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错置 中国政治思想的根本困结》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安梧著
  • 出 版 社:台湾学生书局
  • 出版年份:2003
  • ISBN:9789571511894
  • 页数:36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导论:「道」的彰显、遮蔽、错置与治疗之可能:后新儒家哲学之拟构——从「两层存有论」到「存有三态论」 1

一、「道显为象」:存有根源的显现 2

二、「象以为形」:迈向「存有的执定」 6

三、「言以定形」:语言的进入 9

四、「言业相随」:业力的衍生 14

五、「言本无言」:语言还归于沉默 19

六、「业本非业」:业力原是虚空无物 23

七、「同归于道」:存有本源的回溯 27

八、「一本空明」:总体之源的场域觉醒 32

第二章 论「道的错置」:中国文化宰制类型的一个阐析 37

一、问题的缘起 38

二、「绝地天之通」与「巴别塔」 40

三、「道之错置」的构成 47

四、结论——迈向解构与重建 58

第三章 再论「道的错置」: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困结——以《论语》及《孟子》为核心的展开 63

一、问题的提出 64

二、儒家「人格性总体」之规模及其限制 68

三、一体两面:血缘性自然的连结体/道德性真实感的连结体 76

四、一脉三统:龙种政统/宰相传统/儒者道统 82

五、道的错置——难以解开的困结 88

第四章 韩非政治哲学的特质及其困限:以「法」「势」「术」为核心展开的分析 93

一、问题的提出 94

二、「法——结构性原则」的展开 97

三、「势——动向性原则」的展开 105

四、「术——运用性原则」的展开 110

五、本章结语:法势术的重新厘清 117

第五章 三论「道的错置」:中国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 119

一、问题的缘起 120

二、「君」、「父」、「圣」三者的关联及其错置 123

三、「道的错置」下的「顺服伦理」及其对比的宗教构成 130

四、两个对比的理性面向:「连续型的理性」与「断裂型的理性」 137

五、性善说:从「血缘性纵贯轴」到「根源性的纵贯创生」 144

六、「道的错置」之解消——「人际性互动轴」的开启 149

第六章 「道德与思想之意图」的背景理解——以「血缘性纵贯轴」为核心的展开 157

一、问题的缘起 158

二、「血缘性纵贯轴」:「血缘性」、「道德性」与「土根性」三位一体 162

三、政治、宗教与理性:「礼之象征」、「气的感通」与「连续型的理性」 174

四、「道的错置」与「道德与思想意图」的关联 185

五、本章结语:解开「道德与思想意图」的困结 194

第七章 解开「道的错置」——兼及于「良知的自我坎陷」的一些思考 199

一、问题的引出 200

二、「良知学」与「父权压迫」与「专制威权」的异化关联 202

三、「理论的次序」、「发生的次序」与「学习的次序」之异同 206

四、从「心性修养」到「社会实践」之问题 209

五、儒学智识化与「咒术型的转出」 212

六、严重的异化:从「道德实践」到「阿Q精神」 215

七、从「本体的唯心论」到「方法的唯物论」 218

八、脱开「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 220

第八章 「心性修养」与「社会公义」之错置与解消 225

一、论题总纲 226

二、「存有的连续观」下的「心性天道贯通为一」 227

三、「心性修养」著重「彼此的相与」而忽略「他在的公共领域」 229

四、从血缘社会的「天民、人民」到契约社会的「公民」 231

五、从「公私不分」的「大公无私」到「公私分明」的「大公容私」 233

六、迈向「新外王」与「新内圣」的可能 236

七、本章结语:「社会公义」是「心性修养」的基本条件 239

第九章 当前台湾研究的错置与厘清:以张深切为例——「台湾性」与「中国性」及其相关问题之阐析 241

一、问题的缘起 242

二、日据时代台湾人的中国性 245

三、主体能动性的强调 254

四、本章结语:从「双元互济」到「一统多元」 259

第十章 论「生命的原乡」及其回归开启之道——〈归去来辞〉的哲学理解 265

一、〈归去来辞〉本文及问题的缘起 266

二、归返生命原乡的呼唤 267

三、世俗的生命之船在头出头没之中 269

四、「真存实感」的「交往」使得「迷执觉解」 270

五、「忏悔」将引向无限性的创造之源 271

六、本章结语:「即有限而无限」与「即无限而有限」 273

第十一章 实践的异化及其复归之可能——环绕台湾当前处境对新儒家实践问题的理解与检讨 279

一、问题的提出 280

二、双重主奴意识、实践的异化——台湾当前文化的困境 282

三、实践的异化下的批判意识 291

四、宋明新儒家实践之异化的哲学解析——程朱:以理杀人!?陆王:情识而肆!?虚玄而荡!? 296

五、当代新儒家的特色及其实践之异化 301

六、本章结语 311

附录一 中国政治传统中主智、超智与反智的纠结——环绕先秦儒道二家政治思想的试探与考察 315

一、引言 316

二、儒家政治思想中主智、超智与反智的纠结 318

三、道家政治思想中超智与反智的纠结 331

四、结论 339

附录二 朱子「理体中心主义」下的历史观——兼及于陈亮的「气欲中心主义」而展开 341

附录三 当代新儒家的实践问题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