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内经》400问》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玉兴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17127745
  • 页数:232 页
图书介绍:与以往教学辅导书不同,本书所探讨的疑难问题主要来源于我校《内经选读》课程的学生提问。本书所收为历版《内经》教材中的重点篇章,涉及《素问》20篇,《灵枢》5篇,并按原书篇次排序。

绪论 1

1.有人说《黄帝内经》是伪书,的确如此吗? 1

2.《素问》和《灵枢》的成书年代应在何时? 2

3.为什么《素问》和《灵枢》有论无方? 3

4.如何理解《黄帝内经》的哲学地位? 4

《素问》部分 5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5

1.篇名中“上古”和“天真”应作何解? 5

2.“昔在黄帝”的“昔在”如何解释? 6

3.“成而登天”是讲黄帝登天子位?还是叹惜黄帝死去? 6

4.“天师”是专指岐伯一个人吗? 7

5.“人将失之耶”的“将”是将要之意吗? 8

6.怎样理解“和于术数”? 8

7.为什么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存在改动?“食饮”和“起居”如何解释更为确切? 9

8.“不妄作劳”与全本的“不妄不作”在含义上有何变化? 9

9.如何理解“形与神俱”,其是否属于心身相关理论内容? 10

10.如何理解“尽终其天年”? 11

11.如何看待“以酒为浆”? 11

12.为什么说王冰对“以妄为常”的解释是欠妥的? 12

13.究竟是将“醉以入房”解释为“醉后行房”好呢?还是“沉湎女色”更贴切呢? 12

14.为什么不宜用“消耗”、“耗费”解释“以耗散其真”的“耗”字? 13

15.为什么说“不时御神”当解作“不识御神”? 14

16.如何理解“逆于生乐”? 15

17.古人所讲的养生方法对现代还具有指导意义吗? 15

18.为什么说原作“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更为合理? 16

19.“恬惔虚无”的思想之源在哪里? 16

20.“真气从之”对养生保健的意义何在? 17

21.怎样看待“形劳而不倦”? 17

22.《素问》中养生法则的核心是什么? 18

23.“其民故曰朴”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18

24.“愚智贤不肖”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用于分析社会人群? 19

25.怎样才算“合于道”? 20

26.何谓“德全不危”? 21

27.如何正确诠释“天数”? 21

28.为什么女子以七岁为期,男子以八岁为期? 21

29.理解“齿更发长”应该注意什么? 22

30.“天癸”的含义是什么? 22

31.“任脉通,太冲脉盛”应该如何语译? 23

32.“太冲脉”是怎么回事? 24

33.如何理解“真牙生而长极”? 24

34.女子四七难道不是“肾气平均”吗? 25

35.“阳气衰竭于上”之“阳气”与《生气通天论》之“阳气”的意义相同吗? 26

36.难道说年届七八之人竟然会“筋不能动”吗? 26

37.“形体皆极”的“极”字是尽头的意思吗? 27

38.如何理解“五脏盛乃能泻”? 27

39.究竟“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具体是指多大年龄? 28

40.“夫道者,年皆百数”是什么意思? 28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30

7.如何理解“此谓发陈”? 30

2.“夜卧早起”是说深夜才睡,黎明即起吗? 30

3.“寒变”究竟是指什么病呢? 30

4.“奉长者少”之“奉”字当作何解? 31

5.为什么“夏三月”也是“夜卧早起”,与“春三月”没有变化呢? 31

6.怎样才能达到“使气得泄”? 32

7.“痎疟”是各种疟疾的总称吗? 32

8.俗话说“春捂秋冻”是否仍然适用?如何指导春秋养生? 33

9.如何理解“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33

10.怎样才能做到“与鸡俱兴”? 34

11.“无扰乎阳”究竟是讲自然气候呢?还是讲人的养生呢? 34

12.“使志若伏若匿”的“若”的意思是什么? 34

13.既然“去寒就温,无泄皮肤”,怎么会“使气亟夺”的呢? 35

14.对“天明”之“明”有哪些解释?哪种解释比较合理? 35

15.“云雾不精”之“精”字,存在哪些不同解释?应该如何理解? 36

16.“恶气不发”应该如何解释? 37

17.对“未央绝灭”的“央”字,注释有哪些分歧?应该如何领会? 37

18.“奇病”指的是什么病?是大病还是小病? 38

19.何谓“心气内洞”?其临床表现是什么? 38

20.为什么说“太阴不收”当作“少阴不收”? 39

21.“肺气焦满”与“肺热叶焦”的意思相同吗? 39

22.为什么说“少阴不藏”当作“太阴不藏”? 39

23.“肾气独沉”是怎样致误的? 40

24.如何践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 40

