论良史 381

唐高宗论史官标准 381

唐令狐德棻等论史官标准 381

唐朱敬则论良史之不可缺 381

唐刘知几论史官职责 382

唐玄宗论良史 382

唐德宗论良史 383

唐宪宗论史官之职 383

唐穆宗论史官极言无隐 383

唐柳宗元论良史 383

唐柳宗元论史文不可不慎 384

唐刘轲论良史 384

唐陆龟蒙论良史 385

宋杨亿论良史当重博洽 386

宋宋祁论作史重在自得 386

宋曾巩论良史 386

宋神宗论良史与褒贬 387

宋岳珂论良史贵在慎择 387

金世宗论史官当记录无隐 387

元胡祗遹论史官之职 387

明吴迁举论修志与良史 388

明王圻论良史 388

明胡应麟论专任独断与良史 389

清顾炎武论著书之难 389

清顾炎武论志状不可妄作 389

清顾炎武论修史之难 389

清王夫之论作史有“非良史之辞” 389

清傅以渐论谷应泰为一代良史 390

清彭士望论作史之难 390

清戴名世论良史 391

清方苞论“常事不书”之义 392

清陶易论良史之才 392

清王鸣盛论良史与记述史事 392

清王鸣盛论良史 393

清钱大昕论成一代良史之条件 393

清钱大昕论良史之职 393

清赵翼论西魏书得史裁之正 394

清赵翼称欧阳修为良史 394

清阮元论“实事求是” 395

清杨文荪论良史之才 395

清李慈铭论良史与议论 395

清李慈铭论史书“名言法戒不愧良史” 395

清章太炎论孔子为古之良史 396

杂录 396

汉戴德论史家职责 396

汉应劭论史官建置 396

唐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 397

宋真宗论考评史官之法 397

宋张耒论古今史官与儒之异同 397

宋洪迈论史职源流及职掌 398

宋朱熹论史臣何以曲笔 398

宋叶适论史家当不计位之高卑 399

金元好问论存史以传世 399

元戴表元论史家之志可嘉 399

元黄滑论史职之重要 400

元许有壬论撰述史书为世所望 400

明王文禄论史家心术与史职 400

明朱国桢论史才之三短三厄 400

明黎遂球论史家撰史之精当 401

清洪亮吉论作史不可不明谱系 401

清龚自珍论史材之器识 402

清刘师培论史官与一代之学及一代政教之本 402

史学方法部 409

综论 409

南朝梁沈约论书志源流 409

唐刘知几论史书内容 410

唐刘知几论史书 411

宋刘恕论历代国史出于《春秋》 412

宋朱熹论读史当考形势之利害 413

元刘岳申论史馆修史 413

元苏天爵论“笔削宜得其人考证当得其书” 413

明张四维论当置史官修国史 415

明沈国元论史书编纂 416

清顾炎武论著述当“采铜于山” 417

清顾祖禹论舆图之书 417

清钱大昕论为文之旨与经史之学 417

清章学诚论著史重在变通 418

清章学诚论“学贵博而能约” 418

清章学诚论比类相从之法 419

清章学诚论为学之博与约 419

清章学诚论立言有本 420

清章学诚论文章与札记 421

清章学诚论校仇之义 422

清章学诚论著作之史与纂辑之史 422

清章学诚论记注与撰述 423

清章学诚论撰述之德圆而神 424

分论 425

文献 425

先秦周公论殷朝有册有典 425

先秦孔子论文献 426

先秦墨子论周燕宋齐之《春秋》 426

先秦孟子论周室爵禄之籍 426

汉孔安国论《尚书》 426

汉刘向考证《战国策》 427

汉刘向校定《子华子》 427

汉刘向校定《列子》 427

汉刘向编定《说苑》 428

汉刘向校定《韩非子》 428

汉刘向校定荀子书 428

汉刘向校定《晏子》 429

汉刘向校定《管子》 429

汉司马迁论鼂错受《尚书》 429

汉扬雄论经典损益 429

汉班固论《七略》 430

汉班固论《易》 430

汉班固论《尚书》 430

