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麻醉技术的发展历史 1
一、麻醉技术的发展简史 1
二、标志性的麻醉技术发展简史 1
第二节 掌握麻醉基本技术 5
第二章 气道控制技术 7
第一节 面罩通气技术 7
一、面罩通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7
二、面罩的结构和类型 8
三、面罩的选择和准备 8
四、面罩通气的方法 9
五、面罩通气不良的原因和处理 10
六、面罩通气的注意事项 12
第二节 气管插管技术 13
一、气管插管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3
二、常用的气管导管的结构、种类、型号和选择 14
三、气管插管的器械 16
四、气管插和前的准备 29
五、经口和经鼻明视气管插管技术 33
六、气管插管的并发症 41
七、拔管及其注意事项 41
第三节 支气管插管技术 43
一、支气管插管的适应证、禁忌证 43
二、常用的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结构和类型 44
三、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操作和定位技术 49
四、支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和不良影响 54
第四节 喉罩通气道及其临床应用 55
一、只喉罩的结构、类型、用途和优缺点 55
二、应用LMA的禁忌证 57
三、LMA的插入操作方法 57
四、应用LMA的并发症 61
第五节 气管切开术和环甲膜穿刺术 63
一、气管切开术和环甲膜穿刺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63
二、气管套管的选择 63
三、气管切开术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64
四、环甲膜穿刺术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66
五、经皮穿刺环甲膜切开术 68
第三章 困难气道处理技术 70
第一节 困难气道的基本问题 70
一、基本概念 70
二、困难气道的程度 70
三、困难气道的发生率 71
第二节 困难气道的发生因素 71
第三节 困难气道的评估 72
一、病史复习 73
二、一般检查 74
三、张口度 74
四、舌咽解剖结构 74
五、寰枕关节伸展度 75
六、下颌间隙 75
七、其他评估方法 76
第四节 困难气道的处理 76
一、处理原则 76
二、常用的临床技术 77
三、面罩通气不能且气管插管失败患者的处理 98
四、困难气道患者的拔管 103
五、困难气道处理后的相关问题 105
第四章 神经阻滞技术 106
第一节 颈丛阻滞技术 106
一、颈丛阻滞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106
二、颈丛阻滞技术的操作 107
第二节 臂丛阻滞技术 109
一、解剖 109
二、臂丛阻滞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111
三、各种臂丛阻滞技术的操作 111
四、上肢手术臂丛入路的选择 114
第三节 其他临床常用的神经阻滞方法 115
一、上肢神经阻滞 115
二、下肢神经阻滞 117
三、椎旁神经阻滞 122
四、交感神经阻滞 123
第四节 神经刺激仪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124
一、概述神经刺激仪的性能和原理 124
二、神经刺激仪在局部麻醉中的应用 125
第五章 椎管内阻滞技术 131
第一节 硬膜外间隙阻滞技术 131
一、硬膜外间隙阻滞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31
二、应用于硬膜外腔阻滞的药物 132
三、硬膜外间隙阻滞的穿刺技术 133
四、硬膜外间隙阻滞的管理技术 137
五、硬膜外间隙阻滞的并发症 138
六、骶管阻滞 141
第二节 蛛网膜下隙阻滞技术 143
一、蛛网膜下隙阻滞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43
二、应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的药物 144
三、蛛网膜下隙阻滞的穿刺技术 145
四、蛛网膜下隙阻滞的管理技术 146
五、蛛网膜下隙阻滞的并发症 147
六、连续蛛网膜下隙阻滞技术 150
第三节 蛛网膜下隙-硬膜外联合阻滞 151
一、CSEA的特点 151
二、CSEA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52
三、蛛网膜下隙-硬膜外联合阻滞的操作技术 152
四、CSEA的并发症 153
第六章 吸入全身麻醉技术 155
第一节 吸入麻醉药的药理学基础 155
一、肺泡最低有效浓度 155
二、吸入麻醉药的药动学 157
三、临床常用吸入麻醉药的药理学特点 159
第二节 吸入麻醉技术的设备 163
一、麻醉机简介 163
二、麻醉通气系统 165
三、吸入麻醉气体的浓度和深度监测技术 165
四、废气清除系统 167
第三节 吸入麻醉方式及影响因素 168
一、吸入麻醉方式的分类 168
二、影响因素 169
第四节 吸入麻醉的实施 169
一、吸入麻醉的诱导 169
二、吸入麻醉的维持和苏醒 171
三、吸入麻醉深度的判断 172
四、吸入全麻的优缺点 173
第五节 紧闭回路吸入麻醉 174
一、紧闭回路吸入麻醉的技术设备要求 174
二、紧闭回路麻醉的实施 175
第六节 低流量吸入麻醉技术 177
一、低流量吸入麻醉的技术设备要求 177
二、低流量吸入麻醉的实施 178
三、低流量吸入麻醉的安全性 180
第七章 静脉麻醉技术 182
第一节 与静脉麻醉相关的基本概念 182
一、基本定义 182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概念 183
三、药物效应动力学概念 184
第二节 临床常用静脉麻醉药物 186
一、硫喷妥钠 187
二、氯胺酮 189
三、依托咪酯 190
四、咪达唑仑 191
五、丙泊酚 193
六、羟丁酸钠 194
七、常用的阿片类药物及衍生物 195
第三节 静脉全身麻醉技术的分类 198
第四节 静脉全身麻醉的实施 199
一、静脉全麻前的准备和诱导 199
二、静脉全麻的维持和恢复 203
三、静脉全麻深度的监测技术 205
四、静脉全身麻醉优缺点 207
第五节 靶控输注技术 207
一、基本问题 207
二、TCI输注方法 209
三、靶控输注技术的临床应用 212
四、TCI技术的优缺点 217
第八章 复合麻醉技术 219
第一节 复合麻醉技术的定义、分类 219
一、定义 219
二、分类 219
第二节 复合麻醉的特点 220
一、复合麻醉的优缺点 220
二、复合麻醉的应用原则 221
第三节 复合麻醉的实施及相关问题 222
一、不同局部麻醉方法的复合 222
二、局部麻醉复合全身麻醉 222
三、吸入与静脉复合全身麻醉 224
第九章 监护麻醉处理技术 227
第一节 监护麻醉的基本问题 227
一、监护麻醉定义、目的和内容 227
二、监护麻醉与镇静/镇痛 228
三、镇静/镇痛的作用 228
四、监护麻醉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29
