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二 文献综述 6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2
四 寻求的突破点 26
五 主要概念的界定 27
第一章 通胀的损益格局及其利益本质 31
第一节 分化与矛盾的持币人群体 31
一 多元分化的持币人利益角色 32
二 通胀收入分配效应的隐蔽性 41
三 通胀与货币利益的时空位移 46
第二节 享有货币特权的金融利益集团 50
一 金融利益集团的通胀偏好 51
二 金融利益集团货币特权的形成与变迁 55
第三节 政府及官僚集团的通胀利益 58
一 货币经济及法定货币的公共特性 59
二 官僚政治与货币权力 63
本章小结 68
第二章 财政金融化与政府对通胀利益的掠夺 69
第一节 财政金融化:政府权力与持续通胀的利益链接 69
一 财政金融化:政府从持续通胀中获益的主要途径 69
二 财政金融化的历史演变 74
三 财政金融化的概念及其本质 79
第二节 财政金融化的理论依托与现实基础 82
一 凯恩斯主义是财政金融化的理论依托 82
二 货币权力与金融市场的结合为财政金融化提供了现实性 90
第三节 财政金融化的政治与经济影响 96
一 持续通胀与财政金融化的伴生破坏了基本经济秩序 97
二 财政金融化对基本经济权利和经济自由的威胁 101
三 财政金融化导致现有财政约束体系的失效 105
本章小结 112
第三章 货币权力约束中的宪法缺失 114
第一节 约束权力的一般性规则 114
一 授权的规则:目标约束与共同治理 115
二 控权的规则:权力制衡与程序正义 117
三 权利保障规则:权利救济与政府问责 120
第二节 中央银行法约束货币权力的局限性 122
一 中央银行法无法保障央行的独立性 122
二 中央银行法无法协调外汇管理权与公民货币权利的冲突 125
三 央行实施货币权力的目标与权限需要宪法予以规范 128
第三节 通胀目标制:以技术手段约束货币权力的局限性 132
一 通胀目标制难以取代货币权力的规则性约束 133
二 资产价格膨胀凸显了通胀目标制的局限性 135
三 国际性货币规则的缺失使央行难以坚守通胀控制目标 137
第四节 财政金融化的约束与货币宪法的提出 140
一 布坎南的货币宪法思想 141
二 财政金融化所折射的货币宪法需求 143
三 通胀治理与中央银行的宪法地位 145
本章小结 148
第四章 货币宪法规范的确立与实施 149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宪法主体地位 149
一 确立央行宪法主体地位的意义 149
二 央行宪法主体地位的规范表达 153
三 中国宪法性法律中的中央银行制度 158
第二节 币值稳定的货币宪法规范 162
一 币值稳定与宪法基本价值的关系 162
二 币值稳定的规则层次:以欧盟立法为例 165
三 币值稳定的规范结构:对《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分析 168
第三节 货币权力的宪法配置 172
一 货币权力与其他经济权力的关系格局 172
二 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货币权力的约束 176
三 持币人的共同治理及其权利救济 179
第四节 约束货币权力的国际性规则框架 182
一 促进竞争:国际性货币规则中的共同目标 182
二 汇率稳定机制的建立与国际货币规则民主性的提升 184
三 通胀的全球治理与金融监管的规则协调 187
本章小结 189
结论 191
参考文献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