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中医学的概念和学科属性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和发展 4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3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26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28
第一节 精气学说 28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概念 29
二、精气学说的内容 33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7
第二节 阴阳学说 38
一、阴阳的概念 39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46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5
第三节 五行学说 64
一、五行的概念 64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68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7
第四节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85
一、中医学思维方式的产生基础 86
二、中医学常用的思维方式 86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92
第一节 精 92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93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95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96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97
第二节 气 100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100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103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104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107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111
第三节 血 119
一、血的基本概念 120
二、血的生成 120
三、血的运行 121
四、血的功能 123
第四节 津液 123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124
二、津液的代谢 124
三、津液的功能 127
第五节 神 128
一、人体之神的基本概念 128
二、人体之神的生成 129
三、人体之神的分类 130
四、人体之神的作用 131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132
一、气与血之间的关系 132
二、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 134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35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137
第三章 藏象 139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139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140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142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144
四、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144
五、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146
第二节 五脏 146
一、心 147
附:心包络 154
二、肺 154
三、脾 162
四、肝 169
五、肾 179
附:命门 189
第三节 六腑 191
一、胆 192
二、胃 194
三、小肠 196
四、大肠 197
五、膀胱 198
六、三焦 199
第四节 奇恒之腑 203
一、脑 203
二、女子胞 205
附:精室 206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207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 207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215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216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的关系 220
第四章 经络 223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223
一、经络的概念 223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227
第二节 十二经脉 230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230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231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233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234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235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236
第三节 奇经八脉 241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242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机能 242
三、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机能 243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245
一、经别 246
二、别络 247
三、经筋 248
四、皮部 249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机能和应用 249
一、经络的生理机能 249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253
第五章 体质 256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256
一、体质的概念 257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261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263
一、精气血津液是体质形成的基础 263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265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269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269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270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276
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276
二、阐释发病原理 277
三、解释病理变化 278
四、指导辨证 278
五、指导治疗 279
六、指导养生 281
第六章 病因 282
第一节 六淫 284
一、六淫的基本概念 285
二、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285
三、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286
第二节 疠气 293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293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294
三、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294
第三节 七情内伤 295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295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296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297
第四节 饮食失宜 301
一、饮食失宜的概念 302
二、饮食失宜的分类和致病特点 302
第五节 劳逸失度 305
一、过劳 305
二、过逸 306
第六节 病理产物 307
一、痰饮 307
二、瘀血 310
三、结石 313
第七节 其他病因 314
一、外伤 315
二、诸虫 316
三、药邪 318
四、医过 319
五、先天因素 320
第七章 发病 322
第一节 发病原理 323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324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329
第二节 发病类型 331
一、感邪即发 331
二、徐发 332
三、伏而后发 332
四、继发 333
五、合病 333
六、复发 333
第八章 病机 336
第一节 基本病机 339
一、邪正盛衰 340
二、阴阳失调 345
三、精气血津液的失常 357
四、内生“五邪” 382
第二节 疾病传变 389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389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399
第九章 防治原则 402
第一节 预防 402
一、预防与养生的概念及关系 402
二、预防原则——治未病 403
第二节 治则 409
一、治则与治法的概念和关系 409
二、治病求本的概念及其与治则治法的关系 410
三、临床常用的治疗原则 411
附:中医基础理论关键名词术语索引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