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1
第一章 旧体史书编纂 3
第一节 贯穿民国的一桩修史公案——《清史稿》 4
第二节 列为“正史”的《新元史》 16
第三节 “不囿有元一代”的《蒙兀儿史记》 24
第四节 列入“十通”的《清朝续文献通考》 33
第二章 本土文化遗存发见与“国学”、“国故”之争 38
第一节 民国前期重见天日的本土文化遗存 38
第二节 “国故”、“国学”之争 47
第三节 与清末“国粹”、“国学”之争的差异 57
第三章 打破上古史系统的“古史辨” 66
第一节 “层累”说的提出 66
第二节 最初两个回合的交锋 72
第三节 赞许、批评与应答 85
第四章 “寻伪之所出,通类例所在”的“古史新证” 95
第一节 王国维的学术道路 95
第二节 《观堂集林》见证的卓著成就与杰出贡献 98
第三节 学术思想与学术方法 114
第五章 流派纷呈的史学论与史学方法论 123
第一节 中国史学论 125
第二节 中国历史方法论 140
第三节 梁启超及其历史研究法 146
第六章 新体史书涌现 162
第一节 通史编写 162
第二节 断代史举要 168
第三节 专门史著述 176
下编 197
第七章 社会史论战及其对史学的影响 199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200
第二节 《读书杂志》及其后的论战 213
第三节 影响与启示 227
第八章 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就与功绩 240
第一节 傅斯年创办历史语言研究所 240
第二节 历史语言研究所之旨趣 245
第三节 “要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 252
第九章 上古、中古研究 274
第一节 古史论辩的深入与拓展 274
第二节 由“专重考据”转而“趋重实用”的陈垣 283
第三节 “求本国学术之独立”的陈寅恪 295
第十章 几种“历史哲学”和历史观 309
第一节 不断变换的“哲学” 309
第二节 以生物史观为基础的历史相对论 317
第三节 “偏于‘统相’摄绎”的“文化形态观” 326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骨干队伍与基本框架 337
第一节 “开辟草径”的郭沫若 337
第二节 骨干队伍形成 34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初步发展 354
第十二章 史书撰著与历史文献整理 376
第一节 通史编著 376
第二节 断代史研究 390
第三节 近代史著述 402
第四节 中外关系史与世界史编写 415
第五节 史学史代表作与历史文献整理 424
基本书目(60种) 433
后记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