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导论 3
第一章 刑法之基本概念与罪刑法定主义 3
第一节 犯罪行为及其法律效果 3
第二节 刑罚理论与刑事制裁类型 6
第三节 罪刑法定主义 18
第二章 刑法的效力与解释 27
第一节 时的适用范围(时的效力) 27
第二节 地的适用范围(地的效力) 29
第三节 人的适用范围(人的效力) 33
第四节 刑法之解释 36
第五节 空白刑法 45
第三章 犯罪类型与刑法的行为概念 49
第一节 犯罪之类型(构成要件类型) 49
第二节 刑法的行为概念 64
第二部分 故意之作为犯 71
第四章 构成要件该当性 71
第一节 构成要件之概念 71
第二节 客观构成要件 74
第三节 行为与结果间之因果关系 77
第四节 行为结果之客观归责 83
第五节 主观构成要件 99
第六节 构成要件错误 105
第七节 包摄错误 116
第五章 违法性 119
第一节 违法性概说 119
第二节 正当防卫 125
第三节 紧急避难 138
第四节 依法令之行为 151
第五节 依上级公务员命令之职务上行为 157
第六节 业务上之正当行为 159
第七节 超法规阻却违法事由 165
第八节 可罚违法性之理论 176
第六章 有责性 179
第一节 责任的基本概念 179
第二节 责任能力 184
第三节 责任型态(故意、过失) 194
第四节 不法意识与禁止错误 196
第五节 容许构成要件错误 203
第六节 减免责任事由 208
第七章 其他可罚性要件与诉讼条件 219
第一节 其他可罚性要件 219
第二节 客观处罚条件 220
第三节 个人阻却或解除刑罚事由 224
第四节 诉讼条件——告诉与请求 226
第八章 未遂犯 229
第一节 故意犯罪行为之实现阶段 229
第二节 未遂犯之处罚根据 235
第三节 未遂犯之成立要件 238
第四节 不能未遂(不能犯) 246
第五节 中止犯(中止未遂) 257
第九章 正犯与共犯 271
第一节 正犯概念与参与型态 271
第二节 区别正犯与共犯之理论 274
第三节 间接正犯 282
第四节 共同正犯 300
第五节 共犯概论 312
第六节 教唆犯 320
第七节 帮助犯 334
第八节 共犯之错误问题 342
第九节 共犯与身分 350
第十节 必要共犯 353
第三部分 过失之作为犯 367
第十章 过失作为犯 367
第一节 过失犯概论 367
第二节 过失犯之构成要件该当性 371
第三节 过失犯之违法性 383
第四节 过失犯之有责性 387
第五节 故意与过失之结合——结果加重犯 390
第四部分 不作为犯 397
第十一章 不作为犯 397
第一节 不作为犯导论 397
第二节 不作为犯之构成要件该当性 404
第三节 不作为犯之违法性与有责性 416
第四节 不作为犯之未遂 419
第五节 不作为犯之正犯与共犯 423
第五部分 犯罪竞合与选择确定 433
第十二章 犯罪竞合与选择确定 433
第一节 法条竞合 433
第二节 想像竞合 443
第三节 不罚之前行为与不罚之后行为 450
第四节 数罪并罚 453
第五节 罪疑唯轻原则与选择确定 456
德文略语索引 465
德文参考文献索引 467
中文参考文献索引 473
附录:犯罪检验结构模型 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