25.怎样解释“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41

26.“从之则苛疾不起”的“苛”是严重的意思吗? 41

27.“愚者佩之”之“佩”字为何不可译为“佩服”或“加倍”? 42

28.何谓“内格”,与“噎膈”是一回事吗? 42

29.“治未病”是否由《素问》最早提出? 43

30.“不治已病”和“治未病”相互矛盾吗? 43

31.怎样的病情才算是“病已成”? 43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45

1.如何理解“自古通天者”? 45

2.如何理解“生之本,本于阴阳”? 46

3.怎样解读“其生五,其气三”? 47

4.如何理解“数犯此者”? 48

5.“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应如何理解? 48

6.如何理解并实施“服天气”? 49

7.“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具体是指哪些疾病? 49

8.“失其所”的含义是什么? 50

9.如何理解“阳因而上”? 50

10.为什么说“欲如运枢”本应为“欲如连枢”? 51

11.如何理解“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51

12.从临床角度,如何解读“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52

13.对“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存在哪些不同见解?应该如何理解? 52

14.“因于湿,首如裹”的另一种解释是什么? 53

15.为什么会“湿热不攘”? 54

16.历代注家对“因于气”存在哪些不同见解?应如何理解? 54

17.如何解读“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 55

18.“辟积于夏”是说疾病积累到夏天而发病吗? 55

19.何谓“坏都”? 56

20.如何解读“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 57

21.“薄厥”病名的含义是什么? 58

22.“薄厥”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58

23.“薄厥”与西医学所说的脑血管病有关吗? 58

24.如何理解“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59

25.“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的临床表现和病机是什么? 59

26.如何理解“高梁之变,足生大丁”? 60

27.“皶”和“痤”是如何形成的? 60

28.如何理解“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61

29.如何理解“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的病机? 61

30.如何理解“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的病证与病机? 62

31.“清静则肉腠闭拒”应如何理解? 62

32.如何理解“病久则传化……粗乃败之”? 63

33.如何理解“形乃困薄”? 63

34.为什么说王冰把“藏精而起亟”的“亟”字解释错了? 64

35.本篇是如何论述阴精与阳气相互关系的? 64

36.如何理解“阴不胜其阳”“阳不胜其阴”? 65

37.“陈阴阳”究系何意? 65

38.“气立如故”的“立”字如何理解为宜? 66

39.对“淫气”存在哪些不同见解?应如何理解“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67

40.如何理解“因而饱食”、“因而大饮”、“因而强力”与“邪伤肝”的关系? 67

41.为什么“肠澼”不应解作“痢疾”? 68

42.如何理解“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68

43.如何理解“两者不和”? 69

44.“阳强不能密”的“强”字是强壮的意思吗? 69

45.如何理解“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69

46.“露风”一词应当如何理解? 70

47.为什么“秋伤于湿”不能改作“秋伤于燥”? 71

48.“上逆而咳”的咳是感而即发,还是发生在其他季节? 73

49.为什么说“痿厥”是一种病而不是瘘证和厥证? 73

50.为什么“春必温病”不应改为“春必病温”? 74

51.“阴之所生”的“阴”所指为何? 74

52.为什么王冰对“肝气以津”的注释是不可取的? 75

53.如何理解“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75

54.怎样理解“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75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78

