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大平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303111367
  • 页数:415 页
图书介绍:本丛书借鉴国外教材的先进经验,强调教材编写的严谨性。在原著类教材方面,分别设置了“教学目的与要求”、“历史背景”、“篇章结构”、“文本节选与注释”、“核心观点解读”、“阅读与思考”等栏目;在哲学史类教材方面,还增加了“基本内容及关键词”、“拓展讨论”、“进一步研究指南”等栏目。这种严谨的栏目设置,凸显了教材的标准化和严格性。本套丛书把本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教材之中,在原著类教材的篇目选择上侧重于选择其他教材容易忽视的篇章,通过这些新的原著框架,表达了对马哲和西马的独特理解。全套丛书版面形象生动,强调教材的可读性,并适时插入一些反映内容的图片和网络资源链接,增加了教材版面的活泼性、可读性。全套教材注重提升学生的国际化学术视野,在原著类教材中把关键词都标注相应的外文单词,在进一步阅读书目和思考题的设置上,充分注重当前国际学界相关前沿观点及代表作的选择,使学生在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时能有一个较宽广的学术背景。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范围 2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2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术语和论域的形成 3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5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 8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和流派 8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 10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演进 11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独特背景 12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变迁的阶段性特点 12

第四节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5

拓展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度研究模式建设 18

一、我国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要历程和总体特征 18

二、深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重大问题 21

第二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 24

第一节 第二国际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内部分歧 25

一、第二国际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的总体特征 25

二、第二国际时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模式 28

三、第二国际内部批判修正主义思潮的斗争 32

第二节 十月革命逻辑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兴起 33

一、“反对《资本论》的胜利”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 34

二、从无产阶级专政到自由的批判实践 35

三、寻找适合西欧的主观能动性道路 36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者及其理论主题 37

一、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37

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 40

拓展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建构 45

第三章 重新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 50

第一节 卢卡奇对历史辩证法的重新解释 52

一、唯物辩证法之历史本体论 52

二、总体性与唯物辩证法的方法 59

第二节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 66

第三节 柯尔施关于主客体辩证法的研究 69

拓展研究:事实与价值冲突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中的表现 73

第四章 寻找革命的新起点 77

第一节 阶级意识理论 78

一、阶级意识问题的背景 78

二、革命思想(意识)是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条件 80

三、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发展是革命的条件 81

四、阶级意识是“对社会的、历史的经济地位无意识” 83

第二节 文化霸权理论 85

一、霸权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中的地位 86

二、霸权的含义 87

三、阵地战 88

拓展研究:哲学与政治联系中的文化霸权或意识形态问题 90

第五章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概况 9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的时代背景 95

一、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95

二、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背景 98

第二节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学理依据和基本主张 101

一、马克思的再发现 101

二、马克思主义是人本主义 103

第三节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 107

一、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哲学 107

二、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109

三、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115

四、列斐伏尔与非教条的马克思主义 119

五、赖希与精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121

六、弗洛姆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123

拓展研究:人本主义思潮的历史发展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地位 127

一、人本主义的历史形态 127

二、马克思与古典人本主义 128

三、现代人本主义与古典人本主义的差异 129

第六章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131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132

一、布洛赫:人的自我超越本质 132

二、萨特:存在先于本质 135

三、弗洛姆:人的潜能 138

第二节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对现代社会异化的批判 139

一、异化理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复兴 140

二、现代社会之异化的异化 142

三、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特点 145

第三节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前景的探讨 146

一、列斐伏尔:“总体的人” 146

二、弗洛姆:“健全社会”与新的人格 148

拓展研究:卢卡奇与马克思在异化和物化理论上的差异 151

一、马克思从异化理论到物化理论的转向 151

二、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的差异 152

第七章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解放逻辑 156

第一节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解放计划 158

一、梅洛-庞蒂的“存在的计划” 159

二、萨特的“责任”与“谋划” 161

第二节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革命理论 166

一、当代异化的本质在于生活意义的丧失 166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是“日常生活批判” 166

三、日常生活革命是人类解放的基础 168

第三节 赖希的性革命理论 169

一、性革命 169

二、对法西斯主义的心理学批判及其救治 171

第四节 马尔库塞的“大拒绝”理论 172

作为一种革命策略的“大拒绝” 172

第八章 法兰克福学派与社会批判理论的发展 177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概述 178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简要历史 178

