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1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
1.1.1实际电路 1
1.1.2电路模型 2
1.1.3集中参数电路 4
1.2 电路变量 4
1.2.1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4
1.2.2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6
1.2.3电位的概念 7
1.2.4电功率 8
1.3基尔霍夫定律 10
1.3.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11
1.3.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3
1.4电阻元件 14
1.4.1二端电阻元件的定义 15
1.4.2线性电阻的伏安关系 16
1.4.3电阻元件的功率 17
1.5独立电源 18
1.5.1电压源 18
1.5.2电流源 21
1.5.3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2
1.6受控电源 26
1.6.1受控源模型 26
1.6.2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27
习题1 29
第2章电阻电路的方程分析法 35
2.1两类约束与电路方程 35
2.2支路电流法 37
2.3网孔电流法 40
2.3.1网孔KVL方程的列写 40
2.3.2电路中含有电流源支路的处理方法 42
2.3.3电路中含有受控源的处理方法 44
2.4节点电压法 45
2.4.1独立节点KCL方程的列写 46
2.4.2电路中含有电压源支路的处理方法 49
2.4.3电路中含有受控源的处理方法 51
2.5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节点分析 52
2.6电路的对偶性 57
习题2 58
第3章 线性叠加与等效变换 64
3.1线性电路的比例性 64
3.2叠加定理 66
3.3单口网络等效的概念 69
3.3.1单口网络等效的概念 70
3.3.2单口网络的伏安关系 70
3.4不含独立源单口网络的等效 72
3.4.1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72
3.4.2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78
3.4.3含受控源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81
3.5含独立源单口网络的等效 82
3.5.1理想电源的串联与并联 83
3.5.2实际电源的串联与并联 85
3.6替代定理 87
3.7等效电源定理 89
3.7.1戴维宁定理 90
3.7.2诺顿定理 95
3.7.3等效电阻的计算 98
3.8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100
习题3 102
第4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114
4.1电容元件 115
4.1.1电容元件的定义 115
4.1.2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 116
4.1.3电容的储能 120
4.2电感元件 121
4.2.1电感元件的定义 121
4.2.2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 122
4.2.3电感的储能 124
4.3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 125
4.3.1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 125
4.3.2初始值的确定 126
4.3.3稳态值的确定 129
4.4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1
4.4.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1
4.4.2 G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4
4.5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38
4.5.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38
4.5.2 G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40
4.5.3阶跃函数与阶跃响应 143
4.6一阶电路的全响应和三要素法 146
4.6.1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146
4.6.2三要素法求直流激励下的一阶电路 148
4.7二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152
4.7.1二阶电路方程的建立 153
4.7.2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53
4.7.3直流RLC串联电路的全响应 156
4.8应用举例 159
4.8.1积分电路 159
4.8.2微分电路 160
习题4 161
第5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69
5.1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170
5.1.1周期、频率和角频率 170
5.1.2瞬时值、振幅和有效值 171
5.1.3相位与相位差 172
5.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174
5.2.1复数的复习 175
5.2.2正弦量的复数表示法 177
5.3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179
5.3.1 KCL的相量形式 179
5.3.2 KVL的相量形式 181
5.4基本元件VCR的相量形式 182
5.4.1电阻元件 182
5.4.2电感元件 183
5.4.3电容元件 185
5.5阻抗与导纳 188
5.5.1基本元件VCR的统一形式——阻抗与导纳 188
5.5.2无源单口网络的等效阻抗与导纳 190
5.6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196
5.6.1简单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97
5.6.2复杂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200
5.7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204
5.7.1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 205
5.7.2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207
5.7.3功率因数的提高 210
5.7.4复功率 212
5.8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213
5.9应用举例 215
5.9.1 RC移相电路 215
5.9.2荧光灯电路分析 217
习题5 218
第6章 三相电路 227
6.1对称三相电源及其联结 227
6.1.1对称三相电压的产生 227
6.1.2三相电源星形(Y形)联结 229
6.1.3三相电源三角形(△形)联结 230
6.2三相负载星形联结 231
6.3三相负载三角形联结 235
6.4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 237
6.4.1三相电路的功率 237
6.4.2三相功率的测量 238
6.5应用举例:关于相序测定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240
习题6 241
第7章电路的频率特性 244
7.1正弦稳态电路的网络函数 244
7.1.1网络函数的定义 244
7.1.2网络函数的频率特性 246
7.2多频率激励的电路 250
7.2.1多频率正弦激励的电路响应 250
7.2.2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的电路响应 252
7.2.3平均功率的叠加 254
7.3 RLC串联谐振电路 256
7.3.1谐振条件 256
7.3.2谐振电路的特点 257
7.3.3选频特性 259
7.4 GCL并联谐振电路 262
7.4.1谐振条件 262
7.4.2谐振电路的特点 263
7.4.3选频特性 264
习题7 266
第8章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 269
8.1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 269
8.1.1自感与互感、耦合系数 269
8.1.2耦合电感的同名端 271
8.1.3耦合电感的VCR 273
8.2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 279
8.3理想变压器 282
8.3.1理想变压器的VCR 282
8.3.2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 285
习题8 288
第9章 双口网络 291
9.1双口网络的参数方程 292
9.1.1阻抗参数方程及Z参数 293
9.1.2导纳参数方程及Y参数 296
9.1.3混合参数方程及H参数 299
9.1.4传输参数方程及A参数 300
9.2互易双口的等效电路 303
9.2.1双口网络的T形等效电路 304
9.2.2双口网络的П形等效电路 304
9.3含双口网络电路的分析举例 306
习题9 308
部分习题答案 310
参考文献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