1.为什么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与下文不是一个层次? 78

2.为什么说“阴静阳躁”犹言“地静天躁”? 78

3.为什么“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不能当作互文理解? 79

4.“阳化气,阴成形”究竟是什么意思? 79

5.“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什么是“极”? 79

6.如何理解“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 80

7.“阴阳反作”的含义是什么? 80

8.为什么“病之逆从也”的“逆从”不应作为偏义词理解? 80

9.如何理解“阳为气,阴为味”? 81

10.如何理解“味归形,形归气”? 81

11.如何理解“气归精,精归化”? 81

12.“精化为气”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82

13.“气伤于味”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82

14.如何理解“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82

15.如何理解“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83

16.“味厚则泄,薄则通”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83

17.“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的“气”字的意义是什么? 84

18.“酸苦涌泄为阴”中“涌泄”作何解释为妥? 84

19.如何理解“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85

20.“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是指气候和气温的转化吗? 85

21.如何理解“风胜则动”? 86

22.为什么说“热胜则肿”? 86

23.如何理解“寒胜则浮”? 86

24.如何理解“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87

25.如何理解“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87

26.为什么说“冬伤于寒”四句是“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具体体现? 88

27.为什么“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的病机不能用肝脾乘侮来解释? 88

28.为什么说“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句当作“男女者,血气之阴阳也”? 89

29.“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90

30.如何理解“阳胜则身热”和“阴胜则身寒”的机理? 90

31.“齿干以烦冤”当如何诠释? 91

32.“阳胜则身热”所见之“齿干”,与“口干而渴”的机理是否相同? 91

33.为什么“阳胜”和“阴胜”都以“腹满”为预后不良指征? 91

34.为什么说王冰对“不知用此”的解释是错误的? 92

35.如何理解“早衰之节”的“节”字? 92

36.如何理解“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92

37.为什么说“年五十,体重”应从两个层次加以理解? 93

38.如何理解“同出而名异”? 93

39.“善用针者”和“用针者”,“善诊者”和“诊者”有何不同? 93

40.如何掌握“审清浊而知部分”? 94

41.“其盛,可待衰而已”应如何理解? 94

42.如何理解“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95

43.如何理解“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96

44.如何运用图表对治则治法原文加以梳理? 96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98

1.本篇之心与现代所讲的脑有矛盾吗? 98

2.为什么把肺视为“相傅之官”? 99

3.“治节”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99

4.此处膻中是指气海,还是指心包络? 100

5.本篇共有脏腑十二,却只有十一个职位,脾胃合任一职是否有误? 101

6.如何理解“作强之官”? 101

7.为什么不说膀胱“尿液藏焉”而是“津液藏焉”? 102

8.怎样理解“气化则能出矣”? 103

9.为什么“主明则下安”?“主”是指心吗? 103

10.如何理解“以为天下则大昌”? 103

11.“主不明”何以“十二官危”? 103

12.如何理解“使道闭塞而不通”? 104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105

1.“心者,生之本”与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是否冲突? 105

2.为什么说“神之变”改得妙? 105

3.为什么说“其充在血脉”是“其华在面”的注释语? 105

4.依据什么对四脏阴阳属性进行判定? 106

5.既然心“通于夏气”,那么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心脏病是否容易发生? 107

