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近代教会建筑传播与影响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葛琳著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4164584
  • 页数:16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旨在系统地研究近代时期教会建筑所代表的外来建筑文化在深圳地区的传播与影响。本书并非是针对于一种建筑类型的研究,研究重点亦不局限于教会建筑功能、形式、构造等具象的物质因素,而是通过对教会建筑的传播背景和历史史实、教会建筑及受教会建筑影响的传统建筑的物质空间、建筑形式、建造的思想观念的探究,探讨外来建筑文化在深圳地区的传播与影响,并从交叉学科综合研究的角度,揭示深圳地区传统建筑对外来建筑文化吸收与接纳的基本范式。适合建筑等相关专业的人群阅读。

第一章 绪论 1

1.1 本书的背景与意义 1

1.1.1 本书缘起 1

1.1.2 本书的意义 2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3

1.2.1 相关概念的释义 3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4

1.3 研究现状 6

1.3.1 关于深圳建筑史学的研究 6

1.3.2 近代教会建筑研究 7

1.3.3 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研究 8

1.3.4 建筑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 9

1.4 研究创新点与具体方法 9

1.4.1 研究创新点 9

1.4.2 研究方法 10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

1.5.1 研究内容 12

1.5.2 研究框架 13

第二章 教会建筑传入深圳地区的背景条件 14

2.1 深圳地区传统村落体系 14

2.1.1 新安县全图的绘制 14

2.1.2 清嘉庆《新安县志》所载村落情况 18

2.1.3 清中后期深圳地区的传统村落体系 26

2.2 教会建筑文化在深圳地区的跨文化传播基础 31

2.2.1 不同族群的文化包容性差异 31

2.2.2 宗族社会与村落体系的建构 33

2.2.3 深圳地区传统民居灵活多变的建造形制 35

2.3 基督宗教教会在深圳地区的传教策略 38

2.3.1 天主教在近代深圳地区的传教策略与影响 39

2.3.2 基督新教在近代深圳地区的传教策略与影响 40

2.4 本章小结 40

第三章 近代教会建筑传播与影响的历史进程 42

3.1 基督宗教在近代深圳地区传播的历史背景 42

3.2 基督新教在近代深圳地区的传教及营建活动情况 43

3.2.1 巴色差会的传教概况 43

3.2.2 巴冕会与巴陵会 48

3.2.3 基督新教教会建筑的营造和分布 50

3.3 天主教在近代深圳地区的传教及营建活动情况 52

3.3.1 天主教在新安县的传教概况 52

3.3.2 天主教教会建筑的营造和分布 54

3.4 本章小结 60

第四章 深圳地区现存近代教会建筑典型实例分析 62

4.1 深圳地区近代的教会建筑遗存情况调研 62

4.2 中心据点教会建筑实例分析——以龙华浪口传教中心为例 64

4.2.1 龙华浪口教堂与虔贞女校 65

4.2.2 三祝里福音堂与村落古民居 74

4.2.3 黄麻布村:基督新教与天主教的并立 77

4.2.4 水田老村天主教堂与村落景观 85

4.3 中心村镇教会建筑实例分析 91

4.3.1 南头天主教育婴堂 92

4.3.2 布吉老墟基督教堂 100

4.4 处于交通要道的村落中教会建筑实例分析 106

4.4.1 土洋天主教堂建筑群 108

4.5 本章小结 115

第五章 教会建筑的传播与影响范式研究 117

5.1 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外来建筑文化传播研究 117

5.1.1 文化与传播 117

5.1.2 文化传播的多种模式与驱动机制 119

5.1.3 文化传播的过程与规律 120

5.1.4 跨文化传播理论 120

5.1.5 本书研究与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对应关系 121

5.2 近代深圳地区教会建筑的建筑元素 122

5.2.1 教会建筑的物质空间 122

5.2.2 教会建筑的立面形式 123

5.2.3 教会建筑的构造方式 126

5.2.4 教会建筑的选址与周边环境 127

5.2.5 不同建筑元素形成的教会建筑类型 128

5.3 教会建筑在近代深圳地区传播与影响的驱动机制 129

5.3.1 内因:教会建筑的文化优势规律 130

5.3.2 外因:政治因素、地理气候、经济条件、技术材料与宗族制度 131

5.4 教会建筑文化在近代深圳地区的影响过程与规律 132

5.4.1 教会建筑文化中心扩散式的传播与影响进程 132

5.4.2 教会建筑与本地传统民居的调适与融合 135

5.4.3 教会建筑在深圳地区传播与影响过程中的增值创新 136

5.5 本章小结 137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38

参考文献 141

附录 143

后记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