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简明无机化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倪哲明,陈爱民,郑立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122273352
  • 页数:214 页
图书介绍:

第1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1

1.1 气体 1

1.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 1

1.1.2 气体分压定律与分容定律 2

1.2 溶液和分散系 4

1.2.1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5

1.2.2 稀溶液的依数性 7

1.3 胶体溶液 12

1.3.1 溶胶的基本性质 12

1.3.2 胶团结构 13

1.3.3 溶胶的稳定性 14

习题 15

第2章 化学反应基本理论 17

2.1 基本概念 17

2.1.1 体系与环境 17

2.1.2 相 18

2.1.3 状态和状态函数 18

2.1.4 过程与途径 19

2.1.5 热和功 19

2.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 20

2.2.1 热力学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20

2.2.2 反应进度 21

2.2.3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2

2.2.4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23

2.3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吉布斯自由能 25

2.3.1 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因素 25

2.3.2 标准摩尔熵及标准摩尔反应熵计算 26

2.3.3 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反应方向的最终判据 26

2.3.4 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ΔfG?与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Δr G? 27

2.4 化学平衡及其移动 28

2.4.1 化学平衡及其特征 28

2.4.2 标准平衡常数 29

2.4.3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30

2.4.4 平衡移动 31

2.5 化学反应速率 33

2.5.1 反应速率理论 34

2.5.2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35

2.5.3 基元反应和质量作用定律 37

2.5.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9

习题 41

第3章 酸碱平衡 47

3.1 电解质的电离 47

3.1.1 离子氛 47

3.1.2 活度与活度系数 48

3.2 酸碱理论 49

3.2.1 酸碱质子理论 49

3.2.2 酸碱的相对强弱 50

3.3 酸碱平衡 52

3.3.1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52

3.3.2 多元酸碱的电离平衡 52

3.3.3 缓冲溶液 53

习题 56

第4章 沉淀溶解平衡 58

4.1 溶度积和溶度积原理 58

4.1.1 溶度积常数 58

4.1.2 溶度积原理 59

4.1.3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60

4.1.4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61

4.2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62

4.2.1 沉淀的生成 62

4.2.2 沉淀的溶解 63

4.2.3 分步沉淀 65

4.2.4 沉淀的转化 67

习题 69

第5章 氧化还原平衡 71

5.1 基本概念 71

5.1.1 氧化数 71

5.1.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72

5.1.3 原电池 73

5.1.4 电极电势 75

5.1.5 标准电极电势 75

5.2 电极电势的应用 77

5.2.1 电池反应的电动势E与ΔG的计算 77

5.2.2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式 78

5.2.3 原电池的电动势E计算 80

5.2.4 条件电极电势 80

5.3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81

5.3.1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方向 82

5.3.2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限度(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 84

5.3.3 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K?a及K?sp) 86

5.3.4 计算pH值 86

5.4 电极电势图及其应用 87

5.4.1 元素电势图 87

5.4.2 元素电势图的应用 87

5.5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89

5.5.1 氧化还原反应的复杂性 89

5.5.2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90

习题 91

第6章 原子结构 94

6.1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95

6.1.1 微观粒子能量的量子化规律 95

6.1.2 微观粒子(电子)的运动特征 97

6.2 原子轨道与电子云 99

6.2.1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描述 99

6.2.2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像 102

6.3 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106

6.3.1 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106

6.3.2 电子排布式与电子构型 110

6.4 元素周期律 112

6.5 原子性质的周期性 113

6.5.1 有效核电荷 113

6.5.2 原子半径(r) 113

6.5.3 元素的电离能 115

6.5.4 元素的电子亲和能 116

6.5.5 元素的电负性(x) 117

6.5.6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117

6.5.7 元素的氧化数 118

习题 118

第7章 分子结构 122

7.1 共价键理论 122

7.1.1 路易斯理论 122

7.1.2 共价键理论 123

7.1.3 共价键参数 126

7.2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28

7.2.1 VSEPR理论基本要点 128

7.2.2 分子构型与电子对空间构型的关系 129

7.2.3 VSEPR理论预测分子构型步骤 129

7.3 杂化轨道理论 130

7.3.1 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131

7.3.2 杂化轨道的类型 132

7.3.3 等性杂化和不等性杂化 133

7.4 分子轨道理论 134

7.4.1 分子轨道理论要点 134

7.4.2 分子轨道能级图 136

习题 137

第8章 配位平衡 139

8.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139

8.1.1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 139

8.1.2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140

8.1.3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141

8.1.4 配合物的类型 142

8.2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143

8.2.1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143

8.2.2 配位化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145

8.3 配合物的稳定性 148

8.3.1 配位化合物的平衡常数 148

8.3.2 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150

习题 154

第9章 晶体结构 157

9.1 晶体的特征 157

9.1.1 晶体的特征 157

9.1.2 晶体的微观结构 158

9.1.3 晶体的类型 159

9.2 离子晶体 160

9.2.1 离子电荷 160

9.2.2 离子构型 160

9.2.3 离子半径 161

9.2.4 离子晶体结构模型 161

9.2.5 离子极化 162

9.3 原子晶体 163

9.4 分子晶体 164

9.4.1 分子的极性 164

9.4.2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166

9.4.3 氢键 166

9.5 金属晶体 168

9.5.1 电子气理论 168

9.5.2 金属键的改性共价键理论 168

9.5.3 金属键的能带理论 169

习题 170

第10章 元素化学 172

10.1 元素概述 172

10.1.1 元素分布 172

10.1.2 元素分类 173

10.2 s区元素 174

10.2.1 s区元素的通性 174

10.2.2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175

10.3 p区元素 176

10.3.1 p区元素的通性 176

10.3.2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177

10.4 d区元素 181

10.4.1 d区元素的通性 181

10.4.2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182

10.5 ds区元素 185

10.5.1 ds区元素的通性 185

10.5.2 重要化合物 186

10.6 f区元素 187

10.6.1 f区元素的通性 187

10.6.2 重要化合物 188

习题 189

附录 191

附录Ⅰ 法定计量单位 191

附录Ⅱ 基本物理常数和本书使用的一些常用量的符号与名称 192

附录Ⅲ 一些常见单质、离子及化合物的热力学函数(298.15K,100kPa) 193

附录Ⅳ 一些弱电解质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 202

附录Ⅴ 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203

附录Ⅵ 溶度积常数(18~25℃) 207

附录Ⅶ 一些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常数与金属离子的羟合效应系数(lgα M(OH) 209

参考文献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