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读书记(十四) 3
方苞对《国策》与《史记》之比较 3
《河渠书》之断句 3
“碓”与“堆” 4
梁玉绳论《史记》佚篇及其有附益补缀之篇 4
梁玉绳论《史记》佚文 8
梁玉绳论历代研究《史记》之学者 10
沈括论平王东迁之年之歧说,疑《纪年》已不存于北宋 11
金子敦论《史记》价值 11
朱一新论群经新疏及康有为讲学 13
刊刻《十三经新疏》运动 14
卢文弨论《注》、《疏》、《释文》合刻之非 16
谭莹之文化功绩 17
李光廷治西北地理之故 17
东、西、南三楚 18
江夏有邾,鄱阳有越 19
楚以越乱塞厉门、郡江东 20
宜阳因积军实故等于一郡 20
楚王以新城为主郡 21
西王母豹尾即衣皮,为夷制 21
函山有鸟名王母使者 21
天彭门为蜀中之蒿里 22
卷即袞,今作滚 22
南朝人口只四百馀万 22
六朝时家庭手工业,江东不及河北 22
桀居河南,昆吾在许,鸣条在陈留,三朡在定陶,均与安邑无关 23
夏都均在河南,山西之为大夏当在夏亡后 26
夏东向发展,故与夷人多关系 26
陆终氏在夏代占有河北、河南、山东诸地 27
陆终材料之整理 28
皇甫谧定夏都安邑由于《左传》“大夏”“夏虚”之文 32
扈与莘皆姒姓国之居陕西者 33
丁山论“胥”即“疋”,即“夏”,在陕西 33
夏后胤甲居西河即东河,在安阳 34
《世本》中陆终后甚多 36
桂馥论奄里,并谓奄即偃 40
越都于吴所历年代 41
越都瑯邪之年 42
吴备越之迹 42
移干遂于江南之误 43
三江之口与东江 44
溧阳为吴备楚处 44
越之霸迹 45
沈勤庐寻得干将墓及羊山化石 45
欧冶子铸剑在会稽若耶溪;干将、莫邪铸剑在苏州干将泾及当涂莫邪山 46
章山之铜在宣州及句容 47
汉初之五言诗 47
轩辕杀两曎、蚩尤 47
《盐铁论》中之干遂 48
兰郎公路及白龙江南北 48
神丛 49
河水哭然后流 49
长沙楚墓竹简 49
亢父知生,梁父知死 50
苏州、盱眙俱有长洲苑 50
阎若璩已斥《今本纪年》为伪 51
写书之益 51
《水经注》引书 51
臣瓒 52
梁惠王作大沟于北郛即城濠 52
燕文侯称苏秦为“主君” 52
兄死妻嫂与父死烝庶母 53
评弹艺术之特点 53
各地之高腔 54
法华读书记(十五) 57
赵与邻国 57
赵与中山 58
赵徙漳水 59
晋伐鲜虞 59
中山国名之始见 60
中山武、桓二公及其居地 61
襜褴或澹林 61
武灵王廿一年攻中山所取邑 62
骑射之实验区 63
魏滨洛之长城 63
魏自卷至密之长城 64
魏惠王徙都大梁之年 65
魏文侯、武侯之都 68
决荥口灌大梁之豫言 69
楚决河灌长垣 71
大梁、少梁(大夏) 71
魏守亭鄣卒 71
秦徙六国人民 72
韩有六都 72
泾入渭后通称泾渭 73
秦灭巴、蜀对楚之威脅 74
扞关 75
王应麟论秦不泛江伐楚之误 76
秦封国多在关外 76
华山在大梁左右 76
华阳与阳华(雒南、密县、新郑) 77
晋华山在灵宝、阌乡南 78
“胡貉代马”之歧说 78
“一经两海” 79
秦离宫 80
栈道有四 80
营丘在临淄抑营陵 81
《史记》记齐三都及《礼记》太公以下五世反葬于周 82
鲍彪、罗泌、程恩泽皆以营陵即营丘 83
燕与膠东之关系 83
夷维 84
姑幕与薄姑 84
徐州有三地,最北在河北大城县 85
宋亡后之国际关系 86
南郡江陵县与郢县之楚都问题 87
