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1 3
中文版序2 5
祝词1 11
祝词2 13
前言 15
介绍 17
第1章 非传统都市区 21
鲁尔区的角色位置和空间维度 (莫纳·El卡菲夫,弗兰克·鲁斯特) 22
1.1大都市区的国际对比 22
1.2区域与边界 23
1.3空间演进历程 24
1.4地形地貌 25
1.5河湖水系 26
1.6绿色空间 27
1.7道路网络 28
1.8城市空间形态 34
1.9大都市区对比的核心数据 40
第2章 内核、动脉与边缘 43
鲁尔区的居民点结构和空间肌理 (扬·波利夫卡·弗兰克·鲁斯特) 44
2.1居民点空间组织 44
2.2内部边缘 54
2.3断点 60
2.4建造类型 64
2.5内核与动脉 72
2.6子空间和网络组织 80
第3章 多中心的移动空间 85
鲁尔区的机动性(迈克尔·维格纳) 86
3.1机动性 86
3.2鲁尔区的可达性 87
3.3鲁尔区内部的可达性 96
3.4网络化 100
3.5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106
3.6特写:多中心带来的可持续机动性 108
第4章 社会人文镶嵌体 113
鲁尔区的社会空间结构和活力多样性(海克·汉赫尔斯特) 114
4.1区域中的“世界” 114
4.2小环境的隔绝 116
(海克·汉赫尔斯特,托比亚斯·特尔波腾) 118
4.3人口的活力 118
4.4鲁尔区的教育机会 120
(海克·汉赫尔斯特,托比亚斯·特尔波腾) 122
4.5 移民经济的发展脉 122
(海克·汉赫尔斯特,伊万·费歇尔·克拉珀) 126
4.6 社会异质性和移民阶层环境 126
4.7移民的住宅物业持有状况 130
4.8 鲁尔区宗教的多元化 132
(海克·汉赫尔斯特,马尔库斯·赫尔罗) 134
4.9鲁尔区的“马赛克”格局 134
第5章 景观机鲁尔区的景观生产力(西格伦·郎格纳) 137
5.1景观的成因 138
5.2景观分区 144
5.3大地发动机 150
5.4水利机 154
5.5鲁尔区景观王国 160
第6章 结构转型的试验场 163
“老”工业基地和新的区域竞争力(卢德纳·巴斯顿,亚瑟民·乌克图) 164
6.1“大工业基地”已成往事 164
6.2“老”工业基地 166
6.3产业变迁 168
6.4现代化与更新 172
6.5新的区域竞争力 174
6.6 弹性的区域转型 184
第7章 行动区和空间意象 187
鲁尔区区域治理行动的空间格局(安根利卡·明特尔,阿西姆·普罗斯科) 188
7.1工业化以前的形势:当今区域管理架构的起源 188
7.2 1920年以来的区域规划 190
7.3区域中的行动主体和它们的行动区 192
7.4空间意象 200
7.5区域被如此塑造 210
如果……将会怎样? 213
第8章 区域空间发展的特别潜质和未来之路: 221
鲁尔城市性(克里斯塔·莱歇尔,克劳斯·R·昆兹曼,扬·波利夫卡,弗兰克·鲁斯特,亚瑟民·乌克图,迈克尔·维格纳) 222
8.1鲁尔区空间发展末来之路 222
8.2鲁尔区可以成为一个吸引人的景观载体 224
8.3鲁尔区可以成为一个高效能源基地 226
8.4鲁尔区可以成为一个知识领地 228
8.5鲁尔区可以成为一个结构转型的创意试验场 230
8.6鲁尔区的空间发展原则 232
8.7通向鲁尔区未来之路——鲁尔城市性 234
附录 239
图像数据来源 240
参考文献 246
作者简介 248
译者简介 249
德语原版版本说明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