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1
第一章中国史官的天官职能与天人理论 3
一中国史官的天官职能 3
二《周易》的天人宇宙观 15
三 阴阳五行学派的五德终始说 20
四 春秋公羊学的三统循环论 30
五 汉家改制中的理论热点 37
第二章 孔子《春秋》的王道文化哲学 41
一对孔子作《春秋》的文化认同 41
二 孟子对《春秋》文化意义的阐发 50
三 王道文化传统的内涵 52
四《春秋》三传释旨 55
五 孔子与六经 64
六《史记》的文化定位 67
第三章 战国士文化与史官文化 75
一战国士文化与史官文化的关系 75
二 战国士文化之源 78
三 战国士林的价值观 81
四 战国士林的文化心态 86
五《易传》《中庸》的超越哲学 96
第四章 司马迁的生命体验与文化心理 101
一早期生命体验 102
二 沐浴战国士文化的流风馀韵 105
三 司马迁的两个精神支撐点 111
四 司马迁与「自我实现者」的比较 115
五 血染的个性风采 117
六 司马迁受刑後的心理分析 122
七 司马迁的死亡之思 129
八 司马迁的文化复仇心理 132
九《史记》的半官史半私史性质 141
第五章 司马迁的天道观 145
一《史记》的神学目的论 146
二《史记》的天人感应论 157
三《史记》的历史循环论 168
四《史记》「八书」的通变论 174
五《史记》的经济循环论 187
六《史记》的天命崇高论 189
七《史记》天命观反例分析 199
八《史记》「进化论」材料分析 204
九《史记》求实精神的贯彻程度 207
第六章 司马迁的王道观 217
一司马迁对历代帝王政治的评判 218
二 司马迁论汉武兴儒学 223
三 司马迁论汉武伐四夷 226
四 司马迁论汉武封禅 235
五 司马迁论汉武经济政策 239
六 司马迁论汉武吏治 245
七 政治与文化的分离 249
八 天道与王道的沟通渠道 250
九 天道观与王道观的矛盾及其统一 251
第七章 司马迁的士道观 253
一《史记》中变例分析 254
二 下层士林的丰碑 261
三《史记》人物评价中的非道德化倾向 270
四 功名难遂的悲歌 275
五对「烈丈夫」的礼赞 281
第八章「谤书说」辩 285
一司马迁从根本上拥护汉家政权 286
二《史记》贬损汉家的两点依据 290
三 宫刑与《史记》的关系 297
四「谤书说」的实质 307
第九章《史记》思想近《易》说 309
一秦汉之际的学术大趋势 309
二《史记》与《易》学 312
三《易传》与《史记》的宇宙观 315
四《易传》与《史记》的通变论 319
五《易传》与《史记》的尚德思想 324
六《易传》与《史记》的人生观 328
第十章 司马迁与董仲舒异同考 333
一司马迁师承董仲舒说不能成立 333
二 司马迁与董仲舒相同之点 346
三 司马迁与董仲舒相异之点 359
四 几点结论 363
第十一章《史记》对中国史官文化的贡献 365
一《史记》对中国史官文化的总结 365
二《史记》的精髓 369
注释 374
主要参考书目 380
後记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