顾栋高说楚都 88
考烈王迁钜阳说 90
楚之东津、北津 90
楚北方之险要及重镇 90
扞关与阳关、江关、弱关 91
东陵所在 92
《帝系》中之楚、蜀地名 93
夏州与夏路 93
战国之长沙 93
邓有三地 94
韩魏三郡 95
魏章时代 95
法华读书记(十六) 96
赵境与赵都 96
晋水在平阳不在晋阳,前人已言之 97
赵武灵王筑长城 99
韩名由韩国来抑由韩原来? 99
韩世系表及其都 100
韩曾否都酸枣? 101
碣石有三地 101
燕有两长城 103
赵北之地燕先有之 103
《魏策》文字之错误(校勘好例) 104
中山之封及其与魏、赵之关系 105
沈钦韩论《史》、《汉》记中山之讹(校勘好例) 106
江夏之邾城 108
扬越之南徙 108
慕容、拓跋两氏所造之先世 108
秦韩为秦人所建之国 109
参胡 111
战国时域内蛮夷 111
夏人 112
舜之虞与周之虞 112
项为楚灭 115
唐地有七,孰为尧都? 115
尧与陶之关系 117
尧冢在成阳有二说 119
尧传说分四区 120
苏鹗论尧城舜宫 123
苏鹗论偃朱城 123
卢文弨驳尧冢在平阳说 124
涂山与三涂 125
鬼侯即九侯、厹由在平定与临淮 127
秦始皇与越 128
吴水、陆二干线 129
涿鹿与彭城、鼓城 129
高阳与高辛所在 130
谷孰为高辛而非亳 130
“陶唐”之唐即汤 131
尧、舜、禹都之异说 132
祝融、重黎与雷部 132
卫宏言帝挚禅尧 134
少昊义为小阴位 134
神农传世之数 135
“九州”与“九丘”之异 135
法华读书记(十七) 136
若水 136
崇山与嵩山;鲧之崇国在嵩山 137
舜为诸侯之子;其先世皆为王朝乐正 138
弘农熊耳与益阳熊耳 139
妫水 140
《中国远古史地图》简表 140
传说中夏桀之水利工程 144
皇甫谧说禹国、禹都;禹都不限于安邑 145
从卫迁帝丘之卜可证《左氏》书之时代 146
寿春在楚考烈王迁都前已为大都市 146
从吴江水道可知阖庐奠都苏州之理由 147
雷学淇说斟寻应依傅瓒说,始在巩县,后迁北海 149
侯甸男卫 152
伪出书用“侯甸男卫”文之误 154
“会吴于向”在龙亢而不在郑 154
澨 155
“自豫章与楚夹汉” 156
春秋时郡制之酝酿 156
赤狄与白狄之疆界 157
顾栋高论赤狄境至山东西部 157
七国所得之异族血统 158
“亳”为土耳其语 159
秦缪、句践列于“王霸”的根据 159
夫椒所在(杜预致误由于《史记》) 159
封人所辖为郡之嚆矢 160
州里与州巷 161
商自西来 161
洛入河与汉入海 161
西海 161
法华读书记(十八) 164
《聊斋志异》旧钞本 164
《聊斋志异拾遗》 164
万历刻《杨家府演义》 164
吴江黄蓋墓与泰兴施耐庵墓 166
冯梦龙著述 166
北平图书馆所藏珍本戏剧、小说 167
曾毅公所选《燉煌变文》 168
变文名义 170
《唱经堂内、外书》 171
《尼姑思凡》与《僧尼共犯》 174
童丕绳论脂砚斋其人 176
孙子书选变文、话本、长篇小说、词话目 178
刘厚生评《纳兰词》中兴亡之感 180
刘厚生评《纳兰词》中之恋爱问题 183
燉煌卷子中之《孟姜女变文》 184
名词失主名 186
《天方夜谈》与中国故事 186
《谈瀛记》之实在性 187
分类本《聊斋志异》 188
《觚賸》论《中山狼传》及《水浒》、《琵琶》、《曹娥碑》等故事 189