二、法兰克福重要代表人物 181

第二节 批判理论 188

一、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的对立 188

二、批判理论与马克思主义 191

三、批判理论的哲学意蕴 193

第三节 法兰克福学派早期批判成果 197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 198

二、法西斯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文化根源批判 202

拓展讨论:本雅明与美学政治学 210

第九章 “启蒙辩证法”和“单向度的人” 215

第一节 “被管理的世界” 217

一、国家与社会的同一 218

二、阶级斗争的消失 220

三、看不见的“匿名权威” 221

第二节 启蒙的辩证法 223

一、为什么需要把批判矛头指向启蒙 223

二、启蒙倒退为神话 224

三、启蒙在工业文明中的颠倒机制与工具理性 226

第三节 单向度的人 230

一、技术理性与政治理性: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政治意味 231

二、从“被管理的社会”到“单向度的人” 236

三、作为解放力量的否定 239

第十章 阿多诺与否定的辩证法 242

第一节 否定辩证法的思想基础 243

一、主体的暴力:人本主义的逻辑 243

二、同一性:一切唯心主义之源 246

第二节 否定的辩证法 249

一、作为“否定”的哲学 249

二、否定视野中的辩证法 251

三、作为新哲学视角的“崩溃的逻辑” 253

第三节 否定辩证法的前景与模式 256

一、“非同一性”的可能性 256

二、众星的丛结 258

三、否定辩证法的模式 259

第十一章 哈贝马斯与社会批判理论的转向 264

第一节 哈贝马斯与批判理论的转型 266

一、哈贝马斯学术经历、著述及核心思想 266

二、在自我反思中推动批判理论的发展 267

三、哈贝马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位置 270

第二节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 272

一、批判理论的自我反思 273

二、重新定位晚期资本主义 275

第三节 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282

一、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性质的基本看法 282

二、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由 283

三、从社会进化的角度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 286

四、历史唯物主义之社会进化理论框架 289

拓展研究:合理性问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逻辑深化 297

一、统治的合理性与“文化霸权”: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对的基本政治难题 297

二、资本主义合理性的含义 298

三、卢卡奇对韦伯理论的发展 299

四、从启蒙辩证法到交往理性重建 300

第十二章 阿尔都塞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复兴 302

第一节 保卫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语境 304

一、苏共二十大之误与人本主义的泛滥 304

二、阿尔都塞概况 306

三、阿尔都塞对教条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双重反思 30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变革 313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史理论 313

二、马克思文本的征兆阅读法 31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从意识形态到历史科学的革命 321

一、马克思思想的开端是一种意识形态 321

二、马克思思想中的认识论的断裂及其意义 324

三、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重新划分 326

拓展研究: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其他流派 328

一、德拉-沃尔佩和科莱蒂的“科学辩证法” 328

二、普兰查斯 330

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332

第十三章 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观 337

第一节 作为历史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338

一、人本主义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338

二、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本主义” 340

三、历史是一个无主体过程 341

第二节 过度决定论和结构的辩证法 344

一、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 345

二、从传统的因果观到结构的因果观 347

三、矛盾的过度决定 349

第三节 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 351

一、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概念 351

二、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 354

拓展研究:意识形态、科学与实践 359

一、实践是意识形态的功能:近代哲学的例证 359

二、理论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实践,科学是理论实践的结果 361

三、意识形态是一种永恒的“恶的循环” 363

第十四章 英国马克思主义的战后发展 365

第一节 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在战后的形成 366

一、20世纪30年代英共知识分子党员的理论创新 367

二、战后英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进一步理论探索及对斯大林主义的批判 369

三、第一代英国新左派与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371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内部冲突与发展 374

一、第二代英国新左派的崛起及其对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不满 374

二、第二代新左派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377

三、第一代新左派的反批判与自我更新 380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分化发展 384

一、英国马克思主义阵营的散裂化 384

二、“晚期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重装上阵 387

三、“后马克思主义”的异军突起 390

第十五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终结与开新 393

第一节 “五月风暴”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的终结 395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后新的历史动向 398

第三节 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402

一、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发展的总体趋势 403

二、寻求革命的40年 405

三、代际过渡和理论整合的20年 407

四、“千面马克思主义”的当代 409

后记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