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卫东,谭永忠,彭俊等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309077094
  • 页数:56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以及土地资源学的形成、发展和利用,介绍了国内外各种有代表性的土地评价的理论、方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

一、土地的概念 1

二、土地资源 4

三、土地资产 5

第二节 土地的功能与特性 6

一、土地的功能 6

二、土地的特性 8

三、土地系统及其特征 10

第三节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11

一、以自然描述和实地调查为主的土地资源考察阶段 12

二、以土地类型研究为核心的景观综合分析阶段 13

三、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的土地评价阶段 16

四、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导向的土地利用后评价阶段 19

第四节 土地资源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与程序 24

一、土地资源研究的理论基础 24

二、土地资源学研究内容 27

三、土地资源研究的程序 29

第二章 土地资源形成要素分析 34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气候学特征分析 34

一、太阳辐射 34

二、热量资源 38

三、降水 43

四、风象 45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地质地貌条件分析 46

一、地表形态特征 47

二、岩性及其矿物质组成 51

第三节 土地资源的水文条件分析 54

一、水文条件对农业土地利用的作用 55

二、水文条件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57

第四节 土地资源的土壤条件分析 58

一、土壤质地 59

二、土层厚度 60

三、土壤养分 61

四、PH值(土壤酸碱度) 61

五、土壤剖面结构 62

第五节 土地资源的植被生态特征分析 65

第六节 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作用及其反馈 69

第三章 土地资源分类与调查 74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分类与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74

一、土地资源分类与调查的目的 74

二、土地资源分类与调查的任务 76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系统 78

一、土地类型分类 78

二、土地利用分类 95

三、土地利用功能分类 136

第三节 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图 146

一、土地资源构成要素调查 146

二、土地利用调查 149

三、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 156

第四章 土地资源结构分析和区划 168

第一节 土地分类和区划的关系 168

一、土地类型研究与综合自然区划的关系 169

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利用分区的关系 171

第二节 土地类型结构与演替 174

一、土地类型结构的类型 174

二、土地类型结构分析 176

三、土地类型的演替 181

第三节 土地利用方向和结构分析 185

一、土地利用的基本方向 185

二、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189

第四节 综合自然区划和土地利用分区 195

一、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195

二、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与方法 202

第五章 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 206

第一节 土地评价的目的与任务 206

一、摸清资源家底,为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与计划服务 206

二、科学地确定土地资产价值,为土地税赋予权属转移补偿提供依据 207

三、预测土地开发利用的效果,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 207

四、明确土地适合用途,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 207

五、为地籍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208

六、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09

第二节 土地评价的类型 209

第三节 土地评价的原则 213

一、针对性原则 214

二、比较原则 214

三、辩证原则 215

四、实践性原则 216

第四节 土地评价的程序 216

第六章 农用土地评价 223

第一节 农用土地的适宜性评价 224

一、一般性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评价 224

二、针对性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241

第二节 农用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254

一、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的概念 254

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模型 255

第三节 农用土地经济评价 263

一、土地经济评价的概念及评价指标 264

二、土地经济评价的经济分析方法 267

三、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 273

四、征地补偿标准评价 284

第七章 建设用地评价 294

第一节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294

一、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适宜性评价 296

二、建设用地的生产布局适宜性评价 299

三、建设用地的景观设计适宜性评价 310

第二节 建设用地经济评价 317

一、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317

二、建设用地分等定级 324

三、建设用地估价 338

第三节 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评价 345

一、建设用地开发潜力的概念 345

二、建设用地合理规模的确定 347

三、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 354

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356

第八章 生态用地评价 361

第一节 概述 361

一、“生态用地”的提出 361

二、生态用地的概念与内涵 362

三、生态用地的分类与类型 364

四、生态用地的范围与界定 365

第二节 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生态评价 366

一、土地生态系统的概念 366

二、土地生态评价的概念 367

三、土地生态评价的内容 367

四、土地生态评价的意义 368

第三节 生态用地的生态健康评价 368

一、土地健康与生态系统健康 369

二、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371

三、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373

四、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374

第四节 生态用地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377

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及内涵 377

二、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类型 379

三、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380

第五节 生态用地的生态风险评价 382

一、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历程 382

二、土地生态风险及其评价的内涵 383

三、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的特点与意义 384

四、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的内容 385

五、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 385

第六节 生态用地的生态安全评价 386

一、生态安全的由来及其基本概念 386

二、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 388

三、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389

四、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 390

第九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395

第一节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提出 395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395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397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驱动因素 398

第二节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特点 401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评判准则 401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关系 402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时间尺度 403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空间尺度 404

五、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价值取向 405

第三节 国外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406

一、持续性度量与指标 406

二、持续性指标开发方法 408

三、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409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410

五、其他国际组织与国家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415

第四节 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与思考 416

一、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研究的基本框架 417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417

三、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特点 424

四、基本共识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425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427

第十章 土地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430

第一节 土地评价的主要方法 430

一、主导因子评判法 430

二、最低限制因子评判法 432

三、综合指标评判法 433

四、多因子综合评判法 434

五、标准值对照评判法 435

六、样地法 435

七、投入产出分析法 435

八、实验法 436

九、历史波动分析法 437

第二节 数学方法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 437

一、主成分分析法 439

二、回归分析法 443

三、灰色关联分析法 449

四、模糊综合评价法 455

五、人工神经网络法 461

六、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评价方法 466

七、数据包络分析法 472

第三节 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478

一、土地资源信息系统概述 478

二、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 481

三、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 496

四、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499

第十一章 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与整治 506

第一节 世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面临的挑战 506

一、世界土地资源的基本分布 506

二、世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510

三、世界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状况 518

四、未来的挑战与对策 520

第二节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状况 528

一、我国土地资源形成的自然背景 528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532

三、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 537

四、我国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545

第三节 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规划与综合整治 549

一、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基本内涵 549

二、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主要类型 551

三、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影响 553

四、区域土地资源开发规划 554

五、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整治 558

后记 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