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与北方之间的文化走廊 太行山东麓地区先秦文化的演进格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渭莲,段宏振著
  • 出 版 社:北京:文物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01044627
  • 页数:431 页
图书介绍:太行山东麓地区指太行山山脉以东,北起燕山山脉、南抵沁河谷地,宽度在70-120千米不等的南北狭长的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地区。由于先秦时期黄河流经河北平原注入渤海,因而太行山东麓地区实则呈现出走廊的态势,是连接中原与北方的重要通道。由于地处中原、北方与山东几大文化区之间的交界地带,不同考古学文化在此交流碰撞,导致此地区考古学文化呈现出错综复杂的面貌。这种不同文化之间全方位的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理解与认同,为以汉民族为主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此地区是先秦时期一系列重要古国古部族的诞生地或主要活动地域,商人立国前曾长期活动于该地区,商代中晚期的政治中心邢、相、殷亦在此地,西周时燕、卫、邢相继分封于此,东周的燕、中山、赵等强国的都城和核心统治中心都在此地区。对这些重要古国古部族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演进以及秦以后中华帝国统一格局的形成有启发意义。本书目的在于构建先秦时期该地区古代文化编年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时期考古学文化格局的演变,并进而分析形成这种格局的深层原因。

第一章 绪论 1

一 研究时空的设定 1

二 研究缘起 3

三 研究内容、途径与方法 4

四 研究目标 5

第二章 研究史 6

第一节 史前文化 6

第二节 夏代时期文化 12

第三节 商代时期文化 16

第四节 西周时期文化 21

第五节 东周文化 24

一 燕文化 24

二 中山文化 26

三邢、卫、晋文化 27

四赵、魏文化 29

第六节 环境与文化 30

第七节 小结 32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变迁 34

第一节 太行山的隆起与华北平原的形成 34

一 太行山的隆起 34

二 黄土堆积与黄土高原的形成 35

三 华北平原的形成 35

第二节 黄河的北流与太行山东麓地理走廊的形成 36

第三节 孢粉反映的环境变迁 40

一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41

二 北京平原 41

三 白洋淀 42

四 大陆泽 43

五 太行山东麓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迁 43

第四节 海岸线演变与贝壳堤的形成 45

第五节 动物群的分布与迁徙 47

第四章 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49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 49

一 文化分期 49

二 年代判定 52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 52

一 新石器时代早期 54

二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时代 63

三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时代 87

第三节 夏代 99

一 北区 99

二 南区 107

第四节 商代 119

一 北区 119

二 南区 126

第五节 西周 147

一 北区 147

二 南区 154

第六节 东周 159

一 北区 160

二 中区 168

三 南区 175

第五章 考古学文化面貌与聚落形态的走廊色彩 185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 185

一 旧石器时代早期:周口店与新桥 185

二 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与小南海 186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 187

一 新石器时代早期早段:东胡林与南庄头 187

二 新石器时代早期晚段:北福地与磁山及裴李岗 190

三 前仰韶时期和仰韶早期:从北福地二期文化到后岗一期文化 202

四 仰韶中期:庙底沟类型的东传 210

五 仰韶晚期:午方与大司空 211

六 仰韶末期庙底沟二期时期:雪山与孟庄 217

七 龙山时代:后岗二期文化 221

第三节 夏和早商时期 229

一 夏家店下层文化 230

二 下岳各庄文化 234

三 下七垣文化 237

四 二里头文化 243

五 早商文化 245

第四节 晚商时期 251

一 围坊三期文化 251

二 晚商文化 253

第五节 西周时期 259

一 张家园上层文化 260

二 西周文化 262

第六节 东周时期 270

一 燕文化 271

二 中山文化 278

三 邢文化 287

四 卫文化 289

五 晋文化 292

六 赵文化 295

七 魏文化 305

第六章 考古学文化格局变迁的走廊模式 309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小石器工业的兴盛 309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 309

