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临床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1
一、临床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1
二、临床药理学的密切相关学科 2
三、临床药理学的任务 4
第二节 临床药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5
一、国内外发展概况 5
二、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新理论与新方法 7
第二章 临床药物效应动力学 10
第一节 临床用药中药效学的基本概念 10
一、药物作用的特点 10
二、药物安全性 11
三、药物的量-效关系与量-效曲线 12
四、药物的时-效关系与时-效曲线 15
五、药物的构效关系 16
六、药物蓄积和中毒 17
第二节 受体与临床药效学 17
一、受体的概念与特征 17
二、受体的分类和信号转导机制 18
三、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19
四、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20
五、受体的调节 21
六、受体理论与临床用药 21
第三节 影响临床药效的因素 23
一、药物因素 23
二、机体因素 25
三、其他因素 27
第三章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 29
第一节 药物的跨膜转运 29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32
一、吸收 32
二、分布 33
三、代谢 34
四、排泄 37
第三节 药物动力学基本理论 38
一、药物在体内运动的速率论 38
二、药物动力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40
三、药物动力学模型 44
第四节 群体药物动力学 56
一、群体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56
二、群体药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步骤 57
三、群体药动学参数的计算方法——NONMEM法 57
四、群体药动学的临床应用 58
第四章 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 61
第一节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62
一、GCP形成的背景 62
二、实施GCP的意义 62
三、中国GCP的主要内容 63
第二节 药物的临床研究与设计 68
一、Ⅰ期临床试验 68
二、Ⅱ期临床试验 70
三、Ⅲ期临床试验 74
四、Ⅳ期临床试验 74
第三节 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75
一、生物利用度的概念 75
二、单剂量给药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 76
三、多剂量给药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 77
四、多种制剂生物利用度的比较研究 77
五、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 77
六、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常用方法 78
第五章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设计 80
第一节 治疗药物监测概述 80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意义 80
二、治疗药物监测的原理 81
三、治疗药物监测指征 81
四、药物遗传学与基因检测 83
第二节 治疗药物监测的方法及应用 84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流程 84
二、治疗药物监测的实施 84
三、治疗药物监测案例分析 86
第三节 临床给药方案设计 87
一、给药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87
二、按生物半衰期设计给药方案 88
三、通过稳态血药浓度设计给药方案 89
四、稳态一点法和重复一点法 93
第六章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 96
第一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96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 96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方法 98
第二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 102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102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104
第三节 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定 105
一、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定依据 105
二、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定方法 106
第四节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109
一、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体系 110
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程序 111
三、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范围 112
四、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113
第五节 药物警戒 116
一、概述 116
二、药物警戒与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117
第七章 药源性疾病 119
第一节 引起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 119
一、医源因素 119
二、药物因素 119
三、机体因素 120
四、用药方式 122
第二节 常见药源性疾病 123
一、消化系统药源性疾病 123
二、泌尿系统药源性疾病 125
三、呼吸系统药源性疾病 126
四、神经系统药源性疾病 128
五、心血管系统药源性疾病 130
六、血液系统药源性疾病 131
七、免疫系统药源性疾病 132
八、内分泌系统药源性疾病 132
第三节 药源性疾病的处理原则 133
第四节 药源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133
第八章 循证药学 136
第一节 概述 136
第二节 循证药学的实施步骤 137
一、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 137
二、寻找关于问题的最佳证据 137
三、证据的评价 139
四、证据的使用 142
五、结果分析 142
第三节 循证药学的应用 143
一、循证药学与新药研究开发 143
二、循证药学与药物应用评价 144
三、循证药学与药物经济学 145
四、循证药学与基本药物遴选 146
五、循证药学与药学教育 146
六、循证药学与中药疗效评价 147
第四节 循证药学的前景与展望 148
第九章 遗传药理学和临床合理用药 149
第一节 遗传药理学概述 149
一、遗传药理学的定义 149
二、遗传药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49
三、遗传多态性 150
四、遗传药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150
五、遗传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151
六、遗传药理学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意义 152
第二节 药物反应相关基因多态性 153
一、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 153
二、药物转运体基因多态性 156
三、药物受体基因多态性 157
四、其他药物作用靶点的基因多态性 160
第三节 常用药物的遗传药理学 161
一、抗肿瘤药物 161
二、抗精神病药物 163
三、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164
第四节 遗传药理学为基础的精准医疗 165
一、基因导向的精准医疗 165
二、精准药物治疗的原则 165
第十章 时间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167
第一节 概述 167
一、时间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167
二、时间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167
三、时间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168
第二节 时间药动学 168
一、昼夜节律性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169
二、昼夜节律性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169
三、昼夜节律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70
四、昼夜节律性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170
五、时间药动学与给药系统 170
第三节 时间药效学 171
一、与敏感性有关的药物效应节律性 171
二、与药物毒性有关的时间节律性 172
