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想学术文丛 中国教育史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青之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06853035
  • 页数:426 页
图书介绍:《中国教育史》一书完成后,经王云五、胡适等人审定,收入到《大学丛书》中,并在1936年有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六编六十五章,介绍了中国历史上从原始社会到民国初年各时期的教育概况、教育制度、教育家及学说,并与当时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状况有序结合起来,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教育史。本书虽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时光,仍是研究中国教育史的必备之书。

编前语 1

第一编 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教育 3

第一期 自商代以上 3

第一章 初民的生活与教育的起源 4

第二章 汉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度 6

第二编 封建时代的教育 13

第一期 西周(前1122—前771) 13

第三章 西周社会的概观 14

第四章 后人附会之西周教育制度 18

第一节 学制系统 18

第二节 学校之内容 22

第三节 女子教育 28

第四节 结论 29

第二期 东周(前770—前222) 31

第五章 东周之社会与思想 32

第六章 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 35

第一节 概论 35

第二节 老子 36

第三节 孔子 40

第四节 墨子 46

第五节 孔门弟子 51

第六节 孟子 56

第七节 庄子 64

第八节 荀子 67

第三编 半封建时代前期的教育 79

第一期 秦汉(前221—前219) 79

第七章 半封建社会形成之第一幕 80

第八章 儒家学术之独占与教育 83

第九章 两汉学风 90

第十章 两汉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94

第一节 概论 94

第二节 太学 96

第三节 鸿都门学与宫邸学 100

第四节 郡国学校 102

第五节 选举 105

第十一章 两汉教育家及其学说 109

第一节 概论 109

第二节 贾谊 110

第三节 董仲舒 112

第四节 扬雄 118

第五节 王充 121

第六节 马融与郑玄 126

第七节 荀悦与徐干 129

第二期 魏晋南北朝(220—588) 137

第十二章 魏晋六朝之政局与民族 138

第十三章 魏晋六朝之学风 140

第十四章 魏晋六朝之教育 144

第一节 魏晋之教育 144

第二节 南北朝之教育 147

第十五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151

第一节 概论 151

第二节 傅玄与颜之推 152

第三节 葛洪与刘勰 154

第三期 隋唐及五代(589—959) 157

第十六章 隋唐之国力与士气 158

第十七章 隋唐学风 160

第十八章 唐之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162

第一节 概论 162

第二节 中央六学二馆 164

第三节 郡县学校 171

第四节 医学 172

第五节 玄学 174

第六节 科举 174

第七节 结论 177

第十九章 隋唐教育家及其学说 179

第一节 概论 179

第二节 王通 180

第三节 韩愈 182

第四节 李翱 185

第二十章 唐末及五代 188

第四编 半封建时代中期的教育 193

第一期 宋(960—1276) 193

第二十一章 宋之政治与教育的关系 194

第二十二章 宋代学风及学派 197

第二十三章 宋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200

第一节 概论 200

第二节 国子监 203

第三节 太学 203

第四节 六专门学校 207

第五节 三短期学校 210

第六节 贵胄学校及国立小学 211

第七节 地方学校 212

第八节 科举 214

第九节 书院 218

第十节 结论 220

第二十四章 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 222

第一节 概论 222

第二节 胡安定 223

第三节 周濂溪 227

第四节 王荆公 230

第五节 张横渠 234

第六节 程明道 241

第七节 程伊川 247

第八节 程门弟子 256

第二十五章 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 266

第一节 概论 266

第二节 罗豫章与李延平 267

第三节 胡五峰 271

第四节 朱晦庵 273

第五节 张南轩 288

第六节 吕东莱 294

第七节 陆象山 300

第八节 朱门弟子 308

第九节 真西山 314

第二期 元(1277—1367) 317

第二十六章 蒙古帝国之政治经济与教育 318

第二十七章 元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321

第一节 概论 321

第二节 中央学校 322

第三节 地方学校 324

第四节 科举 325

第二十八章 元代教育家及其学说 328

第一节 概论 328

第二节 赵复 329

第三节 许鲁斋 330

第四节 刘静修 333

第五节 金履祥与许谦 335

第六节 吴草庐 338

第三期 明(1368—1643) 345

第二十九章 蒙古帝国瓦解与汉族主权恢复 346

第三十章 明代学风之三变 348

第三十一章 明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350

第一节 概论 350

第二节 国子监 352

第三节 郡县学校 355

第四节 其他学校 359

第五节 科举 360

第六节 结论 362