一 新石器时代早期:北方文化的长驱南下 309

二 前仰韶时期和仰韶早期:东方文化的覆盖与中原文化的北进 311

三 仰韶中期:中断与西方文化的侵入 313

四 仰韶晚期:本地文化的短暂兴盛 317

五 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南北对峙 319

六 龙山时代:本地文化的繁盛 319

第三节 夏时期的南北对峙 322

第四节 商文化的北进 326

第五节 西周时期殖民文化的一统 331

第六节 东周诸侯文化的个性与共性 333

第七章 环境与文化 337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环境与文化 337

一 北京猿人的生存环境 337

二 山顶洞人的生存环境 339

三 东方广场的露天营地 340

第二节 白洋淀地区史前环境变迁与文化演进 342

一 白洋淀地区古环境的变迁 342

二 白洋淀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与平面格局 344

三 白洋淀地区史前文化与古环境变迁的关系 347

第三节 气候变迁与商人南下 351

一 夏代的环境变异 351

二 历史文献关于夏代环境的记载 354

三 商人的迁徙 356

第四节 晚商暖期与殷墟的繁荣 357

一 晚商时期的自然环境 358

二 晚商都城的固定和殷墟文化的繁荣 360

第五节 西周冷期与戎狄入侵 361

一 西周中后期的气候变化 361

二 戎狄频繁入侵与西周王朝的衰落 364

三 西周文化的衰落与太行山东麓走廊交通的中断 365

第六节 东周暖期与城市繁荣 368

一 东周时期的气候 369

二 东周人口的增长与城市的繁荣 371

第八章 走廊文化格局下的部族与国家 376

第一节 史前古部族的传说 376

一 黄帝、炎帝与蚩尤 376

二 颛顼与共工 377

第二节 商人起源地 378

一 昭明与相土 379

二 王亥与上甲微 381

三 汤都亳 381

第三节 商王朝的都邑与王畿地区 382

一 河亶甲居相 382

二 祖乙迁邢 383

三 盘庚迁殷 383

四 王畿范围的变化 384

第四节 周人的东方屏障 385

一燕 385

二邢 386

三卫 387

四燕、邢、卫分封的意义 388

第五节 夏商周时期中原与北方部族的互动 388

一 文献所见北方部族 389

二 考古发现所见的北方青铜文化 392

三 中原与北方文化的互动 395

第六节 晋的东进与赵国的强盛 397

一 晋的东进与邢、卫的衰亡 397

二 赵国的强盛与扩张 399

第七节 中山的兴衰与华夏化 402

一 中山的兴衰 402

二 中山华夏化的进程 403

第八节 东周燕国的强大与北扩 404

第九章 结语 407

一 太行山东麓地区先秦文化的纵向演进轨迹与平面格局动态 407

二 太行山东麓地区先秦文化格局形成的原因 410

三 太行山东麓地区先秦文化的走廊色彩 412

四 太行山东麓走廊地区的历史重要性 415

五 太行山东麓走廊地区与黄河下游古文明 419

六 太行山东麓地区:中原与北方之间的文化走廊 422

图一 太行山东麓地区位置图 2

图二 汉以前河北平原河流分布示意图 37

图三 华北大平原湖沼塘泊分布示意图 38

图四 河北平原中全新世古地理图 39

图五 太行山东麓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遗址分布图 40

图六 历史时期渤海湾沿岸动态 46

图七 新石器时代早期第一期典型陶器 55

图八 新石器时代早期北区第二期早段典型陶器 57

图九 新石器时代早期北区第二期晚段典型陶器 58

图一○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区第二期早段典型陶器 59

图一一 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区第二期晚段典型器物 60

图一二 新石器时代早期南区第二期典型陶器 61

图一三 仰韶时代第一期第一段典型陶器 67

图一四 仰韶时代第一期第二段典型陶器 68

图一五 仰韶时代第一期第三段典型陶器 69

图一六 仰韶时代第二期早段典型陶器(一) 71

图一七 仰韶时代第二期早段典型陶器(二) 72

图一八 仰韶时代第二期早段典型陶器(三) 73

