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香港行政主导制的科学内涵阐释 1
第一节 法制依据 2
一、行政长官法律制度 2
二、行政与立法关系法律制度 4
三、行政与司法关系法律制度 7
第二节 文化基础 7
一、东方的集权文化 8
二、西方的分权文化 10
三、两种文化的关系 16
第三节 历史溯源 19
一、港英时期行政主导制的实质 20
二、两个时期行政主导制的区别 22
第二章 香港行政主导制的价值目标探究 27
第一节 三重价值目标的结合 28
一、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28
二、保持香港繁荣和稳定 35
三、保障港人权利和自由 41
第二节 三重价值目标的关系 47
一、初始价值目标 47
二、中介价值目标 49
三、终极价值目标 50
第三节 三重价值冲突的处理 52
一、主权与人权 53
二、秩序与自由 56
第三章 香港行政主导制的运作模式比较 62
第一节 比较的对象 62
一、“美利坚模式” 63
二、“新加坡模式” 65
三、“俄罗斯模式” 67
第二节 比较的角度 70
一、制度结构 70
二、权力关系 73
第二节 比较的结论 78
一、“香港模式”的形成受自身区情决定 79
二、“香港模式”的特色须体现“一国两制” 82
三、“香港模式”的优化应借鉴他域经验 89
第四章 香港行政主导制的制约因素分析 94
第一节 法制因素 95
一、立法机关的制约 95
二、司法机关的制约 101
第二节 政治因素 110
第三节 文化因素 117
第四节 社会因素 122
第五章 香港行政主导制的实施路径创新 127
第一节 改革功能组别,保持“混合政体” 127
一、功能组别的演进 128
二、功能组别的作用 132
三、功能组别的改革 137
第二节 推进共识民主,组建“联合政府” 142
一、共识民主的内涵 143
二、共识民主的作用 144
三、共识民主的实践 147
第三节 健全释法程序,实行“多元司法” 151
一、《香港基本法》的解释体制 152
二、人大常委会释法的程序 155
三、行政长官参与释法程序 159
第四节 消解民粹主义,促成“大同社会” 166
一、香港社会中民粹主义的影响 167
二、香港社会中民粹主义的成因 169
三、香港社会中民粹主义的消解 174
结语 178
致谢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