汉班固论《诗》 430

汉班固论《礼》 430

汉班固论《乐》 431

汉班固论《春秋》 431

汉班固论《论语》 431

汉何休论《春秋》讲诵之讹 431

汉李尤论东观藏书之盛 431

汉许慎论文字 432

汉许冲论文字 432

汉应劭论文献整理 433

汉崔瑗论东观文献 433

南朝梁刘昭论史书注补 433

南朝梁阮孝绪论文献分类 434

隋牛弘论开献书之路 435

唐欧阳询论文献分类 436

唐令狐德棻等论文献 436

唐令狐德棻等论经书文献 438

唐令狐德棻等论史书文献 438

唐令狐德棻等论诸子文献 438

唐令狐德棻等论集部文献 438

唐令狐德棻等论正史文献 439

唐令狐德棻等论古史文献 439

唐令狐德棻等论杂史文献 439

唐令狐德棻等论霸史文献 439

唐令狐德棻等论起居注文献 440

唐令狐德棻等论旧事文献 440

唐令狐德棻等论职官文献 440

唐令狐德棻等论仪注文献 440

唐令狐德棻等论刑法文献 440

唐令狐德棻等论杂传文献 441

唐令狐德棻等论地理文献 441

唐令狐德棻等论谱系文献 442

唐令狐德棻等论目录书文献 442

唐史馆文献由来 442

唐孔颖达论《春秋》注本 443

唐颜师古论《汉书注》之旨趣 444

唐玄宗论编纂文献书目之重要 444

唐智升论目录书 444

唐封演论露布壁记碑碣 445

宋张佖论文献丰富方可成史书 445

宋欧阳修论文献 445

宋魏泰论笔记可补史氏之书 449

宋徐敦立论史官记事所据 449

宋洪迈论典章制度不可轻废 450

宋朱熹论上古文献之流传 450

宋高似孙论实录为作史之基 451

宋高似孙论文献著录有功于后世 451

宋晁公武论文献 451

宋陈亮论世变与文献 452

宋郑樵论文献诸事 452

宋王应麟论传注之重要 458

元王义山论经史文献之价值 459

元牟巘论野史之价值 460

元吴澄论文献 460

元吴澄论《六经补注》之价值 460

元马端临论历代文献 461

元胡三省论编年体史书文献 471

元李谨思论《文献通考》之文献价值 471

元袁桷论春秋学文献 472

元韩性论十七史书目 472

元察罕论《安南志略》“有裨于迁固之遗逸” 472

元黄潜论六艺文献之价值 473

元胡助论《玉海》之文献价值 473

元冯福京论志书之文献价值 473

元吴绎论《通志》之文献价值 474

明袁黄论古书真伪 474

明沈懋孝论前史载籍 474

明焦竑论族谱 476

明焦竑论史部文献 476

明顾起元论史著与文献 478

明胡应麟论《国语》与《春秋》 479

明陈继儒论人物考之文献价值 479

明杨嗣昌论方志有补文献之阙遗 480

清顾炎武论《春秋》为阙疑之书 480

清顾炎武论秘书国史 480

清顾炎武论史籍刻本 481

清顾炎武论金石之文与史学 482

清顾炎武论修史“当以邸报为主” 482

清朱彝尊论实录不可信 482

清全祖望论野史亦有“备正史之蓝本者” 483

清王鸣盛论“校书之道贵择善而从” 483

清戴震论书史记士君子之行事 484

清钱大昕论谱学 484

清钱大昕论小说有裨于史 485

清钱大昕论家谱不可信 485

清钱大昕论宋椠本亦有差误 485

清钱大昕论舆地之书 485

清钱大昕论校书 486

清钱大昕论金石学 486

清钱大昕论谱系之学 486

清钱大昕论谱牒世系 487

清钱大昕论史讳 487

清赵翼论文献 487

清崔述论古书多有“补续及窜入”之文 490

清姚鼐论“典籍文记易泯难留” 491

清章学诚论文献分类之演变 491

清章学诚论掌故与史“相辅而不相侵” 491

清章学诚论方州之志可“备国史之要删” 492

清章学诚论部次条别之法 492

清章学诚论年谱与文集 494

清章学诚论史籍之范围 495

清凌廷堪论图谱金石之文 496

清永瑢等论诏令奏议 497

清永瑢等论史钞 497