第三十二章 初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366

第一节 概论 366

第二节 曹月川 367

第三节 薛敬轩 369

第四节 吴康斋 373

第五节 胡敬斋 376

第三十三章 中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380

第一节 概论 380

第二节 陈白沙 381

第三节 湛甘泉 384

第四节 王阳明 388

第五节 罗整庵与吕泾野 401

第六节 王门弟子 406

第三十四章 晚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411

第一节 概论 411

第二节 东林学派 412

第三节 刘蕺山 418

第五编 半封建时代后期的教育 429

第一期 清(1644—1911) 429

第三十五章 清帝国之政治与教育 430

第三十六章 清代学风之复古 432

第三十七章 清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435

第一节 概论 435

第二节 国子监 437

第三节 地方学校 441

第四节 其他学校 445

第五节 书院 448

第六节 科举 449

第七节 结论 451

第三十八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一) 454

第一节 概论 454

第二节 孙夏峰 455

第三节 李二曲 459

第四节 张杨园 465

第五节 陆桴亭 470

第六节 陆稼书 478

第三十九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二) 482

第一节 概论 482

第二节 黄梨洲 483

第三节 顾亭林 487

第四节 颜习斋 491

第五节 李恕谷 496

第四十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三) 500

第一节 概论 500

第二节 吴中惠氏 501

第三节 江永 504

第四节 戴东原 505

第五节 王鸣盛与钱大昕 512

第四十一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四) 515

第一节 概论 515

第二节 方望溪与姚惜抱 516

第三节 章实斋 517

第六编 初期资本主义时代的教育 523

第一期 自英法联军至中日之战(1862—1894) 523

第四十二章 社会之变迁与新教育之产生 524

第一节 社会的变迁 524

第二节 新教育之产生 527

第四十三章 萌芽期的新教育之趋势及种类 529

第一节 概论 529

第二节 方言教育 531

第三节 水师教育 534

第四节 陆军教育 536

第五节 留学教育 537

第六节 结论 538

第二期 自甲午之役至辛亥革命 543

第四十四章 外力之压迫与新教育之勃兴 544

第一节 外力压迫之警醒 544

第二节 新教育之勃兴 546

第四十五章 本期教育思潮与宗旨 550

第一节 中学为主西学为辅的思潮 550

第二节 教育宗旨 552

第四十六章 教育行政机关的组织 554

第一节 概论 554

第二节 中央教育行政机关 555

第三节 地方教育行政机关 556

第四十七章 学校制度及实施 558

第一节 概论 558

第二节 直系教育 560

第三节 师范教育 569

第四节 实业教育 572

第五节 学堂行政组织及教职员 576

第六节 管理考试及奖励 578

第七节 结论 581

第四十八章 学部成立后学堂教育之推进 583

第一节 概论 583

第二节 女子教育与简易学塾 584

第三节 中小学与师范教育 586

第四节 高等教育 589

第五节 结论 592

第四十九章 留学教育 595

第一节 游学与游历 595

第二节 资格与学科 597

第三节 管理与奖励 599

第四节 结论 600

第五十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603

第一节 概论 603

第二节 张之洞 604

第三节 梁启超 611

第三期 自民国建元至欧战告终(1912—1918) 619

第五十一章 民国成立后七年内之教育背景与教育 620

第一节 辛亥革命与教育 620

第二节 复古运动与教育 622

第五十二章 教育思潮与宗旨 627

第五十三章 本期教育制度 638

第一节 教育行政组织 638

第二节 学校系统 640

第三节 直系教育 642

第四节 师范教育 645

第五节 实业教育 648

第六节 结论 651

第五十四章 小学教育之改制 652

第五十五章 本期教育之实际情形 656

第一节 各种学校之概况 656

第二节 义务教育与国语运动 660

第四期 自五四运动至三一八惨案(1919—1926) 667

第五十六章 一九一九年之解放运动 668

第一节 何谓解放运动 668

第二节 解放运动与教育 671

第五十七章 教学法之进步 679

第五十八章 教育制度之改造 685

第一节 概论 685

第二节 学校系统 686

第三节 中小学课程标准 690

第四节 县市教育行政机关 696

第五十九章 三种教育之运动 698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运动 698

第二节 平民教育的运动 702

第三节 国家主义教育的运动 704

第六十章 结论 708

第五期 自国民政府建都南京至现今(1927—1934) 713

第六十一章 国民革命与教育 714

第六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之教育宗旨及教育政策 718

第六十三章 国民政府之教育制度 725

第一节 概论 725

第二节 教育行政制度之一度改造 726

第三节 学校系统 729

第四节 各项学校令及其规程 733

第五节 各级学校课程标准 735

第六节 毕业会考及成绩核算法 742

第六十四章 现今教育之趋势 745

第一节 生产教育 745

第二节 乡村教育 752

第三节 结论 757

第六十五章 中国教育今后之出路 760

第一节 中国现在之国情 760

第二节 已往教育之错误 762

第三节 今后教育之出路 767

第四节 结论 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