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1
第一章 “一切重大而激动人心的事件的目击者”——新闻记者概说 1
第一节 漫说记者 1
一、社会重大事件的目击者和记录者 1
二、社会变革进程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2
三、良莠不齐的记者群体 3
第二节 记者小史 4
一、记者的前身 4
二、近代职业新闻记者的诞生 6
三、现代职业新闻记者的发展与演变 7
第三节 记者的社会角色与类型 8
一、记者的社会角色分析 8
二、现代记者的类型 11
第四节 记者的职责与社会使命 15
一、记者的职责 15
二、记者的社会使命 17
第二章 “精神反应有如电光火石”——记者的职业素质准备 22
第一节 记者特殊的思维能力 22
一、点石成金的手指——记者思维 22
二、记者几种特殊的思维能力 25
第二节 记者采访心理和体能的准备 30
一、记者采访的心理准备 31
二、记者采访的体能准备 33
第三节 记者作风的准备 34
一、记者要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 34
二、记者的工作作风修养 37
第四节 记者文化知识方面的准备 38
一、博学多才,力争成为多栖记者 39
二、博而能专,努力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 41
第三章 脑能想 脚能走 耳能听 手能写——新闻采访论 43
第一节 采访概说:采访即调查事实 43
第二节 新闻采访的地位 44
一、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 44
二、采访是保证新闻特点的基本手段 45
三、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先决条件 46
第三节 新闻采访的一般特点 47
一、采访是为传播而进行的调查研究 47
二、采访是为了解事实真相而进行的社会交往 48
三、采访是充满了偶然性、机遇性的艰苦工作 48
第四节 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 49
一、材料的准确度 49
二、材料的深刻性 50
三、材料的全面性 50
四、材料的细致程度 51
第五节 新闻采访的形式 51
一、新闻采访的一般形式 51
二、特殊采访形式 55
第六节 新闻采访的原则 57
一、运用联系的观点 57
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59
三、上下结合,吃透两头 60
第四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发现与判别新闻 63
第一节 新闻敏感 63
一、新闻敏感的涵义 63
二、新闻敏感的作用 64
三、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 66
四、防止新闻敏感钝化 69
第二节 新闻价值 70
一、新闻价值的内涵 70
二、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71
第三节 宣传价值和新闻政策 73
一、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 73
二、新闻政策与新闻价值 75
第五章 从线索到成品——新闻采访的一般过程 78
第一节 酝酿与准备:采访的第一阶段 78
一、明确报道思想 78
二、寻找新闻线索 79
三、做好采访准备 83
第二节 实施与深入:采访的第二阶段 87
一、创造访问条件 87
二、进行采集访问 92
三、采访中的记录 92
第三节 提炼与核实:采访的第三阶段 95
一、迅速整理笔记 95
二、仔细验证材料 97
三、反复提炼主题 98
四、积累多余资料 99
第六章 “提问是记者的天职”——采访技艺(1) 101
第一节 提问与对话 101
一、问答型对话 101
二、交谈型对话 103
三、说服型对话 104
四、论辩型对话 106
第二节 观察 109
一、观察在采访中的作用 109
二、记者观察的技巧 110
第三节 倾听 111
一、倾听在采访中的意义 111
二、倾听的技巧 112
第七章 让心理学进入采访过程——采访技艺(2) 115
第一节 记者心理特征 115
一、采访动机 115
二、采访中的知觉偏差 118
三、采访中的情绪 119
四、采访中的意志品质 120
五、采访者的性格与气质 121
第二节 采访对象心理 124
一、采访对象的群体心理 124
二、采访对象的个体心理 126
第三节 记者心理调控能力 127
一、从心理上尽可能地接近对方 127
二、表情态度因人而异 128
三、多给采访对象一些心理支持 129
四、对采访对象的控制要有针对性 130
第八章 “对真实内幕急切而绝望的探索”——特殊的采访手段 134
第一节 隐性采访 134
一、隐性采访的涵义及其类型 134
二、隐性采访的利与弊 135
三、隐性采访应当注意的事项 138
第二节 蹲点采访 141
一、蹲点采访的涵义及特点 141
二、蹲点采访的要求 142
第三节 事后采访 144
一、事后采访的涵义 145
二、事后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145
第四节 迂回采访 146
一、迂回采访的适用情境 146
二、迂回采访的要求 147
第五节 电话、书信、网络采访 148
一、电话采访 148
二、书信采访 151
三、网络采访 152
第九章 职业规范须双重“防火墙”——新闻记者的自律与他律 157
第一节 新闻记者的自律 157
一、西方记者自律的起源及其方式 157
二、我国记者的自律状况和新闻职业道德问题 162
三、我国部分记者缺乏自律的原因 169
四、我国记者如何进行自律 170
第二节 新闻记者的他律 172
一、我国有关新闻传播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对记者的制约 172
二、公众的舆论监督和压力行动对记者的制约 174