清永瑢等论地理书 497

清永瑢等论职官史 497

采撰 498

汉司马迁论采撰 498

汉褚少孙补《史记》“孝昭以来功臣侯”表 498

汉褚少孙补《史记·三王世家》 499

汉马皇后修史削去其兄事 499

汉刘毅请著太后注纪 499

三国吴韦昭论采撰史料 499

晋干宝论采撰史料 499

北魏崔鸿论《十六国春秋》史料采撰 500

北齐魏收论文献采撰 500

唐刘知几论采撰 501

唐刘知几论史书载文 501

唐刘知几论别传之取材 502

唐许嵩论采撰 503

唐路隋论史书立传标准 504

唐李德裕论起居注当及时报送史馆 504

五代佚名论集私家之著以修唐史 504

五代杜光庭论史册不避“怪力乱神” 504

五代赵莹论采撰 504

宋太宗论史书当择取菁华 505

宋王辟之论刑措公案当入史 505

宋真宗论实录修撰标准 506

宋真宗论史书记事必事有依据 506

宋张昭论修撰实录之法 506

宋王钦若等论采撰 506

宋欧阳修论碑文可补史家之失 506

宋欧阳修论“君子之学不穷远以为能” 507

宋欧阳修论修撰正史之法 507

宋曾巩论史馆采撰之条例 507

宋曾巩论实录采撰当重广博 508

宋汪俣论史书采撰当求完备 509

宋朱熹论行状与史书撰修 509

宋许奕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一书之采撰 509

宋叶适论《史记》取材“述之而已” 510

宋叶适论裴注乃寿书之弃余 510

宋洪迈论野史不可信 510

宋洪迈论杂史琐说家传不可尽废 510

宋高似孙论杂史有补于史氏 511

宋高似孙论玉牒与修史 511

元王恽论编年纪事书之材料取舍 511

元袁桷论编纂辽金宋三史采择之书 511

元朱思本论《舆地图》之材料取舍 513

元欧阳玄论《国朝名臣事略》之材料搜集 513

明徐一夔论日历与修史 514

明顾起元论《献征录》采撰 514

明冯琦论史事选择 515

明陆粲论史书采撰得失 515

明沈懋孝论《路史》采撰原则 516

明王国桢论修志之难 516

明周孔教论稗史有助于正史 517

清顾炎武论钞书之弊 517

清顾炎武论引古必用原文 518

清马锈论文献采撰 518

清向焯论《新五代史》多采小说之误 518

清浦起龙论严核与广收并举 518

清方苞论郡县志得实者难 518

清方苞论以义法辨古书之正伪 519

清全祖望论援引图经地志当核其实 519

清戴震论作方志当务求精确 519

清王鸣盛论“欧史喜采小说”而“薛史多本实录” 520

清钱大昕论采撰务博且应知删汰 520

清钱大昕论范蔚宗承东观旧文 520

清钱大昕论经史当得善本 521

钱大昕论《通鉴》多采善言 521

清钱大昕论《续通志》之采撰 521

清钱大昕论以本史参证考史法 522

清赵翼论诸史得失 522

清崔述论采撰之误 540

清崔述论备览及存疑 542

清章学诚论著书与阙疑之意 542

清章学诚论著述中之阙疑与待访 543

清邵晋涵论史家以网罗放失为事 544

清洪亮吉论修地理志十难 545

清洪亮吉论修方志不可苟简与滥收 545

清魏源论《元史新编》采撰之丰富 545

清夏燮论《明通鉴》之采撰与考异 546

史体 547

先秦《公羊传》论《春秋》编年 547

先秦《谷梁传》论《春秋》编年 547

汉蔡邕请续《汉书》十志 547

唐刘知几论编年与纪传 548

唐皇甫湜论编年纪传之优劣 549

宋章衡论编年纪传之互补 549

宋张唐英论正史与方志之参证 550

宋杨杰论史图相表里 550

宋王益之论编年优于纪传 550

宋晁公武论编年优于纪传 551

宋吕祖谦论纪事本末体之优长 551

宋吕祖谦论编年与纪传互有得失 551

宋高似孙论史表之义 551

宋高似孙论撰史略之法 552

明周叙论史书体裁及宋辽金三史体例 552

明孙宜论史体得失 553

明王祎论史体 555