6.肺脾肾与气的生成和运行都有关系,本篇为何只讲“肺者,气之本”? 107

7.古今注家是如何注释“罢极之本”的?哪种说法接近本义? 108

8.对经常疲倦者是应调肝还是调脾? 109

9.“唇四白”的“四白”指什么? 109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110

1.什么人可称之为“方士”? 110

2.如何定义“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110

3.如何理解“藏于阴而象于地”? 111

4.“五脏浊气”从何而言?其理论及实践价值何在? 111

5.如何理解五脏“藏而不泻”与传化之腑“泻而不藏”? 112

6.为什么说魄门首先应是“肺之使”?其次才是“五脏使”? 112

7.为什么说“所谓五脏者……故实而不能满也”段与“夫胃……水谷不得久藏”段并非相同学术体系的内容? 113

8.为什么说“藏精气而不泻”存在讹字问题? 114

9.为什么说藏精神是五脏理论的精髓? 114

10.五脏精神并藏有何重要性? 115

11.五脏精神是否真的不可外泻? 115

12.胆既属奇恒之腑,为何又纳入六腑之列呢? 116

13.为什么说“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是段错误的自注语? 116

14.胃的功能是主受纳,为什么此处却说“藏于胃”? 117

15.如何理解“变见于气口”? 117

16.“必察其下”是说一定要询问二便情况吗? 118

17.“适其脉”是调整患者脉象之意吗? 118

18.“与其病也”句中的“病”指何病? 118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119

1.如何理解“一病而治各不同”? 119

2.如何理解“天地之所始生”? 120

3.“海滨傍水”四字存在误倒问题吗? 120

4.鱼性本寒,为什么吃鱼过多反而会“使人热中”? 120

5.如何理解“盐者胜血”? 121

6.如何理解“砭石”、“毒药”、“灸焫”、“九针”、“导引按?”等词汇? 121

7.“不衣而褐荐”难道是不穿衣服而围毛布铺草席吗? 122

8.“乐野处”的意思是喜欢过游牧生活吗? 123

9.“脏寒”一定会生“满病”吗? 123

10.为什么“其民食杂而不劳”也会患病? 123

11.治瘘古法是独取阳明,而本篇为什么采取“导引按?”治疗呢? 125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126

1.古人精心酿制汤液醪醴,却因何“为而不用”呢? 126

2.本篇是否存在厚古薄今思想? 127

3.怎样解释“必齐毒药”? 127

4.“形弊血尽”是指患者还是指医师而言? 128

5.“神不使”说明了什么问题? 128

6.“针石,道也”当作何解? 129

7.为什么说“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应删去三“不”字? 129

8.何谓“极微极精”? 130

9.如何理解“五脏阳以竭也”? 130

10.“津液充郭”的含义是什么? 130

11.如何理解“平治于权衡”? 131

12.为什么说“宛陈”应理解为病理性产物? 131

13.如何理解“开鬼门”? 132

14.古今注家对“精以时服”是如何理解的? 132

15.“骨肉相保”中的“相保”应当如何诠释? 132

16.为什么“巨气”不应解作“人体正气”? 132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134

1.“诊法”是指诊病方法,还是指诊病的原则或规定? 134

2.如何理解“阴气未动,阳气未散”? 134

3.“视精明”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135

4.为什么说此“六府”非彼“六腑”? 135

5.如何理解“长则气治,短则气病”? 135

6.如何理解“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136

7.为什么说“精明”本非衍文,而是“五色者……其寿不久也”一段错误前移所致? 137

8.为什么说“地苍”应作“炭”字? 137

9.如何理解“五色精微象见矣”? 137

10.为什么说“中盛脏满,气盛伤恐者”属于肝失守? 138

11.怎样算做“不避亲疏”? 138

12.为什么说“门户”专指魄门,而不包括幽门和阑门? 138

13.为什么说“头倾视深”应释作“头倾目陷”? 139

14.为什么说“将”字不是“将要”的意思? 139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141

1.为什么说“虚里”不是心尖搏动处,而是胃之大络的起点? 141

2.“盛喘数绝”是怎样的脉象? 143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143

1.为什么是“散精于肝”,“浊气归心”,而不是“散精于心”,“浊气归肝”? 143

2.为什么要对“肺朝百脉”重新认识? 144

3.为什么说“毛脉”应解作“孙脉”? 145

4.为什么说“留于四脏”当读如“流于各脏”? 146

5.“上输于脾”是说水津会上灌至脾中吗? 146

6.本篇所说“水道”有没有具体的形态位置? 146

7.“合于四时五脏阴阳”的含义是什么? 147

8.如何理解“揆度”的含义? 147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149

1.对“阴阳异位”应如何理解? 149

2.如何理解“更虚更实,更逆更从”? 149

3.古今注家对“阳道实,阴道虚”有何不同见解? 149

4.“久为肠澼”是说飧泄日久会引起痢疾吗? 150

5.人的喉和咽怎么能主持天气和地气呢? 151

6.用《伤寒论》麻子仁丸可以治疗脾病的四肢不用吗? 151

7.此处“脾不主时”怎样理解?与脾主长夏有冲突吗? 151

8.“脾与胃以膜相连耳”句中的“膜”是指什么?“连”是什么意思? 152

9.如何理解“亦为之行气于三阳”? 152

热论篇第三十一 154

1.“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的意义何在? 154

2.为什么说“则为病热”之“则”当解作“即”? 154

3.“其两感于寒而病者”中“其”字如何解释? 154

4.如何理解“头项痛,腰脊强”? 155

5.为什么其他五经热不言发热,而阳明热独言“身热”? 155

6.“不得卧”是失眠的意思吗? 155

7.“少阳主胆”的“胆”改作“骨”后的含义是什么? 156

8.为什么说“未入于脏”之“脏”是“腑”的误字? 156

9.为什么说不可轻视“口燥舌干而渴”? 157

10.如何看待“渴止不满”中的“不满”? 157

11.如何理解“食肉则复,多食则遗”? 157

12.如何理解“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 158

13.如何理解“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158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160