下篇 177
第十章 “给他们光,人们就能找到出路”——新闻传播论 177
第一节 新闻作品基本特征的认识 177
一、新闻作品是有别于其它信息传播载体的产品 177
二、新闻作品是几组矛盾辩证运动的产物 179
第二节 新闻写作的要求 182
一、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182
二、如何把新闻写短 185
三、如何将新闻写活 186
第三节 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 187
一、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 187
二、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 189
第四节 受众心理与宣传价值实现的条件 192
一、根据慕名效应,选择宣传主体 192
二、根据睡眠效应,确定宣传内容和形式 193
三、激活受众心境,架起沟通桥梁 194
第十一章 “有意味的形式”——新闻体裁论 197
第一节 基本的新闻体裁 197
一、报道性体裁 197
二、评论性体裁 205
第二节 边缘性、交叉性新闻体裁 207
一、新闻报道与文学等相结合而产生的体裁 207
二、广播、电视中的新闻体裁 210
第十二章 “辞约而旨达”——新闻表现论 212
第一节 新闻语言 212
一、新闻语言的涵义 212
二、新闻语言的的基本特征 213
三、新闻语言的误用 219
第二节 新闻表达方式与审美价值 221
一、新闻的语言美 221
二、新闻的结构美 222
三、新闻的情感美 223
四、新闻的细节美 224
第三节 新闻笔法 225
一、新闻跳笔 225
二、散文笔法 228
三、史家笔法 230
第十三章 “剪裁妙处非刀尺”——新闻消息的“零部件”与组装方式 236
第一节 新闻标题 236
一、新闻标题的作用 236
二、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 237
三、新闻标题写作的基本要求 239
第二节 新闻导语 239
一、导语的产生及发展 240
二、导语的作用及分类 242
三、导语的写作技巧 244
四、导语写作评析 245
第三节 新闻主体 247
一、消息头 247
二、新闻主体写作 248
三、新闻背景写作 252
第十四章 “主角”的千姿百态——各类新闻的采写 256
第一节 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 256
一、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的界定 256
二、事件性新闻的采写 258
三、非事件性新闻的采写 262
第二节 连续报道与典型报道 268
一、连续报道 268
二、典型报道 273
第三节 服务性新闻与白色新闻 278
一、服务性新闻 278
二、白色新闻 282
第十五章 从通信到通讯——新闻通讯概说 286
第一节 通讯的历史沿革 286
一、通讯文体溯源 286
二、近代通讯文体的产生与发展 287
三、现代新闻通讯的发展 289
四、新中国成立以后新闻通讯的蓬勃发展 290
第二节 通讯的特点 291
一、通讯的基本特点 291
二、通讯的显著特点 292
三、与消息的具体差异 295
第三节 通讯的结构 296
一、纵式结构 296
二、横式结构 297
三、纵横交叉式结构 298
四、布设悬念式结构 299
五、对比式结构 301
六、“蒙太奇”式结构 303
第十六章 长长短短总关情——各类通讯的采写 306
第一节 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的采写 306
一、人物通讯的采写 306
二、事件通讯的采写 311
第二节 工作通讯与风貌通讯的采写 315
一、工作通讯的采写 315
二、风貌通讯的采写 317
第三节 专访与个人经历式报道的采写 320
一、专访的采写 320
二、个人经历式报道 323
第十七章 真实典型的艺术再现——新闻文学概说 328
第一节 报告文学发展的历史 328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采访与写作 330
一、报告文学的采访 330
二、报告文学的写作 332
第三节 新新闻学与“冰点”新闻报道 334
一、新新闻学概说 334
二、“冰点”新闻报道 341
第十八章 “社会学想象力”——让新闻报道插上社会学的翅膀 346
第一节 解释性报道 346
一、解释性报道的产生及其发展 346
二、解释性报道与客观报道 348
三、解释性报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49
第二节 调查性报道 351
一、调查性报道在新闻学中的意义 351
二、调查性报道的基本原则 353
三、调查路径设计:调查性报道采写的核心 354
四、美国调查性报道的理念与操作 357
第三节 精确新闻 360
一、精确新闻报道的内涵 360
二、精确新闻报道的发端 361
三、精确新闻报道的样式 361
第四节 预测性新闻 363
一、预测性新闻的选题方向 364
二、预测性新闻的采访 364
三、预测性新闻写作 366
第十九章 “稍知花改岸,始信鸟随舟”——新闻报道的革新 370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 370
一、新闻报道方式创新的表现 370
二、新闻报道方式变革的原因 378
第二节 传播技术的发展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380
一、科技进步与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变革 380
二、新闻报道的网络化生存 382
三、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前景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