明何乔新论诸史史传特色 555

明赵贞吉论史体 556

明谢锋论史体变迁 556

明王圻论历代编年之史 556

明王圻论实录之始 557

明王世贞论编年体史书 557

明徐申论史体 557

明朱维京论志乃史体 558

明焦竑论史体之发展 558

明胡应麟论马班史体 558

明熊明遇论史体之演变 558

明张燧论图谱不可废 559

清钱谦益论纪传为百世之史体 560

清顾祖禹论舆图之书 560

清方苞论史书传注 560

清浦起龙评《史通·六家》 561

清浦起龙论编年体 561

清浦起龙论编年纪传二体不得偏废 561

清浦起龙论史体史才 561

清王鸣盛论《史记》体例 561

清王鸣盛论纪传编年二体 562

清王鸣盛论《通鉴》与十七史不可偏废 563

清王鸣盛论纪事本末体 563

清王鸣盛论“断代为史错综是非” 563

清王鸣盛论“新史意在别立体裁” 564

清钱大昕论年谱 564

清赵翼论《三国志》立传与作传之变体 564

清赵翼论裴松之《三国志注》 564

清赵翼论司马迁创纪传体 565

清章学诚论礼与史之关系 566

清章学诚论史注 567

清章学诚论别录 568

清章学诚论著述与比类 570

清章学诚论方志义例 570

清永瑢等论诸史体裁 572

清张之洞论古史 574

清张之洞论别史与杂史 574

史例 574

汉司马迁论《春秋》史例 574

汉司马迁述《史记》 574

汉刘向论《春秋》之例 575

汉班固述《汉书》 575

汉荀悦述《汉纪》 575

晋杜预论《春秋》凡例 575

晋杜预论先秦国史皆承告据实而书时事 576

晋贾谧论晋国史断限 577

南朝宋徐爰论史书断限 577

南朝宋沈约论史书义例 577

南朝齐檀超论修史条例 578

南朝齐王俭论修史义例 578

北齐阳休之论史书断限 578

北齐魏收与李德林论史书起元 578

南朝陈何之元论史例 579

唐刘知几论本纪 579

唐刘知几论世家 580

唐刘知几论列传 580

唐刘知几论史表 581

唐刘知几论书志 581

唐刘知几论序例 584

唐刘知几论史书题目 584

唐刘知几论史书作者自序 585

唐刘知几论史书载言 585

唐刘知几论史书编次 586

唐刘知几论史书断限 586

唐刘知几论史书补注 587

唐刘知几论《春秋》经传体例不一 588

唐韦执谊论撰日历之体例 588

唐柳宗元论记言记事 588

唐陆淳论《春秋》褒贬之义 588

唐李德裕论修史体例 589

唐佚名论韦筹所著史义体两存 589

五代史馆论修史规程 589

五代史馆论修功臣列传事宜 590

宋苏颂论史例 590

宋范仲淹论史例 591

宋司马光论《资治通鉴》体例 591

宋王回论《列女传》之意义 592

宋崔子方论《春秋》辞约而例繁 592

宋周必大论国史编撰当法《春秋》 594

宋朱熹论本朝史官修史之弊 594

宋朱熹论《春秋》传例不可信 594

宋朱熹论史书体例 594

宋陈均论撰史之例 595

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编撰体例 595

宋洪迈论迁固纪事用疑字者含深意 596

宋洪迈论《汉书》注冗 597

宋高似孙论史例之简详 597

宋晁公武论《后汉书》失史体 597

宋金履祥论《通鉴前编》之体例 597

元王义山论典制体史书之体例 598

元苟宗道论史注 598

元胡三省论注书体例 598

元赵世延、柳贯论《经世大典》之体例 598

元袁桷论史之表志不可缺 599

元柳贯论史例 599

明邵经邦论历代史书史例之失 599

明张宁论作史义例 600

明王畿叙唐顺之《左编》凡例 601

明薛应旗论宋元史书义例 606

明李攀龙论方志纪事及义例 607

明王圻论《续纲目》例 608

明王圻论《续文献通考引》之编纂 609

明王圻论《续文献通考》义例 609