图一九 仰韶时代第二期晚段典型陶器(一) 74

图二○ 仰韶时代第二期晚段典型陶器(二) 74

图二一 仰韶时代第三期典型陶器 76

图二二 仰韶时代北区第四期典型陶器(一) 78

图二三 仰韶时代北区第四期彩陶片(二) 79

图二四 仰韶时代北区第四期典型陶器(三) 80

图二五 仰韶时代中区第四期典型陶器(一) 80

图二六 仰韶时代中区第四期典型陶器(二) 81

图二七 仰韶时代中区第四期典型陶器(三) 81

图二八 仰韶时代南区第四期典型陶器 82

图二九 仰韶时代北区第五期典型陶器(一) 84

图三○仰韶时代北区第五期典型陶器(二) 85

图三一 仰韶时代南区第五期典型陶器 85

图三二 龙山时代第一期典型陶器 92

图三三 龙山时代第二期典型陶器 93

图三四 龙山时代第三期典型陶器(一) 94

图三五 龙山时代第三期典型陶器(二) 94

图三六 龙山时代第四期典型陶器(一) 95

图三七 龙山时代第四期典型陶器(二) 96

图三八 龙山时代第五期典型陶器(一) 97

图三九 龙山时代第五期典型陶器(二) 98

图四○夏代北区第一期典型陶器 101

图四一 夏代北区第二期典型陶器 101

图四二 夏代北区第三期典型陶器 103

图四三 夏代北区第四期典型陶器(一) 104

图四四 夏代北区第四期典型陶器(二) 105

图四五 夏代北区第五期典型陶器(一) 106

图四六 夏代北区第五期典型陶器(二) 106

图四七 夏代南区第一期典型陶器 108

图四八 夏代南区第二期典型陶器 109

图四九 夏代南区第三期典型陶器 113

图五○夏代南区第四期典型陶器 115

图五一 夏代南区第五期典型陶器 117

图五二 商代北区第一期典型陶器 120

图五三 商代北区第二期典型陶器 121

图五四 商代北区第三期典型陶器 121

图五五 商代北区第四期典型陶器 122

图五六 商代北区第五期典型陶器 123

图五七 商代北区第六期典型陶器 124

图五八 商代北区第七期典型陶器 125

图五九 商代南区第一期典型陶器 130

图六○商代南区第二期典型陶器 131

图六一 商代南区第三期典型陶器 133

图六二 商代南区第四期典型陶器 134

图六三 商代南区第五期典型陶器 136

图六四 商代南区第六期典型陶器 138

图六五 商代南区第七期典型陶器 142

图六六 商代南区第八期典型陶器 144

图六七 商代南区第九期典型陶器 145

图六八 商代南区第十期典型陶器 146

图六九 西周北区第一期典型陶器(一) 148

图七○西周北区第一期典型陶器(二) 149

图七一 西周北区第二期典型陶器(一) 150

图七二 西周北区第二期典型陶器(二) 151

图七三 西周北区第三期典型陶器 153

图七四 西周南区第一期典型陶器 156

图七五 西周南区第二期典型陶器 157

图七六 西周南区第三期典型陶器 158

图七七 东周北区第一期典型陶器 161

图七八 东周北区第二期典型陶器 162

图七九 东周北区第三期典型陶器 163

图八○东周北区第四期典型陶器 164

图八一 东周北区第五期典型陶器 166

图八二 东周北区第六期典型陶器 167

图八三 东周中区第一期典型铜器 169

图八四 东周中区第二期典型器物 170

图八五 东周中区第三期典型陶器 171

图八六 东周中区第四期典型陶器 172

图八七 东周中区第五期典型陶器 173

图八八 东周南区第一期典型陶器 176

图八九 东周南区第二期典型陶器 177

图九○东周南区第三期典型陶器 178

图九一 东周南区第四期典型陶器 179

图九二 东周南区第五期典型陶器 181

图九三 东周南区第六期典型陶器 182

图九四 北福地一期文化陶器分组图 191

图九五 北福地F1平剖面图 194

图九六 北福地祭祀场示意图 195

图九七 北福地一期文化面具 196

图九八 磁山文化早段陶器分组 198

图九九 磁山文化晚段陶器分组 199

图一○○磁山H346平剖面图 200

图一○一 磁山H453平面图 201

图一○二 北福地二期文化典型陶器 203

图一○三 后岗一期文化典型陶器 204

图一○四 南杨庄F1平剖面图 206

图一○五 北福地H91平剖面图 206

图一○六 南杨庄F3平剖面图 208

图一○七 濮阳西水坡M45平面图 209

图一○八 午方-东牛类型典型陶器 212

图一○九 大司空类型典型陶器 214

图一一○ 鲍家堂H25④猪骨架平面图 216

图一一一 秦王寨类型陶器 217