1.“汗出辄复热”的“汗出”是症状还是治法? 160

2.“脉躁疾不为汗衰”的“疾”是脉象还是病情? 161

3.命名“阴阳交”的依据是什么? 161

4.“谷生于精”当如何诠释? 162

5.如何理解“不能食者,精无俾也”? 162

6.“病而留者”的“病”是邪气还是症状? 163

7.“狂言者是失志”当作何解? 163

8.在“阴阳交”好转后为何仍断言其必死? 163

9.“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是张仲景所说的太阳中风证吗? 163

10.“表里刺之”的治疗意义是什么? 164

11.“饮之服汤”的意思是给患者喝汤药吗? 164

12.“劳风”究竟当如何诠释? 165

13.如何理解“法在肺下”? 165

14.“强上冥视”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症状? 165

15.“劳风”病会有发热症状出现吗? 166

16.如何理解“以救俛仰”? 166

17.“巨阳引”是什么疗法? 167

18.“精者三日”要表达的是什么蕴意? 167

19.“青黄涕”是青黄色的鼻涕吗? 167

20.如何理解“从口中若鼻中出”? 168

咳论篇第三十八 169

1.为什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不同于今之所谓内伤咳嗽? 169

2.如何理解“从肺脉上至于肺”? 170

3.“感于寒则受病”的“则”字应作何解? 170

4.怎样看待“乘秋则肺先受邪”这段原文? 170

5.如何理解“甚则唾血”? 171

6.“喉中介介如梗状”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171

7.“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的具体临床表现是什么? 171

8.“咳则右胁下痛”的“右”为何不宜改为“左”? 172

9.如何理解“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的实质? 172

10.“咳而遗失”究竟遗失了什么? 173

11.怎样理解“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的意义? 173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175