汴河河市与《清明上河图》 191
包拯故事在北宋已盛行 191
刘希夷诗为《妬花歌》、《葬花词》所本 192
郑恒与崔氏墓志铭 192
《京本通俗小说》 194
湖南花鼓戏中之《池塘洗澡》(《孟姜女配夫》) 195
《聊斋·仇大娘》中陶镕孟姜女故事 197
“瓦罐不离井上破” 198
吴中四才子 198
法华读书记(十九) 200
莫愁居地有三说 200
葛塞洛瓦发掘外蒙古墓 201
李滋然事迹与其著述 202
淄川之昆仑 203
金文与《尚书》之“哉” 203
西周之吴国在关中 203
张郁文《元史地理通释》 204
张郁文说元代昆仑 205
《史记》论《春秋》不记秦穆公卒 206
《史记》记齐顷公欲王晋 206
《春秋》桓元之越 206
河西之狄 207
丕绳论《周官》及《左传》解《经》语之时代 207
丕绳近年著述 208
春秋时代重要之会盟及战争 209
平城经史刻石 211
北魏仲春会男女 211
贵族过市之罚 212
雨具与车蓋 213
崔浩排佛、老 213
崔浩诛五族 214
大宗与宗子 215
李安世与均田制 217
春申 218
廖平论康有为 219
廖平论《禹贡》误字 220
成王非幼,周公非摄 221
周公为“元圣”之故 222
《金縢》与周公 223
《尚书》不缺 223
《书序》由《百两篇》来(以上六条并据廖氏说) 225
顾观光说战国之郡 226
秦赵通昆仑 229
昆吾山 230
古剑质 231
昆吾在西 231
昆吾之迁 232
周先世系 234
碣石歧说 234
陉与邢 236
七国广袤 237
百里与田 238
楼烦为燕属国,赵夺之 238
战国时匈奴不界中国 239
辽东本朝鲜地,韩与燕之关系 239
丹、犂 241
苴两说 241
秦三蜀侯 243
《霓裳曲》出河西 243
吴音曲 244
柘枝舞 244
何长瑜滑稽诗,染发 245
左九嫔《杞梁妻赞》 245
唐贱视画家 245
唐寅文中姜女 246
曹元弼身后 246
法华读书记(二○) 248
天宝时苏州之粟由海道运幽州供军食 248
韦坚凿广运潭,以江南仓粟市轻货运长安 248
苏轼“想当然”之皋陶三杀、尧三宥故事 250
方苞删《通志堂经解》之工作 250
夏代地名今释 252
商代地名今释 256
西周地名今释 260
洪瑞钊论编历史地图事 268
汤都偃师说与桐宫 270
《九共》九篇为张霸书 271
“郡”为“都”之异称 271
《周礼》中五种县制 271
夏代有无文字之问题 273
殷人贵富 274
希腊窃火神话与息壤说之比较 275
犬丘之名由犬戎来 275
太原之戎即玁狁 276
唐杜氏即荡社 276
惠栋说“古公亶父” 277
《乐记》中之“《武》乱” 278
流州与昆吾刀 278
崤函、熊耳皆蒙华山之名 279
濮人冢与蛮子洞 279
千亩之战 280
“洛”与“雒”无严格区别 281
“上洛”亦作“上雒” 281
《禹贡》为秦人灭蜀后作之证 281
韩已置三川郡 281
安陵君与中山君 282
战国时之二十四国 282
“运”为战国时术语 283
五行之说与风之关系 283
“君姬氏”与“子季孙”(嫡子与宗子非必一人) 283
姑苏台遗址 284
越城 285
尹山湖陶器 285
阳山史前化石 286
干将泾与欧冶庙 286
王颂蔚遗稿 287
胡玉缙遗稿 287
七子山之堡垒与夹道 288
兴化人祖籍多苏州 288
朱季海与诸祖耿 288
王謇著作 289
胡吉宣著作 289
尹炎武著作 290
