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篇 3
1 开放大学的质量和质量保证 3
1.1 开放大学的质量观 3
1.2 开放大学质量的内涵 10
1.3 开放大学质量保证的含义 14
2 开放大学的质量目标 21
2.1 开放大学的使命和功能 21
2.2 开放大学的质量目标的确定 29
3 开放大学的质量标准 43
3.1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内涵 43
3.2 开放大学的质量标准概述 45
3.3 开放大学质量标准的选择 50
4 开放大学质量保证的基本理论 53
4.1 远程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模式 53
4.2 开放大学质量保证准则 56
4.3 开放大学质量保证程序 58
4.4 开放大学质量保证机制 61
5 开放大学质量保证的原理 65
5.1 开放大学质量保证“铁三角”原理 65
5.2 开放大学质量保证阶段论 74
6 开放大学质量保证主体 79
6.1 开放大学质量保证的主体构成 79
6.2 开放大学质量保证主体分析 83
7 开放大学质量保证的影响因素 96
7.1 开放大学质量保证影响因素三维模型 96
7.2 来自“教”的影响因素分析 103
7.3 来自“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127
7.4 来自“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155
8 开放大学质量保证体系 175
8.1 开放大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176
8.2 开放大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181
8.3 开放大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实践形式 186
实践篇 199
9 开放大学“5L”质量保证体系构建 199
9.1 开放大学教学过程的关键要素 199
9.2 开放大学“5L”多维互动教学模式 201
9.3 开放大学“5L”质量保证体系 204
10 导学质量保证 215
10.1 导学 215
10.2 导学质量系统构建 223
10.3 导学质量系统的评价标准 226
10.4 导学实践 228
11 助学质量保证 231
11.1 助学 231
11.2 助学质量系统 234
11.3 助学质量系统评价标准 236
11.4 助学实践 238
12 自主学习质量保证 242
12.1 自主学习 242
12.2 自主学习质量系统 243
12.3 自主学习质量系统的评价标准 246
12.4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 247
13 评学质量保证 255
13.1 评学 255
13.2 评学质量系统 258
13.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261
13.4 评学质量系统的评价标准 265
13.5 评学实践 269
14 督学质量保证 273
14.1 督学 273
14.2 督学质量系统 277
14.3 督学质量系统的评价标准 280
14.4 督学实践 281
参考文献 286
附录 295
附录一 访谈提纲 295
附录二 远程学习者情况调查表 297
附录三 D市开放大学质量保证实践案例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