第二节 监护麻醉的常用药物和给药方法 230
一、口服、肌内注射和直肠给药镇静/镇痛 230
二、吸入麻醉镇静/镇痛 230
三、静脉给药镇静/镇痛 230
四、镇静药物的拮抗 233
第三节 常用的镇静/镇痛技术 233
一、医师控制镇静/镇痛技术 233
二、患者自控镇静/镇痛技术 234
第四节 镇静深度的评估 235
一、观察者警觉/镇静评分法 235
二、视觉模拟评分法 235
三、脑电图 236
第五节 镇静/镇痛处理中的监测 236
一、呼吸功能监测 236
二、循环功能监测 237
三、麻醉恢复室的监测 238
第六节 手术室外监护麻醉的处理 238
一、磁共振成像检查 239
二、内镜检查 239
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239
第十章 动脉穿刺技术 241
第一节 动脉穿刺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241
一、动脉穿刺的适应证 241
二、动脉穿刺的禁忌证 241
第二节 动脉穿刺的操作 242
一、穿刺针的规格型号、穿刺部位的选择 242
二、操作技术 243
三、测压时应注意的问题 249
第三节 动脉穿刺的并发症 250
第十一章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252
第一节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252
一、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证 252
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禁忌证 252
第二节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操作 253
一、中心静脉穿刺部位的选择和定位 253
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工具 255
三、穿刺操作的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 256
第三节 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 260
一、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的适应证 260
二、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的禁忌证 260
三、超声引起下中心静脉穿刺优、缺点 260
四、超声引起下中心静脉穿刺方法 261
第四节 中心静脉穿刺操作的并发症 263
第十二章 围麻醉期液体治疗技术 267
第一节 体液治疗的基础概念 267
一、体液的总量、分布和组成 267
二、机体对水、电解质的调节 269
第二节 围麻醉期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特点 271
一、钠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271
二、钾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276
三、钙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280
四、镁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282
第三节 手术病人的体液平衡与管理 283
一、体液状态评估 283
二、常用液体治疗的制剂 284
三、术中液体补充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87
第十三章 成分输血和血液保护技术 290
第一节 围麻醉期输血的目的和适应证 290
一、围麻醉期输血的目的 290
二、围麻醉期失血量的判定 291
三、输血的方法 292
第二节 成分输血 292
一、全血 293
二、红细胞制剂 294
三、血浆及血浆蛋白制品 295
四、血小板 297
第三节 血型鉴定及相关问题 297
一、血型 297
二、血型鉴定及配血 298
三、关于紧急情况下的输血问题 299
第四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处理 299
一、常见并发症 299
二、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303
第五节 血液保护技术 306
一、减少术中出血和使用血浆代用品 306
二、术前自体输血 308
三、血液回收 309
四、急性血液稀释技术 311
第十四章 控制性降压与控制性低温技术 314
第一节 控制性降压 314
一、生理学基础 314
二、控制性降压对脏器的影响 315
三、控制性降压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16
四、控制性降压的常用药物 317
五、控制性降压的临床管理 320
六、控制性降压的并发症 321
第二节 控制性低温技术 321
一、控制性低温的生理学基础 321
二、低温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322
三、控制性低温的适应证、禁忌证 323
四、控制性低温的常用方法和管理 324
第十五章 围麻醉期恶心呕吐和误吸的防治 327
第一节 围麻醉期恶心呕吐 327
一、概念和发生率 327
二、解剖和生理学基础 327
第二节 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的易发因素 328
一、麻醉因素 329
二、手术因素 330
三、其他因素 331
第三节 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的处理和防治技术 331
一、一般措施 331
二、药物治疗 332
三、预防技术 333
第四节 围麻醉期呼吸道误吸 334
一、概述 334
二、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学 335
第五节 误吸的预防技术 336
一、消除误吸的诱因 337
二、正确的管理呼吸道 340
第六节 误吸性肺炎的处理技术 341
一、清理呼吸道 341
二、机械通气 342
三、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 342
四、循环功能支持 342
第十六章 麻醉设备器械的清洁、消毒、灭菌与职业暴露防护 344
第一节 基本问题 344
一、清洁、消毒与灭菌的定义与区别 344
二、常用的基本方法 345
三、常用的消毒剂 347
第二节 麻醉设备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的实施 350
一、麻醉设备器械的分类 350
二、麻醉设备污染的预防 352
三、各种设备和器械的处理 353
第三节 特殊情况污染暴露后麻醉器械的处理 357
一、常见的特殊污染暴露 357
二、麻醉设备器械的处理 360
第四节 麻醉医生职业暴露防护与处理技术 361
一、麻醉医生的职业暴露 361
二、麻醉医生职业暴露的防护与处理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