尹炎武论《图书集成》 290
法华读书记(二一) 291
元代之姑苏台与石湖之姑苏前后台 291
晋代之吴中园林 292
吴昌绶《吴郡通典》 294
《吴郡通典》之铅印本 297
洞庭山王惟贞经商致富 297
张凤论吴中古迹 298
与江苏博物馆函 300
西施 301
王肃论《史记》 302
王安石疑《孝经》 302
《世本》亡于南、北宋之际 303
吴棫《书裨传》亡于明清间 303
姚本《战国策》有高《注》者十卷,即《战国策》真本仅存十卷 303
曾巩所得《战国策》三十三篇为补缀本 304
姚宏所刊《战国策》所据之诸校本 304
《战国策》佚文 306
汉代反谶纬者 307
《尧典》纳言即汉代尚书 307
苏联《世界通史》论中国图腾 308
王莽摄皇帝即为汉大宗 308
小子、孺子非幼年 309
何言论《公》、《谷》是姓姜人一手做 309
朱温自谓金德王 309
《九国志》以契丹为匈奴种 310
成帝时张霸已读《左氏传》 310
《尚书大传》以“开金縢之书”为周公薨后事,司马迁、郑玄误袭其说 310
夏刑与商刑 311
《书序》“十一年一月戊午”为知改月而忘改年 311
王柏论轻改与狃旧之两非 312
王柏辨《毛诗》传授系统 312
王柏主义不主声之谬 312
朱熹、吕祖谦雅郑之辨 313
朱熹论《桑中》、《溱洧》不可接宾客、荐鬼神之谬 314
崔述论唯物、唯心之辨 314
洪颐煊论滴血认亲 315
《益部耆旧传》故事与《双钉计》剧 316
高山族之蛇图腾 316
汉初之无为思想 317
毛笔创于新石器时代 317
赵伐卫,取都鄙七十三 317
晋阳之名为赵氏所迁 318
唐代海道转运 319
山东与山西 319
司马迁生卒年 319
吴廷燮、张鹏一主司马迁卒昭帝末 321
表司马迁行年各家说 322
武曌之九鼎 327
《春秋》中不一致之书法即先后史官之异 327
刘知幾论《纪年》与《春秋》之关系 328
桓谭对《春秋》之态度 328
《春秋》作者删削鲁史之粗心 329
赵匡辨《左氏》传授 329
儒者谈礼由《春秋》来 329
朱熹辨《孝经》 330
白寿彝论朱熹辨伪法 332
胡宏论《康诰》、《酒诰》为武王书 332
朱熹论《盘庚》 333
兴诗无义理 334
《诗经》与宋代乐歌 334
《诗经》中唱和词 334
《诗经》中唱和词 335
《行苇》章数 335
书法通画理 336
《三驼图》 336
王义山大曲 336
翰林待诏 337
唐“山人” 337
藳人得矢 338
道经伪作 338
西藏北部之黑河 339
法华读书记(二二) 340
东平王不得诸子及《史记》 340
唐代宗以《仁王经》退吐蕃 341
古史、古籍之层累 341
田延年劝霍光学伊尹 342
夏侯胜以《鸿范传》作预言 342
《尚书》为帝王教科书 342
汉帝谥孝 343
《吕刑》、《周易》时代 343
路温舒引《书》 343
满洲堂子 344
廷尉兼司兵狱 345
胡三省不能分析五德生胜说 345
阳夏与太康 346
郑大夫尉氏掌狱 346
谷永非神仙,为宗教与巫术之争 347
元、成间始以礼家说定祭祀 348
《三礼便蒙》 348
西王母筹 349
武帝前为鬼神时代,后为术数时代 349
《卜法详考》与甲骨研究 350
山西、陕西、甘肃俱有翟道 350
禹凿了溪 351
高文虎《史记注》 351
十六禹王庙 352
王朗欲至交州访南岳 353
会稽以始皇与禹同庙 353
王肃反郑由虞翻来 354
章帝立大、小戴《礼》博士 355