1.如何理解“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175

2.如何理解“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 175

3.为什么说“扪而可得”不是单指脉诊? 175

4.“发蒙”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176

5.“寒气入经而稽迟”难道存在脱字和误文吗? 176

6.如何理解“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176

7.如何理解“痛宿昔而成积”的病机? 177

8.为什么说“炅气从上”当作“炅气从止”? 177

9.为什么说“关元”是指任脉旁开与关元平齐的位置? 177

10.“其俞注于心”之“俞”是一般的腧穴吗? 178

11.“厥气客于阴股”之“厥”为什么不能作“逆”或“寒”解? 178

12.“阴气竭”的含义是什么? 179

13.如何理解“气复反则生矣”? 179

14.“余知百病生于气”与“风为百病之长”应该如何加以区别? 179

15.如何理解“喜则气缓”的含义? 180

16.如何理解“悲则气消”的病机? 180

17.如何理解“恐则气下”的病机? 180

18.如何理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181

19.“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可能存在的错误是什么? 181

痹论篇第四十三 183

1.“风寒湿三气杂至”是导致痹证的决定因素吗? 183

2.如何理解“合而为痹也”? 184

3.为什么“以冬遇此者为骨痹”列于五季之首?其他季节是否也会发生骨痹? 184

4.五体痹发展为五脏痹的内外因素是什么?分别是怎样影响的? 185

5.如何理解“上为大塞”? 186

6.“上为清涕”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186

7.如何理解“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187

8.如何理解“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187

9.如何理解“淫气喘息”? 188

10.“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属于错简吗? 189

11.“食饮应之”对六腑痹的形成有何影响? 189

12.“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中的“其气”是什么气? 190

13.如何理解“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190

痿论篇第四十四 193

1.为什么不宜用“心主血脉”表达心的主要功能? 193

2.“筋膜”一词所指为何? 193

3.如何理解“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 194

4.如何理解“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 194

5.如何理解“肝气热,则胆泄口苦”? 195

6.“肺鸣”应当如何解释? 195

7.如何理解“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此之谓也”? 195

8.如何理解“胞络绝”? 196

9.如何理解“心下崩,数溲血也”? 196

10.为什么说“发为肌痹”当作“发为脉痹”? 196

11.“生于肝,使内也”当作何解为宜? 197

12.如何理解“有渐于湿”? 197

13.“阳气内伐”之“阳气”何以非指人之阳气? 197

14.如何理解“带脉不引”? 197

15.如何看待“卜其荥而通其俞”? 198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199

1.为何本篇问话“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俱全,但回答却没有“暑”和“燥”? 199

2.在临床上如何做到“无者求之”? 200

3.对“必先五胜”存在哪些见解?应如何理解? 203

4.如何理解“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204

5.如何理解“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 204

《灵枢》部分 207

本神第八 207

1.如何针刺才算“本于神”? 207

2.“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句中“德”与“气”的含义是什么? 207

3.“节阴阳而调刚柔”具体指的是什么? 208

4.“如是则僻邪不至”句中的“僻邪”是泛指邪气而言吗? 208

5.如何理解“智者之养生”? 208

6.人的思维与五脏相关,为什么本篇只提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而不言其他四脏? 209

7.“血舍魂”之“魂”与“气舍魄”之“魄”有何区别? 210

8.脾与肾都谈到“五脏不安”,区别何在? 210

决气第三十 211

1.“津液”常常作为一个词汇出现,那么在临床上失津与脱液是否有区别?中医生津和西医输液有所不同吗? 211

2.如何理解“中焦受气取汁”? 212

3.进食动物肝脏对“气脱者,目不明”会有益处吗?这种食疗方法可以起到眼睛保健作用吗? 212

4.关于“液脱”的描述较为抽象,能否采用临床实例直观解释?“脑髓消”是否更多强调的是病机,而非临床表现呢? 213

5.为什么“精脱”和“液脱”都会出现耳部症状,如何区别? 214

6.“液脱者”为何出现“色夭……胫酸,耳数鸣”,为何不属精脱? 214

7.“脉脱者”和“其脉空虚”句中的两个“脉”字意义相同吗?当作何解? 215

8.“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是何含义? 215

9.如何理解“五谷与胃为大海”的论治思想? 216

天年第五十四 217

1.如何理解“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217

2.为什么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是专指胎儿而言的? 218

3.原文“或夭寿”,究竟是夭还是寿呢? 218

4.“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是讲如何养生吗? 219

5.“使道隧以长”是说人中沟又深又长就能长寿吗? 219

6.如何理解“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 220

7.为什么本篇以十岁为单位,与《上古天真论》女七男八完全不同? 221

8.导致早衰甚至“不能终寿而死”的原因是什么? 222

水胀第五十七 223

1.怎样理解问有“石水”答无“石水”? 223

2.水肿“目窠上微肿”系阳水之征,而“阴股间寒”似为阴水,就此来说如何分辨阴阳水? 224

3.难道肤胀真的会表现为“皮厚”吗? 225

4.如何理解后世“按之起为水,按之窅为气”的说法? 225

5.“气不得荣”的“荣”字是顺畅之意,还是营养之意? 226

6.既然肠覃属于寒邪为病,那么寒邪侵袭真的不会影响月经吗? 226

7.在临床上对于肠覃应如何论治? 227

8.石瘕究竟是不是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宫外孕等之类的病症? 227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229

1.“风雨寒暑”是否包含燥和热(火)在内? 229

2.为什么是“风雨则伤上”而不是“风雨则伤外”? 229

3.“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的“上”“下”是指上焦和下焦吗? 230

4.“或起于阴,或起于阳”的“阴”和“阳”具体是指什么? 230

5.“喜怒不节则伤脏”句中的“脏”是指“五脏”,还是泛指“内脏”而言? 230

6.除了情志过激容易导致“脏伤”之外,其他病因导致“脏伤”是否也可归为“病起于阴”呢? 231

7.“风雨寒暑”中的“雨寒”与“清湿”极为相似,在临证时如何加以区分?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