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行政法的涵义及其在法律中的地位 1
一、行政的涵义 1
二、行政法的涵义及其在法律中的地位 3
第二节 中国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 8
一、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 8
二、中国行政法学的研究范围及主要内容 9
三、中国行政法学的研究方法 11
第三节 研究中国行政法的意义 13
一、行政法的作用 13
二、我国行政法制现状 16
三、在我国加强行政法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19
第二章 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22
第一节 外国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22
一、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22
二、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26
三、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法与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法比较 27
四、国外行政法的发展趋势 29
第二节 我国古代行政法 30
一、我国奴隶社会的行政法 30
二、我国封建社会的行政法 31
第三节 我国解放前国民党统治区行政法概况 34
一、发展阶段 34
二、性质与特点 38
第四节 我国社会主义行政法的产生、发展 39
一、我国社会主义行政法的产生 39
二、我国社会主义行政法的发展 41
三、我国社会主义行政法的展望 45
第三章 中国行政法的法源和本质 47
第一节 中国行政法的法源 47
一、法源的涵义 47
二、中国行政法的法源 49
第二节 中国行政法的本质及其特点 55
一、中国行政法的本质 55
二、中国行政法的特点 57
第四章 中国行政法律关系 60
第一节 中国行政法律关系的涵义及其特征 60
一、中国行政法律关系的涵义 60
二、中国行政法律关系的种类 61
三、中国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63
第二节 中国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 65
一、中国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概念 65
二、中国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的分类 66
三、中国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联系 68
第三节 中国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68
一、中国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 68
二、中国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义务 72
三、中国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相对性 73
第四节 中国行政法律关系的变动 75
一、中国行政法律关系变动的概念 75
二、中国行政法律关系的发生 75
三、中国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和消灭 77
第五章 中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81
第一节 依法行政原则 81
一、对依法如何理解 82
二、我国强调依法行政原则的重要性 83
三、依法行政原则的内容 84
第二节 合理行政原则 86
一、合理行政与自由裁量权 86
二、合理行政原则的要求 87
三、合理行政原则的特例 89
第三节 民主行政原则 90
一、人民群众参政 91
二、各民族一律平等 92
三、贯彻民主集中制 93
第六章 中国国家行政机关 95
第一节 中国国家行政机关概述 95
一、中国国家行政机关的涵义 95
二、国家行政机关同其他国家机关的区别 96
三、中国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 97
第二节 中国国家行政机关设置原则与体制结构 98
一、中国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 98
二、中国国家行政机关的体制与结构 103
第三节 中国国家行政机关的分类与职权 106
一、中国国家行政机关的分类 106
二、中国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 108
三、国务院 109
四、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110
第七章 中国国家行政机关编制法 112
第一节 编制法的涵义及种类 112
一、编制法的涵义 112
二、编制法的种类 113
第二节 编制立法 115
一、编制立法的必要性 115
二、编制立法的内容 118
三、编制立法的步骤与办法 120
第三节 中国国家行政机构改革 123
一、中国国家行政机构改革和历史发展与经验教训 123
二、行政机构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128
第八章 中国国家公务员法(上) 131
第一节 国家公务员概述 131
一、国家公务员的涵义和范围 131
二、中国国家公务员与外国文官的区别 134
三、中国国家公务员与其他工作人员的区别 136
第二节 中国国家公务员的法律地位 137
一、中国国家公务员的资格条件 137
二、中国国家公务员的法律关系 140
第三节 中国国家公务员的权利、义务 144
一、中国国家公务员的权利 144
二、中国国家公务员的义务 148
第九章 中国国家公务员法(下) 152
第一节 中国国家公务员职务关系 152
一、国家公务员职务关系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152
二、国家公务员职务关系的产生 153
三、国家公务员职务关系的变更 154
四、国家公务员职务关系的终止 154
第二节 中国国家公务员职务分类 156
一、中国国家政务类公务员 156
二、中国国家业务类公务员 160
三、中国国家政务类公务员与业务类公务员划分的依据 161
第三节 中国国家公务员的管理原则、管理法规 162
一、中国国家公务员的管理原则 162
二、中国国家公务员管理法规 164
三、建立健全中国国家公务员法规体系 165
第十章 行政行为 167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涵义 167
一、行政行为的涵义 167
二、行政行为的特性 169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分类及效力 171
一、行政行为的分类 171
二、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176
三、行政行为的生效时间 178
四、行政行为的效力 179
第三节 行政行为的撤销、废止、变更、终止 180
一、行政行为的撤销 180
二、行政行为的废止 182
三、行政行为的变更 182
四、行政行为的终止 183
第十一章 行政立法 184
第一节 行政立法概述 184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 184
二、资本主义国家行政立法回顾 186
三、我国的行政立法 187
四、行政立法条件 190
第二节 行政立法的指导思想及具分类、程序与技术 193
一、行政立法的指导思想 193
二、行政立法的分类 195
三、行政立法程序 196
四、行政立法技术 198
第三节 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 201
一、行政法规 201
二、行政规章 203
三、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的修改与撤销 204
四、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效力 206
第十二章 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和行政监督制度 209
第一节 行政强制执行制度 209
一、行政强制执行的涵义和特点 209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方法 211
第二节 行政处罚制度 214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 214
二、行政处罚的条件 216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程序 217
第三节 行政监督制度 221
一、行政监督的概念 221
二、行政监督的分类 223
第十三章 中国行政合同制度和许可证制度 227
第一节 行政合同制度 227
一、行政合同的概念 227
二、行政合同的特点 231
三、行政合同的订立和执行 233
四、行政合同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236
第二节 许可证制度 237
一、许可证制度的概念 237
二、许可证的种类 241
三、许可证颁发的程序 246
四、对许可证的监督与管理 247
第十四章 中国行政诉讼法 250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概述 250
一、行政争议 250
二、行政诉讼 252
三、行政诉讼法 253
四、行政诉讼立法的意义 254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原则 257
一、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257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258
三、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259
四、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 260
五、当事人有权辩论 260
六、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 261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主管和管辖 261
一、行政案件的构成要件 261
二、行政诉讼的主管 262
三、行政诉讼的管辖 264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程序 266
一、行政案件的起诉和受理 266
二、行政案件的审理和判决 270
三、行政案件裁决的执行 274
第五节 行政侵权赔偿责任 276
一、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276
二、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276
三、行政赔偿责任案件的诉讼程序 277
第十五章 行政法制监督 279
第一节 行政法制监督的概念和意义 279
一、什么是行政法制监督 279
二、行政法制监督的性质和特点 281
三、行政法制监督的内容 283
四、我国行政法制监督的意义 284
第二节 行政法制监督类型 287
一、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287
二、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288
三、检察、审判机关的监督 290
四、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 291
五、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292
第三节 我国行政法制监督改革与发展 294
一、我国行政法制监督回顾 294
二、我国行政法制监督的改革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