太原自南移北由赵氏 355
宋白《续通典》 356
能田忠毅谓《十月之交》为平王四十六年事 356
东周初王朝秩序不安定 357
郑樵论《小雅》中东周诗 358
周孚驳郑樵说之非 359
武帝晚年疑方士与卜筮 360
匈奴祭社以人为牺 361
斩白蛇剑 361
孙星衍《春秋长编》 361
高步瀛所著书 362
《禹功记》 363
西王母黄中李 363
谭戒甫《高宗肜日越有雊雉考》 364
肜日 364
“有”读为“侑”、越贡玉 365
陈宝与雊雉 365
《顾命》之陈宝 366
天智玉琰五 367
甲文之五玉 367
璧?与璧流离 368
越与暹、缅 369
涂山与茅山及于?、越戏方 369
武丁令越伐?方 370
秦得陈宝 371
评谭文语 372
御史执法 373
男女异路 373
三年丧 373
玉食 374
王莽据《王制》封国 374
莽制作杂用今古文 374
莽制六服 374
莽州、部与《太玄》 375
《太玄》州、部与莽制异 375
郅恽言汉再受命 376
王莽与黄帝 376
法家与儒家 377
莽华蓋 377
商人杜吴 377
地为舆明地动 378
箕关在王屋 378
梁、库、竺三姓 378
瘿杨谶记 379
庙主藏西壁 379
秦穆得周王致霸 379
谥刺即厉 379
秦宣初志闰月 380
秦简公时初带剑 380
圉与陵 380
夏纬瑛论荇菜、卷耳、芣苢 380
刘秀女弟伯姬 381
卢奴有黑水 381
湖南巫师 381
梅山峒之征服 381
汉印丹阳作丹杨 382
古人之色 382
北京市由来 382
南方章姓 383
《鲁世家》悼公以下合刘歆《历谱》而违《年表》 383
范义庄捐献文物 383
《古诗十九首》之作者 384
藏历建卯 384
音乐之地域性 384
包头昆独仑河 385
徐州谚见南、北人性格 385
北京西城关之苏州街 385
法华读书记(二三) 386
桑林为商都之一 386
桐与空桐所在;南亳疑即桑林 386
商起西北之痕迹 388
因“亳殷”一名而造成之纠纷 391
因殷地之误定造成《史记》与《今本纪年》之谬误 393
束晳对“亳殷”之改正 394
一字之误造成四次杜造史实 395
《纪年》文解决“五邦”问题 395
《书正义》驳束晳之谬 396
甘地有鄠、洛阳两说 397
空桐、大蒙为西方与商所俱有 398
亳即蒙 398
皇甫谧未见《纪年》 399
北蒙与北冢 399
丁山论邢与庇 400
?王与《六月》之“王”均为诸侯称王者 402
在西方之申与缯 403
河东与渭水流域均有虞、芮 404
安徽、河南间之濮水 405
周之四境;芮即豳,豳即汾 406
姑棼即薄姑 410
濮水与濮族 410
麇 413
康叔本国 413
三监与殷、东 414
中旄父即康伯,康伯即庸伯,《诗·风》三卫之所以分 417
吴庆恩说东即秦汉东郡;东不可谓卫 419
王国维说邶在燕,鄘在鲁 421
卫之四都 423
综班、郑、孔、陈、孙、王之说列表 423
武功有淮水 424
《緜》篇之虞芮俱在汉?县 425
“吴”与“虞”为同字 425
《晋公盦》中之“亳?” 426
?即吴;两周间东迁国 426
毛亦东迁之国 427
莒、?与吕、甫 427
周初鲁东南境即徐国;徐之再迁 427
熊挚红嗣位仍都鄂,至熊咢时犹然 428
鬼方控宗周之东北、北、西北 429
淮夷与南淮夷 429
徐与淮夷可分可合 430
宣王惧楚而封申伯于谢,与楚之国势不相应 432
“边侯甸”与“命大夫”皆郡守之前身 433