图一一二 后岗二期文化陶器分组 223

图一一三 白营J1平剖面图 224

图一一四 白营遗址部分房址平面分布图 225

图一一五 后岗F25平剖面图 227

图一一六 孟庄古城平面图 228

图一一七 西金城龙山城址平面图 228

图一一八 夏家店下层文化遗物分组示意图 232

图一一九 塔照墓地布局 233

图一二○ 下岳各庄文化遗物分组示意图 235

图一二一 下七垣文化遗物分组示意图 239

图一二二 刘庄下七垣墓地分布及分区示意图 242

图一二三 早商文化遗物分组示意图 246

图一二四 洹北商城平面示意图 249

图一二五 台西聚落遗迹分布图 251

图一二六 围坊三期文化遗物分组示意图 252

图一二七 晚商文化遗物分组示意图 254

图一二八 西北岗王陵分布示意图 257

图一二九 殷墟平面示意图 259

图一三○张家园上层文化遗物分组示意图 261

图一三一 西周文化遗物分组示意图 263

图一三二 琉璃河西周燕都城址及墓地 266

图一三三 西周邢都遗址平面分布图 269

图一三四 辛村M1平剖面图 270

图一三五 东周燕文化遗物分组示意图 272

图一三六 东沈村M5陶器组合 273

图一三七 燕下都城址平面图 275

图一三八 辛庄头墓区30号墓平剖面图 277

图一三九 中山文化遗物分组示意图 280

图一四○访驾庄M8004平面图和出土遗物 282

图一四一 战国中山国灵寿城遗址平面图 283

图一四二 中山王?墓、外藏坑及陪葬墓分布图 285

图一四三 中山王?兆域图版GSH:29摹本 286

图一四四 中山三器 286

图一四五 东周邢文化典型陶器 288

图一四六 东周卫文化典型陶器 290

图一四七 东周卫文化青铜器组合 291

图一四八 濮阳高城平面示意图 292

图一四九 东周晋文化遗物分组示意图 294

图一五○赵文化遗物分组示意图 296

图一五一 赵邯郸故城遗址总平面图 298

图一五二 赵都邯郸邻近地区东周聚落遗址群分布略图 304

图一五三 魏文化遗物分组示意图 306

图一五四 水陆攻战纹鉴 307

图一五五 新石器时代早期晚段文化格局示意图 311

图一五六 前仰韶时期文化格局示意图 314

图一五七 仰韶早期文化格局示意图 315

图一五八 仰韶中期文化格局示意图 316

图一五九 仰韶晚期文化格局示意图 318

图一六○庙底沟二期时期文化格局示意图 320

图一六一 龙山时代文化格局示意图 321

图一六二 夏时期文化格局示意图 323

图一六三 早商时期文化格局示意图 327

图一六四 晚商时期文化格局示意图 330

图一六五 西周时期文化格局示意图 332

图一六六 战国时期文化格局示意图 335

图一六七 白洋淀地区史前文化遗址分布图 345

表1新石器时代早期陶质陶色统计表 57

表2新石器时代早期纹饰统计表 57

表3新石器时代早期器类统计表 58

表4新石器时代早期碳十四测年数据表 61

表5仰韶时代陶质陶色统计表 65

表6仰韶时代纹饰统计表 66

表7仰韶时代器类统计表 67

表8仰韶时代碳十四测年数据表 86

表9龙山时代陶质陶色统计表 90

表10龙山时代纹饰统计表 90

表11龙山时代器类统计表 91

表12龙山时代碳十四测年数据表 98

表13夏代北区陶系统计表 102

表14夏代北区陶系统计表 105

表15 夏代北区器类统计表 105

表16夏代南区陶质陶色统计表 110

表17夏代南区纹饰统计表 111

表18夏代南区器类统计表 112

表19夏代时期南北二区分期对应表 119

表20商代北区陶系统计表 120

表21南区早商陶质统计表 127

表22南区早商纹饰统计表 128

表23南区早商器类统计表 129

表24南区晚商陶系统计表 140

表25南区晚商纹饰统计表 140

表26南区晚商器类统计表 141

表27商代南北二区分期对应表 147

表28西周南区陶系统计表 155

表29西周南区器类统计表 155

表30西周时期南北二区分期对应表 159

表31东周北区陶系统计表 161

表32东周南区陶系统计表 176

表33东周南区器类统计表 177

表34东周时期南北中三区分期对应表 184

表35邢台地区商周文化遗存分期对应表 366

表36太行山东麓地区先秦文化演进与格局示意表 410

表37中原文化区与北方文化区的发展演进历程示意表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