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前编第一章 印度唯识学概貌 2
第一节 唯识学简况 3
第二节 唯识学的基本特点与内容结构 11
第二章 中国唯识旧学与新学 32
第一节 印度唯识典籍的旧译与新译 33
第二节 唯识旧译与新译的基本思想特点 40
结语 《大乘起信论》与中国化佛教 53
第三章 中国现代唯识学的复兴 55
第一节 现代唯识学复兴运动中的代表人物 57
第二节 现代唯识学研究 65
结语 唯识学与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思想界 74
正编序语 78
第一章 无外境与唯有识 81
第一节 唯识观:一理三义 82
第二节 无外境与唯有识 86
第二章 显现与分别 101
第一节 显现 102
第二节 分别 111
第三节 显现与分别的关联与染净 117
结语 乱识、净识与幻识 123
第三章 自他唯识分 127
第一节 外境的差别与识的差别 127
第二节 自他唯识分与图景性 130
第四章 识及其差别 139
第一节 外境的类性区分 140
第二节 八识说 141
第三节 心所 150
第五章 见分与相分 155
第一节 见分与相分 156
第二节 识的转变说 162
第三节 识的认知 169
第六章 无相与有相 173
第一节 无相与无相唯识观 174
第二节 有相与有相唯识观 180
第七章 唯识性与三性 191
第一节 所显现界、能显现界与非显现界 192
第二节 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 202
第八章 存有与本体 212
第一节 存有观、存在观与本体观 212
第二节 本体论的基本思想 222
第九章 缘起与因果 237
第一节 缘起与因果 237
第二节 唯识性的缘起与因果 246
第十章 熏习、种子与现行 263
第一节 正向因果过程:种子生起现行 264
第二节 逆向因果过程:现行熏生种子(习气) 276
第三节 完整因果过程 282
第十一章 如来藏与种姓 293
第一节 界、藏与净因 294
第二节 净因结构:如来藏结构与如来种姓结构 309
第十二章 转依与正闻熏习 322
第一节 转依道理 322
第二节 转依的能转道 334
第三节 熏习与对治:闻、思、修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