三、与其他药物反应有关的时间节律性 172
第四节 药物对人体节律的影响 172
第五节 时间药理学的临床应用 173
一、心血管系统药物的临床应用 173
二、镇痛药的临床应用 174
三、平喘药的临床应用 174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175
五、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175
六、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临床应用 176
七、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 176
第十一章 药物相互作用 178
第一节 概述 178
一、基本概念 178
二、性质和分类 179
第二节 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179
一、表现类型与发生原因 179
二、常见药物配伍变化与注意事项 181
第三节 药动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 182
一、影响药物的吸收 182
二、影响药物的分布 183
三、影响生物转化过程 185
四、影响药物的排泄 187
五、与药物转运蛋白有关的相互作用 188
第四节 药效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 191
一、对受体的直接作用 191
二、改变组织或受体的敏感性 192
三、对神经递质的影响 193
四、改变电解质平衡 193
五、对受体以外部位的影响 193
第五节 常见的严重药物不良相互作用 194
一、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194
二、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 195
三、严重的低血糖反应 196
四、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 196
五、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196
第六节 有害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 196
第十二章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198
第一节 药物滥用 198
一、基本概念 198
二、药物滥用的原因 199
三、药物滥用的方式 200
第二节 药物依赖性 201
一、基本概念 201
二、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 202
三、常见致依赖性药物的滥用与依赖 203
第三节 药物滥用的危害 206
一、对个人的危害 206
二、对社会的危害 206
第四节 戒毒治疗 207
一、戒毒治疗的概念 207
二、脱毒治疗 207
第五节 药物滥用的管制与防治 210
一、国际药物滥用管制战略 210
二、中国药物滥用的管制 211
三、药物滥用的防治 211
第十三章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213
第一节 药物对妊娠妇女的影响 213
一、妊娠期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213
二、妊娠期用药的特殊性 215
第二节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217
一、胎盘对药物的转运 217
二、胎儿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218
三、药物对胎儿的损害 219
第三节 哺乳期妇女用药 224
一、药物的乳汁转运 224
二、哺乳期妇女临床合理用药 226
第十四章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 229
第一节 新生儿合理用药 229
一、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特点 230
二、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 232
三、母亲用药对新生儿的影响 235
四、新生儿治疗药物监测及需要进行监测的药物 235
五、早产儿、新生儿抗菌药物的应用 235
第二节 婴幼儿及儿童期用药 236
一、婴幼儿药代动力学特点 236
二、婴幼儿用药特点 237
三、儿童期用药特点 238
第三节 儿童用药原则 239
第十五章 老年人临床用药 243
第一节 老年人生理与生化功能的变化 243
第二节 老年人药动学特点 245
一、吸收 245
二、分布 246
三、代谢 246
四、排泄 247
第三节 老年人药效学特点 247
一、神经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247
二、心血管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248
三、内分泌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248
四、免疫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248
第四节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 248
一、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 249
二、老年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250
第五节 老年人合理用药对策 255
第十六章 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259
第一节 疾病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259
一、疾病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259
二、疾病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260
三、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261
四、疾病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262
第二节 疾病对药效学的影响 264
一、疾病引起受体数目的变化 264
二、疾病引起的机体对药物敏感性改变 265
三、疾病引起受体后效应机制改变 266
第三节 疾病状态下的临床用药 266
一、肝脏疾病时的临床用药 266
二、肾脏疾病时的临床用药 267
第十七章 肝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用药 270
第一节 肝功能的检测指标与评估方法 271
一、肝功能的主要检测指标 271
二、肝脏功能的评估 272
第二节 肝功能改变的病因 273
一、肝功能改变的疾病因素 273
二、肝功能改变的药物因素 274
第三节 肝功能不全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75
一、肝功能不全时的药动学特点 275
二、肝功能不全时的药效学特点 277
第四节 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方案调整 278
一、肝功能不全患者的选药原则 278
二、肝功能不全时需要调整剂量的药物类型 279
三、肝功能不全时调整剂量的方法 280
第十八章 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用药 283
第一节 肾脏的排泄功能 283
一、肾功能与药物排泄 283
二、肾功能的评估方法与检测指标 283
三、婴幼儿与老年人的肾功能 284
第二节 肾功能减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85
第三节 肾功能不全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86
一、肾功能减退时的药物体内过程变化 286
二、肾功能减退时的药效学变化 288
第四节 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方案调整 288
一、肾功能减退患者的选药原则 288
二、肾功能减退患者慎用的药物 289
三、肾功能减退患者给药方案调整 291
第五节 透析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294
第十九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97
第一节 我国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 297
第二节 细菌耐药性 298
一、细菌耐药性发生的机制 298
二、细菌耐药性的控制措施 300
第三节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301
第四节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307
一、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307
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307
第五节 特殊病理、特殊人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309
一、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309
二、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310
三、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310
四、新生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310
五、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311
主要参考文献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