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2
第一篇总论 2
第1章绪论 2
1·1 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
1·2 药理学的发展 4
第2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4
2·1 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4
2·2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4
2·3 药物作用的机理 7
2·4 中药药效 10
3·1 生物膜与药物转运 11
第3章机体对药物作用——药动学 11
3·2 吸收 13
3·3 分布 14
3·4 代谢 16
3·5 排泄 18
3·6 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 18
3·7 关于药动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9
第4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22
4·1 药物方面 22
4·2 机体因素 23
4·3 环境因素 25
5·1 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分类 28
5·2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28
第5章传出神经药理概论 28
第二篇传出神经药理及局部激素药理 28
5·3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33
第6章拟胆碱药 35
6·1 直接作用于胆碱受体的拟胆碱药 35
6·2 抗胆碱酯酶药 37
第7章抗胆碱药 43
7·1 M胆碱受体阻滞药 43
7·2神经节阻滞药 46
7·3 骨骼肌松弛药 47
第8章拟肾上腺素药 49
8·1 拟肾上腺素药的结构和分类 49
8·2 主要兴奋α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 50
8·3 兴奋α、β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 52
8·4主要兴奋β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 54
8·5 兴奋多巴胺、β和α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 55
第9章抗肾上腺素药 58
9·1 α受体阻滞药 58
9·2 β受体阻滞药 60
第10章组胺及抗组胺药 62
10·1 组胺 62
10·2 抗组胺药 63
第11章局部激素 67
11·1 前列腺素 67
11·2 5-羟色胺及其拮抗药 68
11·3 激肽类及其拮抗药 70
11·4 血管紧张素及其拮抗药 71
12·1 全身麻醉药 75
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75
第12章麻醉药 75
12·2局部麻醉药 78
第13章镇静催眠药 81
13·1 巴比妥类 81
13·2苯二氮?类 83
13·3 其他镇静催眠药 84
13·4镇静催眠中草药 84
第14章抗癫痫药及抗震颤麻痹药 86
14·1 抗癫痫药 86
14·2抗震颤麻痹药 88
第15章抗精神失常药 91
15·1抗精神分裂症药 91
15·2 抗抑郁症药 95
第16章镇痛药 97
16·1 阿片生物碱类 97
16·2 人工合成镇痛药 100
16·3 阿片受体拮抗药 101
16·4镇痛中草药 102
第17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104
17·1 水杨酸类 105
17·2 苯胺类 106
17·3 吡唑酮类 107
17·4其他抗炎有机酸类 107
1 7·5 解热镇痛中草药 108
〔附〕 抗痛风药 109
18·1 大脑皮层兴奋药 111
第18章中枢兴奋药 111
18·2 脑于呼吸兴奋药 112
18·3 脊髓兴奋药 113
第四篇内脏系统药理 116
第19章利尿药 116
1 9·1 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基础 116
19·2 利尿药的分类 118
19·3 中效利尿药 118
19·4 强效利尿药 119
19·5 弱效利尿药 120
19·6利水渗湿药 121
第20章抗高血压药 123
20·1 常用抗高血压药 124
20·2 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129
第21章抗心律失常药 131
21·1 心肌电生理基础 131
21·2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 132
21·3 抗心律失常药作用机理 132
21·4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133
21·5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133
21·6 抗心律失常中草药 137
第22章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138
22·1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及分类 138
22·2 强心甙类 138
22·4 中药 144
22· 3非强心甙类强心药 144
第23章抗心绞痛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46
23·1 抗心绞痛药 146
23·2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50
第24章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 153
24·1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153
24·2 止血药 153
24·3 抗凝血药 155
24·4 抗贫血药 156
24·5 升白细胞药 159
24·6血容量扩充药 159
第25章活血化瘀药 161
25·1 活血化瘀药的药理作用 161
25·2 常用活血化瘀药 162
第26章消化系统药理 166
26·1 助消化药 166
26·2 抗溃疡病药 166
26·3 泻药 168
26·4止泻药 169
26·5 治疗肝胆疾病的辅助用药 170
第27章调理脾胃与消化药理 173
27·1 健脾药 173
27·2 理气药 174
27·3 燥湿药 175
27·4 温中药及消食药 176
28·1 平喘药 177
第28章呼吸系统药 177
28·2 镇咳药 179
28·3 祛痰药 180
第29章子宫兴奋药 182
29·1 缩宫素 182
29·2麦角生物碱 182
29·3 前列腺素 183
29·4 兴奋子宫的中药 183
第30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185
30·1糖皮质激素 185
30·2 促皮质激素及皮质激素抑制剂 190
30·4 甘草 191
30·3盐皮质激素 191
第31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193
31·1 胰岛素制剂 193
31·2 口服降血糖药 194
31·3 中药 195
第32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197
32·1 甲犬腺激素 197
32·2 抗甲状腺药 198
第33章性激素类药物和避孕药 201
33·1性激素类药物 201
33·2 避孕药 203
34·1 药理作用 207
34·2 常用补益药 207
第34章补益药 207
第五篇抗病原体药和抗恶性肿瘤药 213
第35章合成抗菌药 213
35·1 磺胺类药 213
35·2 甲氧苄氨嘧啶 216
35·3 呋喃类药 216
35·4 萘啶酸 217
35·5 氟哌酸 217
第36章抗生素 220
36·1 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 221
36·2 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 227
36·3 氯霉素类 232
36·4抗生素合理应用原则 234
第37章抗结核病药 239
37·1 常用药物 239
37·2 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则 241
第38章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243
38·1 抗真菌药 243
38·2 抗病毒药 244
第39章清热解毒药 247
39·1 药理作用 247
39·2 常用清热解毒药 248
第40章抗寄生虫病药 252
40·1抗疟药 252
40·2抗阿米巴病药 254
40·3抗血吸虫病药 257
40·5 驱蛔虫药 259
40·4抗丝虫病药 259
40·6抗滴虫病药 261
第41章抗恶性肿瘤药 265
41·1烷化剂 266
41·2抗代谢药 267
41·3抗癌抗生素类 269
41·4 抗癌植物药与中草药 270
41·5激素类药物 272
41·6其他抗癌药 272
41·7抗癌药联用原则 272
42·3免疫增强药 273
42·2免疫抑制剂 276
第42章影响免疫功能药 276
42·1 免疫反应过程和免疫病理反应 276
第六篇其他类 276
第43章新药(中药)药理研究与临床评价 281
43·1 调研 281
43·2 临床前药理研究 281
43·3 临床评价 282
附录1防腐消毒药 284
附录2杀虫药及杀鼠药 286
附录3解毒药 287
附录4微量元素补充剂 289
外文药名索引 290
中文药名索引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