明冯惟敏论方志之体例 609

明于慎行批评《通鉴》史例错误 610

明过庭训论《本朝分省人物考》义例 610

明林庭莹论方志之体例 611

明凌翰论修郡志可宗《史记》 611

明郭大有论《评史心见》义例 611

明王惟俭论《宋史记》义例 612

明柯维骐论《宋史新编》义例 612

明邓元锡论《函史》叙事之例 614

明涂山论《明政统宗》义例 618

明钱希言叙《两晋南北合纂》史例 619

明宋征璧叙《明经世文编》凡例 619

明郭孔延论《史通评释》义例 622

清钱谦益叙《开国群雄事略》之例 622

清顾炎武论史例 623

清魏象枢论方志编次 624

清顾祖禹论《读史方舆纪要》编纂凡例 625

清朱彝尊论史因时变其例 625

清朱彝尊论不宜立道学传 626

清朱彝尊论表为正史所不可阙 626

清陈遇夫论史书纪乱世之法 626

清浦起龙论世家之例 627

清浦起龙论史书载文 627

清浦起龙论国史有表实省文 627

清全祖望论史表 627

清全祖望论史表当随其时之所有而作 628

清全祖望论仿《辽史》记属国及部族体例 628

清全祖望论隐逸忠义卓行三传 629

清全祖望论附元遗臣传于明史 629

清全祖望论立传之例 630

清王鸣盛论史书体例 630

清王鸣盛论书志编次当改 633

清钱大昕论史书编次前后失当 633

清钱大昕论史书目录 633

清钱大昕论诸史目录皆后人增加 633

清钱大昕论《春秋》笔法 634

清钱大昕论《汉书》之例 634

清钱大昕论历法与记事 634

清钱大昕论《续通志》列传体例 635

清钱大昕论《唐书直笔新例》之误 636

清赵翼论历代正史史例 636

清崔述论附录及附论 647

清崔述论备考及存参 647

清章学诚论篇卷 647

清章学诚论修《宋史》之例 648

清章学诚论史表 649

清章学诚论本纪与志表传录相发明 650

清章学诚论史书编次 650

清章学诚论志与文征“相辅而不相乱” 650

清章学诚论治书必明体要 651

清章学诚论人物表 651

清章学诚论纪之与传为古人分别经纬而设 652

清章学诚论立例不精而致书繁事阙 653

清章学诚论史书书志体 654

清章学诚论列传 655

清章学诚论图谱之用互为表里 656

清章学诚论《尚书》无定体 657

清章学诚论通史 658

清章学诚论传记义例 660

清章学诚论史表 661

清章学诚论《续资治通鉴》诸原则 662

清章学诚论修志十议 663

清章学诚论图表 665

清章学诚论方志列传难叙与不可不叙 666

清章学诚论文征 667

清章学诚论应设史臣传 668

清李慈铭论史例 668

清谭嗣同论史例 670

清章太炎论中国通史略例 670

清刘师培论纪年 673

清梁启超论纪年 675

叙事 675

唐刘知几论《左传》叙事 675

唐刘知几论《史记》叙事 676

唐刘知几论叙事 677

宋王珪论史书当叙事丰赡 683

宋叶适论《春秋》叙事法简而义周 684

宋叶适论《史记·高祖本纪》烦而妄 684

宋叶适论《史记》叙事不穷远务广 684

宋叶适论《新唐书》刻削简约 684

宋洪迈论叙事须烦简有当 684

宋洪迈论《史》《汉》书事各有一体 684

宋洪迈论为文论事“当反复致志” 685

宋罗大经论叙事当求朴赡 685

宋高似孙论古人作史慎于遣词造句 685

宋熊方论古史今文贵述作一体 685

元胡祗遹论浮词 686

元冯福京论叙事详约 686

明李梦阳论史文约而该 686

明彭辂评《史记》之文 686

明王鏊论《史》《汉》立传与叙事 687

明焦竑论马班叙事 687

明胡应麟论小说纪述事迹或通于史 687

明胡应麟评马班叙事 687

明黄淳耀论马班叙事 687

明何良俊论《史记》之简 687

明严衍论史书叙事 688

明茅坤评《史记》列传之文 690

明秦鸣夏论史文繁简 690

明谢肇浙论史著叙事之文 690

明胡应麟论诸史之文 691

