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马克思与正义”问题的提出 1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11
三、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确证 22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结构 30
第一章 正义观念的历史嬗变 38
第一节 正义观念的三种历史形态 38
一、前现代:“各司其职、不可僭越”的等级正义 40
二、现代社会:局限于“资产阶级法权”的形式正义 46
三、后现代:以“自由发展、自我实现”为旨趣的实质正义 52
第二节 正义与其相关范畴的辨析 55
一、正义与公正 55
二、正义与公平 57
三、正义与平等 58
四、正义与自由 60
第二章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形成过程 64
第一节 萌芽:马克思阶级立场和社会理想的确立与哲学世界观的第一次转变(1841—1844) 64
一、学生时代: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 65
二、《莱茵报》时期:激进的自由主义正义观 72
三、巴黎时期:革命的人本主义正义观 84
第二节 形成: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第二次转变与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确立(1845—1848) 99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新哲学”视野中的正义观 100
二、“致安年科夫的信”与《哲学的贫困》:对蒲鲁东正义观的批判 109
三、《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人的正义宣言 112
第三节 成熟:政治经济学革命与正义思想的完备(1849—1875) 116
一、《资本论》: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成熟 116
二、“第一国际”:马克思正义思想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典范 134
第四节 拓展:马克思的正义视界走向历史深处、朝向世界的东方(1876—1883) 146
一、“人类学笔记”与“历史学笔记”:正义理论的拓展 147
二、“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正义路径的新探索 150
第三章 马克思正义思想论析 162
第一节 “四位一体”:马克思正义思想的逻辑结构与基本内容 162
一、“谁之正义”: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第一表征 162
二、“何种合理性”:历史理论与资本学说是马克思正义旨趣的理论基石 172
三、“何种正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186
四、“何以实现”:“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199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基本属性与基本特征 203
一、基本属性:实践性、历史性、阶级性 203
二、基本特征:事实与规范之间 210
第三节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当代挑战及其“在场” 220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挑战 220
二、后现代性与在场性 231
第四章 比较视野下的马克思正义思想与当代西方正义理论 239
第一节 自由主义:平等、权力与正义 239
一、马克思与罗尔斯:正义的张力 240
二、权利与正义:诺齐克的自由至上主义正义论 249
第二节 社群主义:共同体、德性与正义 255
一、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正义的批判 256
二、社群主义正义共同体的构建 258
三、马克思视角下的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 268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平等、程序与正义 276
一、哈贝马斯:程序主义与正义 276
二、尼尔森:激进平等主义正义 284
三、G.A.柯亨:平等主义的社会主义正义 290
四、马克思正义思想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质性 299
第五章 马克思正义思想在当代中国 304
第一节 旨向:“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 305
第二节 问题:“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313
第三节 路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20
结语:“无立场的正义”是不可能的 333
参考文献 338
后记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