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定位 3
第一章 审计基本理念 3
一、内部审计基本认识 3
二、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的意识 4
三、内部审计人员的基本思维 6
四、领导干部如何对待审计工作 7
五、主要国家内部审计比较 8
六、启示与借鉴 12
七、国外知名认证资格简介 14
主要参考文献 16
第二章 内部审计组织机构 17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17
二、我国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现状 18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职权 20
四、内部审计章程 22
五、内部审计制度 23
六、内部审计机构职权探讨 24
主要参考文献 26
第三章 审计人员素养 27
一、审计人员基本的业务素质 27
二、审计人员良好的专业能力 29
三、审计人员完备的知识结构 30
四、审计人员融洽的人际关系 30
主要参考文献 36
第四章 审计需求分析 37
一、审计需求的一般分析 37
二、组织内部不同层次的审计需求分析 38
三、不同管理内容的审计需求分析 38
四、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分析 40
五、企业财务危机不同阶段分析 41
六、主要风险因素与环节分析 41
七、年度审计计划 43
主要参考文献 44
流程与方法 47
第五章 内部审计流程 47
一、审前准备工作 47
二、审计实施工作 48
三、审计报告工作 50
四、后续审计工作 52
五、成果运用工作 53
主要参考文献 54
第六章 审计技术方法 55
一、审计思维方法 55
二、审计调查方法 57
三、审计分析方法 58
四、审计取证方法 59
五、审计沟通方法 60
六、审计侦查方法 61
七、审计判断方法 62
八、审计报告写作方法 63
主要参考文献 65
第七章 审计管理方法 66
一、管理模式:“要我审计”与“我要审计”管理 66
二、组织模式:项目管理式与过程参与式 67
三、审计计划管理 67
四、审计团队管理 68
五、审计营销管理 70
六、审计建议方法 71
七、审计时间管理 73
八、审计人员自我管理 76
主要参考文献 78
第八章 审计心理博弈方法 79
一、关于审计心理学 79
二、关于审计情商 80
三、关于审计博弈 81
四、被审计人员心态表象类型与管理 83
五、审计人员心态表象类型与控制 83
六、审计心理博弈中的三大基本策略 85
七、如何做好审计心理博弈 85
主要参考文献 89
应用领域 93
第九章 内部控制与评价 93
一、受托责任理论下的社会控制环 93
二、内部控制的设计思想 95
三、内部控制的主体结构 97
四、内部控制的矛盾与困惑 98
五、员工素质控制 100
六、我国对内部控制认识的现状 103
七、内部控制研究中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时间管理 104
八、中国文化与内部控制 105
九、如何做好内部控制评价 106
十、内部控制评价简要对比 108
主要参考文献 109
第十章 风险管理审计 110
一、关于风险的基本认识 110
二、风险管理与审计 111
三、基本程序与方法 112
四、主要风险领域审计内容 114
五、行政事业单位审计 118
主要参考文献 123
第十一章 效益审计 124
一、关于效益的基本认识 124
二、关于效益审计 127
三、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基本方向 128
四、企业供产销价格审计 129
五、工程项目造价审计 137
主要参考文献 143
第十二章 经济责任审计 144
一、关于经济责任的基本认识 144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特点 145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147
四、基本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 150
五、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程序 154
六、经济责任审计与问责若干思考 156
主要参考文献 160
第十三章 舞弊审计 161
一、关于舞弊的基本认识 161
二、舞弊产生的原因分析 162
三、舞弊的预防 164
四、舞弊审计 166
五、财务收支舞弊审计 169
六、“小金库”的形式与发现 172
七、贿赂舞弊与审计 174
主要参考文献 179
第十四章 审计调查 180
一、关于审计调查的性质 180
二、审计调查的选题 181
三、调查方案的制定 182
四、审计调查方法 183
五、资料整理与思维加工 185
六、审计调查报告 187
七、成果运用 189
主要参考文献 190
第十五章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第四审计模式) 191
一、问题提出 191
二、研究意义 193
三、审计环境构建 194
四、农村集体经济审计 205
五、乡镇审计工作建设 214
六、相关政策建议 219
主要参考文献 222
理论研究 225
第十六章 审计学科、概念与要素研究 225
一、关于学科的基本认识 225
二、审计学学科属性分析 226
三、若干重要概念 230
四、审计理论要素分析 238
五、审计实务要素 245
主要参考文献 247
特别致谢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