清顾炎武论辞主乎达而不论其繁与简 691

清方苞论叙事明于体要 692

清方苞论《左传》《史记》之史文各有义法 692

清方苞论叙事“举其尤者以见义” 692

清方苞论属辞比事 693

清浦起龙论尚简为“叙事不二之法门” 693

清浦起龙论叙事略远详近 693

清王鸣盛论史法贵简 693

清王鸣盛论史文当随时变通 694

清王鸣盛论“作史者宜直叙其事” 694

清王鸣盛论书事但取明析 694

清钱大昕论《旧唐书》本纪前后繁简不均 695

清钱大昕论《史记》之叙事 695

清钱大昕论叙事之增与省 695

清赵翼论历代正史叙事得失 695

清崔述论著述贵精不贵多 705

清崔述论文之简繁 706

清章学诚论称谓繁杂之失 706

清章学诚论比事属辞 707

清章学诚论名家撰述必有别裁 708

清永瑢等论史书之撰述与考证 708

清龚自珍论史之繁简 709

考证 709

先秦孔子论史之阙文 709

先秦孟子论尽信《书》不如无《书》 709

先秦《吕氏春秋》论审验 709

汉司马迁论考证 710

汉王充论虚妄 710

汉应劭论考证 718

三国蜀谯周作《古史考》 719

晋束晰考订竹书 720

南朝宋裴松之论史书考证 720

唐刘知几论文献互证 720

唐李令琛论书史百家 720

唐李涪论刊正史事 721

宋王辟之论金石可补正史之缺谬 721

宋朱长文论金石之学 721

宋欧阳修论金石可补史传之缺 721

宋叶适论“考索必归于至实” 722

宋徐度论金石以证补史籍 722

宋冯时行论考证之功用 722

宋郑樵论考证 723

宋李清照论金石之功用 728

宋朱熹论《资治通鉴长编》考订未甚精密 729

宋王应麟论《史记》之误 729

明郎锳论诸史辨证 735

明王世贞论考证 736

明焦竑论考证之价值 736

明焦竑论古诗无叶音 736

明顾起元论明代史考 737

清顾炎武论所见异辞 737

清全祖望论考辨之法 737

清钱大昕论考证与校勘 738

清钱大昕论石碑可订史之误 738

清崔述论史文必“因乎其时”与考信 738

清章学诚论匡谬 739

清王崧论考信原则 741

论赞 741

南朝梁萧统论史论 741

南朝宋范晔论史论 741

唐刘知几论论赞 741

宋孙复论论赞之要旨 742

宋王钦若等论论议当“见作者之志” 742

宋欧阳修论褒贬当不没其实 743

宋程颐论议论与识量 743

宋叶适论“古者善恶是非皆出于实” 743

宋叶适论论治不可不一 743

宋叶适论《左传》君子之论 743

宋叶适论史论不可轻易与夺 744

宋叶适论论史不可随声褒贬 744

宋叶适论论史当高出流俗 744

宋叶适论论事当折衷大义 744

宋洪迈论史论须考引事实无差忒 744

宋洪迈论立言著论须得当 745

明李贽论论赞须具旷古只眼 745

明康太和论史书论赞 745

明胡应麟论论赞不可苟 745

明沈国元论读史要在论赞 745

明毕懋康论史书论赞 746

清顾炎武论《史记》于序事中寓论断 747

清王夫之论论史之弊 747

清王鸣盛论史论之变体 747

清王鸣盛论论赞 747

清赵翼论《新五代史》传赞皆有深意 748

清赵翼论《后汉书》赞为辞费 748

清郭嵩焘论史论 748

清章学诚论论赞体例 749

清章学诚论史家“论赞本于《诗》教” 750

经与史 750

先秦荀子论《诗》《书》《礼》《乐》《春秋》 750

汉孔安国论经与史 751

汉孔鲋论《虞氏春秋》 751

汉桓谭论经与史 751

汉班固等论五经 752

唐刘知几论《春秋》三传之长短 752

唐皮日休论经史子之关系 754

唐陆龟蒙论经与史 754

宋冯良佐论经史关系 755

宋苏轼论六经不可求之过深 755

宋周谞论六经之要义 756

宋胡宏论经与史 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