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尼各马可伦理学》找回对德性力量的确信 1
第一卷 伦理学和政治学:善、幸福与灵魂活动 37
1.善之为目标/伦理学导论 38
2.幸福作为通过行为所能实现的最高善/伦理学方法 43
3.三种生活方式及其目标 45
4.对柏拉图善的理念之批评 48
5.幸福完满而自足 52
6.幸福与人之为人的活动或使命 54
7.再谈伦理学方法 57
8.三种善缘 59
9.进一步讨论德性、享乐和外在的善缘作为幸福的要素 60
10.幸福的获得靠自己的功德还是靠运气 63
11.在世幸福以及后人的命运对幸福的影响 65
12.幸福值得称赞还是值得崇敬 69
13.灵魂与德性分类 71
第二卷 伦理德性与中庸 75
1.伦理德性源自习惯,因此既非自然而然,也非反自然 76
2.伦理德性作为品格由与之相应的活动养成、毁坏并伴随苦与乐 79
3.如何能够在德性之前有合乎德性的行为?德性与技艺之别 83
4.德性的一般规定:它是与性情及其能力相关的稳定品格 85
5.德性的进一步规定:它是我们因之而契合中庸的品质 86
6.中庸之德的应用范围 90
7.应用具体的德性来准确阐明中庸概念 92
8.中庸与极端之间的对立关系 95
9.如何契合与达到中庸 97
第三卷 德行特征与具体德性 99
德行特征 100
1.自愿为德行之要,不自愿与被迫 100
2.人何时出于无知而行动? 102
3.自愿的总定义及其与义愤和欲望的关系 104
4.选择出于自愿但不等同于任意 105
5.权衡不涉及目标,而仅涉及达到目标的途径 108
6.意愿指向目的,但目的是善还是显得是善大为不同 111
7.人的高贵与低贱全由自己负责 113
8.前述德行的总结 118
具体德性 119
9.详解具体德性之导论——勇敢 119
10.高贵与完美作为勇敢德性的目标 121
11.貌似勇敢的其他五种类型 123
12.勇敢与苦乐 127
13.节制是何种快乐的中庸 128
14.放纵和麻木 130
15.放纵出于自愿,更需得到规训 131
第四卷 具体德性续论 133
1.慷慨 134
2.高贵之为慷慨德性的规范 135
3.挥霍和吝啬 137
4.大方和小气 140
5.大方的实现及其先决条件 141
6.炫耀和小气作为大方的对立面 143
7.自重 144
8.自重之人的性格和举止 147
9.自卑和自夸作为自重的对立面 150
10.荣誉感是自重的前提 151
11.温和 152
12.交际之德 154
13.诚实 156
14.风趣和机灵 158
15.害羞不是真正的德性 160
第五卷 公正论 163
1.导论:公正之为人的品质 164
2.不公正之双重含义的区分 166
3.公正乃德性之首 167
4.特殊的公正作为总德的部分 171
5.再论一般公正和具体公正之别 172
6.分配的公正 174
7.矫正的公正 176
8.回报的公正 179
9.公正与德性 183
10.政治的公正及其类似形式 185
11.人是否自愿遭受不公正 193
12.谁的行为不公正? 195
13.做公正的人实际上很难 197
14.公平及其与公正的关系 199
15.施行不公正和遭受不公正的关系,能否对自身施行不公正 201
第六卷 理智德性论 205
1.理智德性引论 206
2.灵魂有理性部分的德性 207
3.灵魂命中真理的五种能力:科学 210
4.技艺 211
5.明智 212
6.灵智(努斯) 215
7.智慧 216
8.再论明智及其种类 219
9.续论:明智不是操心自身功利等问题 221
10.从属于明智的德性:甲、善谋 224
11.乙:善解与丙:体谅 227
12.体谅、善解、明智和灵智的关系 228
13.对智慧和明智无用论的反驳/德性与明智的关系 230
第七卷 自制和快乐 237
1.伦理上必须避免的三种品质及其对立面 238
2.关于自制的流行意见 239
3.流行意见的主要疑难 239
4.自制和不能自制的区别 242
5.不能自制与知识 243
6.类似意义上的不能自制以及兽性和病态的不能自制 246
7.愤怒的不能自制与欲望的不能自制 250
8.不节制和不能自制 252
9.进一步比较不能自制和不节制或放纵 255
10.自制与固执 256
11.自制和节制的区别;不能自制与明智不相容,但并非与机灵不相容 258
12.关于快乐的三种流行意见 260
13.对快乐不是善的意见的反驳 261
14.反题:快乐是善且极有可能是最善 264
15.说明肉体快乐显得可欲的原因,神享天福在于其本性单纯 266
第八卷 友爱论 269
1.友爱对于个人和城邦的重要性及其伦理等级 270
2.对友谊的不同意见/三种可爱的因缘 271
3.三种友爱 274
4.完善的友爱 276
5.三种友爱之比较 277
6.友爱之被视为品质和活动 278
7.作为品质的友爱与单纯的情爱之区别 279
8.有差等的友爱 282
9.有差等友爱中的平等以及差距多大才可保全友爱 283
10.具体的友爱之有持久性的基础 285
11.友爱和公正作为城邦共同体的维系力量 286
12.六种城邦政体形式和家庭共同体中与之对应的友爱关系 288
13.进一步比较家庭共同体中的友爱和政体形式中的友爱 290
14.对不同形式的血亲友爱和夫妻友爱的进一步规定 292
15.平等友爱中的抱怨和如何回报的分歧 294
16.有差等的友爱如何避免反目 298
第九卷 友爱续论 301
1.因缘不同的友爱如何回报 302
2.不同回报责任之冲突如何解决 304
3.友爱的终止 305
4.友爱与自爱 307
5.友爱与仁爱 310
6.友爱与和睦 311
7.施善者更加友爱受善者 313
8.两种自爱 315
9.幸福的人也需要朋友 318
10.朋友需要限量 322
11.幸运中的朋友和厄运中的朋友 324
12.共同生活之于友爱的意义 325
第十卷 论快乐、幸福和立法 327
1.快乐问题上的两种极端意见 328
2.对这两种极端意见之理由的阐释和审核 329
3.快乐是完成了的和整体性的活动 333
4.快乐使实现活动完满,快乐不能持久的原因 335
5.不同种类之快乐的德性标准 337
6.幸福在于自满自足和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 340
7.思辨活动的完满幸福 342
8.实践生活的幸福和思辨生活的天福 345
9.幸福与外在善缘 348
10.德性的形成与立法的艺术 349
附录 357
一、亚里士多德生平大事年表 358
二、亚里士多德著作影响简史 361
三、德汉人名对照和索引 366
四、德希汉术语对照和索引 369
后记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