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传播中的政府与公众间距离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小燕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6178485
  • 页数:26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政治传播视角解读政府(国家)与公众 1

一 政府传播的主体 1

多维视角下的政府传播主体 1

政府传播主体的划分与构成 3

四元政府传播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变化 6

政府传播主体在新媒体时代应树立的传播理念 12

二 政府传播的客体——“利益相关者”视角 14

利益相关者之于政府传播 15

政府传播中的利益相关者:国内公众与国际公众 18

新传播技术条件下利益相关者在政府传播中的角色 26

三 政府传播中的公众回应 29

公众回应的动力:利益期待与利益得失 30

公众回应的形式:响应?抗拒?沉默? 33

公众回应的载体:话语与行为 37

小结 41

第二章 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43

一 政府与公众间距离的内涵与本质 43

政府与公众间距离的内涵 43

政府与公众间距离的本质:“心理距离” 52

公众对政府心理距离的锚定 57

二 政府与公众间距离的形成 61

政府与公众间距离状态及形成 62

“解释水平”影响公众“距离感” 73

政府与公众的顺畅沟通与适当距离 78

第三章 政府与公众间距离的协调机制 86

一 网络政治沟通:一种政府与公众距离的协调机制 86

新媒体环境中的政治沟通 86

网络政治沟通的有效利用 91

作为政府和公众距离协调机制的网络政治沟通 94

二 微博动员机理:政府与公众近距离接触成为可能 99

微博动员的发生机理 100

微博动员的行动逻辑 101

微博动员的沟通作用 104

三 智库、意见领袖:政府与公众顺畅沟通的保障 106

新的传播环境中意见领袖的运作 107

政治沟通中智库作为协调机制的运作 110

余论 118

四 社交媒体“释放”动议:公民参与意识的培养过程 120

社会事件中的社交媒体表达 121

社交媒体的“动议”释放与政治参与 124

理性参与与政治舆论的重构 131

第四章 政府回应公众意愿的理性选择 136

一 政府回应民意的理性选择 136

民意:公共性与公民性的彰显 137

“三重距离”:民意表达的根本动因 139

“双螺旋”模式:政府回应民意的理性选择 143

二 政府传播中的公众意愿回应模式 148

政府传播与公众意愿 148

政府传播中的公众意愿回应模式 150

三 政府回应民意中的民粹陷阱——日本“购岛”与美国“大选”的视角 159

日本“购岛”与外交民粹煽动 161

美国大选与经济民粹选择 165

近期效应与远期代价 168

第五章 政府与公众间的对抗与协商 174

一 政府与公众:认同与信任 174

政府与公众——“认同”的视角 175

政府与公众——“信任”的视角 179

二 政府与国际公众之间:依赖、冲突与牵制 184

“相互依赖”的视角 185

“交叉依赖”的视角 188

“相互冲突”的视角 193

“连环牵制”的视角 199

三 制造认同:政府行为和解释政府行为 202

政府传播中的“认同”概念 203

政府行为与制造认同 206

解释政府行为与制造认同 209

第六章 政府与乡村居民间距离的实证考察 213

一 中国乡村居民政治信息获取途径与体验 214

乡村居民获取政治信息情况概览 215

影响乡村居民政治信息获取的因素的讨论 218

二 乡村传播的基础结构、政治信任与政治参与 225

政治信任与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的负相关关系验证 226

基于数据分析的对策和建议 232

三 乡村政治传播的“差序格局” 237

研究设计与假设 238

数据分析与发现:乡村政治传播的“差序格局” 240

进一步的阐释:“差序格局”的成因探析 247

参考文献 253

后 记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