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秦皇岛实习基地的历史与现状 1
第二节 北戴河人文、地理、地质概况简介 3
一、实习区人文和自然地理概况 3
二、区域地质概况简介 5
第三节 地球物理专业教学实习回顾 8
第四节 地球物理专业教学实习内容及要求 10
一、地球物理专业教学实习内容及要求 10
二、教学实习成绩评定及监督检查 11
第五节 教学实习有关规定及纪律 12
一、实习的组织 12
二、教学指导小组主要职责 12
三、实习纪律 13
第二章 重力勘探教学实习 14
第一节 重力勘探教学实习大纲 14
一、实习目的及要求 14
二、实习内容及时间安排 14
三、小组工作任务 15
第二节 重力勘探工作设计 15
一、重力勘探地质任务 15
二、设计基本原则 16
三、实习工作设计 17
四、布格重力异常误差计算 18
五、误差分配 19
第三节 重力仪及其使用 20
一、重力仪类型与技术参数 20
二、重力仪施工准备 21
三、重力仪操作 23
四、重力仪安全事项 23
第四节 重力勘探野外施工 24
一、基点选择与观测 24
二、普通测点观测 24
三、检查观测 25
四、岩石密度测定 25
五、测地工作 25
六、地形校正 26
第五节 重力资料整理与解释 27
一、重力资料整理与解释的主要内容 27
二、重力基点网观测资料整理 28
三、测点观测数据整理 28
四、布格重力异常计算 29
五、重力异常处理与解释 29
附件1 重力勘探实习报告编写参考提纲 31
附件2 CG-5重力仪简要操作说明 32
附件3 扇形域重力地形改正表(20~700m) 41
第三章 磁法勘探教学实习 49
第一节 磁法勘探教学实习大纲 49
一、教学实习的目的 49
二、教学实习的要求和内容 49
三、教学实习的时间安排 50
第二节 地质任务和工作设计原则 50
一、地质任务及背景资料 51
二、磁法工作设计要点 54
第三节 仪器性能测试评价 57
第四节 野外数据采集及质量评价 58
一、日变观测及校正点 58
二、测点定位 59
三、磁测质量检查评价 59
四、探头高度选择原则 60
五、现场记录 60
第五节 资料整理、数据处理与图件绘制 60
一、原始数据的预处理 60
二、图件绘制 61
第六节 数据资料分析及初步解释 62
一、磁异常的转换处理 62
二、磁测资料的解释过程 63
第七节 磁法实习报告编写 63
附件 GSM-19T质子旋进式磁力仪操作手册 65
第四章 电法勘探教学实习 76
第一节 电法勘探教学实习大纲 76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76
二、实习内容 76
三、实习日程安排 77
第二节 电法勘探的工作设计 77
一、编写设计书的准备工作和编写原则 77
二、设计书的主要内容 78
三、测网布置 79
四、技术参数的选择 80
第三节 电法野外作业技术 83
一、测站布置 83
二、导线敷设 84
三、电极接地 85
四、漏电检查 86
五、测站观测 87
六、数据记录与野外草图 88
七、困难条件下的观测和处理 88
八、检查观测 90
第四节 系统检查观测的精度规定 91
一、电阻率法系统检查观测的精度规定 91
二、自然电场法系统检查观测的精度规定 91
第五节 电法资料的整理和图示 92
一、原始资料的检查 92
二、资料的验收 92
三、原始资料分类处理及观测结果的整理 93
四、资料的图示 93
第六节 电法资料的解释推断 95
一、解释推断的基本任务 95
二、解释推断的基本原则 95
三、资料的预先分析和处理 95
四、电法资料的解释推断要求 95
附件 《DDC-8电子自动补偿电阻率仪》使用说明 97
第五章 地震勘探实习 103
第一节 地震勘探的工作设计 103
一、地震勘探工作设计的一般要求 103
二、地震测线布置的原则 103
三、试验工作 104
第二节 地震勘探的野外观测系统 105
一、观测系统的术语 105
二、观测系统的图示法 106
三、观测系统的类型 107
第三节 浅层地震初至折射波法的内业工作流程和要求 109
第四节 激发与接收 111
第五节 外业工作的注意事项 111
附件1 RAS-24数字地震仪简明操作手册 112
附件2 Geode地震仪操作手册 123
参考文献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