阳华山、泽所在 434
四川仁寿亦有息壤 436
河南临汝有崆峒 436
法华读书记(二四) 437
《郑语》诸国与《左》昭九年《传》合看(路、洛、徐、泉、蒲等) 437
亳、薄、蒲三字通 439
皮锡瑞论汤起西方之亳 439
俞正燮《汤从先王居义》 440
魏源论《汤誓序》谓汤都有东亳、西亳、景亳 443
景亳 449
相土之东都即商丘 450
桀都洛阳,则商人东、西孔道已为所截断 451
蒐以治兵,非为祭山 451
鬼方、玁狁是一是二? 452
太伯至荆蛮为周人经营南土之始 454
汉东诸国及周人对于南土之经营 455
巴都及其迁徙 457
九夷、商奄等 459
管叔之“管”应作“关” 461
虎方与夷虎,及其与九夷、昭王南征之关系 461
下邳蒲姑陂 464
《伪纪年》中蒲姑两灭 464
涂山与三涂山 465
常州奄城 466
吕思勉《奄城访古记跋》 470
吴澄评《孝经》 470
“弔膀子” 471
“织贝” 471
犬图腾诸民族 472
黄帝与西北 472
隋文定衡山为南岳 472
《礼记》之名始见《王莽传》 472
朱温以朱虎为始祖 473
“委质”解作屈膝 473
繻、休、辟等谥为《谥法》所不载 473
安王时狄败魏 473
齐、赵俱有灵丘,张守节误注 474
周、秦人对老、幼风尚不同 474
“今之秋胡非昔之秋胡” 474
关于山东博物馆之商讨 475
邵雍推算法在宋代史学界之权威 476
五行思想之科学性 476
史念海论重写《中国疆域沿革史》 477
吐谷浑有拓跋姓 477
“琉璃王冢”与“蝦蟆陵” 477
赵孟 477
别族之自由 478
金氏为刘氏之变 478
藏文中与汉字相同者不少 478
“杨”作“扬” 478
法华读书记(二五) 479
最早谈到矿物与矿业的书 479
昆吾之山在伊水流域 480
惠公仲子与武王邑姜 481
李白家庭为国际商人 481
任法不任智 481
弃灰于道者刑 482
族刑(族、三族、五族、七族皆有,独无言九族者) 482
《七国考》引李悝《法经》 483
沈家本未见《七国考》文 485
秦东西门 486
羯鼓之结尾声 486
趋与艳 488
《塘上行》之转变 489
方孝岳论东作、南为、西成、伏物 490
方氏谓《尧典》为《商书》 493
方氏论舜寿仅五十 494
方氏论《尧典》篇首 496
方氏论“黎民”之语源 497
方氏论古代居制有上下级之分 498
方氏论“庸命”应作庚代解 499
阮葵生集录古代制作说 500
赫胥氏与赫连氏作梳 502
墠渚与羽渊 503
方孝岳论禅让 504
社祀 504
社与祖 505
竹添光鸿论社祭 505
《左传》中之“封人” 507
秦妇人有爵 508
后土始以高帝配,至王莽乃据《周礼》以高后配 508
陆侃如夫妇论息壤 509
《易林》云雍门内崩 510
东北人说老汗王 511
东北关庙与老汗王 511
长城徒卒 512
秦狱处与怪哉虫 512
秦法繁密之形容 513
《东京赋》论秦政 513
秦赋税之重 514
会稽杀寡妇双致大旱与东海孝妇绝似 514
始皇在杞、齐均曾筑城 515
秦筑长城材料绝少 515
泰州冤狱似《六月雪》故事 516
樊舆圣女祠与孟姜祠;贾复城与寡妇城 517
东汉西王母镜 518
《聊斋》中阿绣姊妹学西王母 518
杭州之汴京化 519
房屋 520
《文选》之笔削古词 520
明宣宗胡服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