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
一、哲学 1
二、哲学基本问题 4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 6
第二节 哲学的历史发展 8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 8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 11
第三节 哲学史上的根本变革 14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14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 18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哲学 22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2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25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科技 27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发展 29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31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 34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34
一、物质 34
二、运动 39
三、时间和空间 44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49
一、意识的起源 49
二、意识的本质 52
三、意识的作用 57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61
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61
二、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和哲学论证 64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67
第二章 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70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 70
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70
二、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73
三、联系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 74
第二节 世界的永恒发展 77
一、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不可分割 77
二、发展的实质 78
三、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79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81
一、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 81
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83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86
第三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88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88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88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91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93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100
一、质、量、度 100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04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106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112
一、肯定和否定 112
二、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114
三、否定之否定 116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19
第四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23
第一节 原因和结果 123
一、因果联系及其特点 123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125
三、因果关系原理的指导意义 127
第二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127
一、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127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29
三、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指导意义 131
第三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132
一、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132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34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指导意义 135
第四节 内容和形式 136
一、事物的内容和形式 136
二、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137
三、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指导意义 138
第五节 现象和本质 139
一、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139
二、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139
三、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141
第五章 实践 144
第一节 实践及其特点 144
一、实践概念的历史发展 144
二、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 147
第二节 实践的系统结构和运行机制 151
一、实践的系统结构 151
二、实践的运行机制 154
第三节 实践的作用 158
一、实践是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158
二、实践是实现价值的途径 161
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65
第六章 认识 169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 169
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169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73
三、主体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77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180
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80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184
三、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86
第三节 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188
一、归纳和演绎 188
二、分析和综合 190
三、具体——抽象——具体 192
第七章 真理 195
第一节 真理的唯物主义本性 195
一、真理的客观性和具体性 195
二、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198
三、认识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201
第二节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204
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204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205
第三节 真理的检验和论证 209
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9
二、逻辑论证在真理检验过程中的作用 213
第八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217
第一节 社会存在 217
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 217
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20
第二节 社会意识 224
一、社会意识及其构成 224
二、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 227
第三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230
一、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230
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 232
第九章 社会基本矛盾 238
第一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238
一、生产力 238
二、生产关系 241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42
第二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247
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47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249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进程 253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 253
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254
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57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59
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259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解决的途径 263
第十章 社会进步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266
第一节 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266
一、社会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66
二、社会文明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268
三、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 270
第二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72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 272
二、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276
三、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280
四、阶级和国家的消亡 285
第十一章 社会主体的历史作用 288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88
一、在社会主体的作用问题上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288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291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95
一、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个人 295
二、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300
第三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02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 302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305
第十二章 人的本质、价值和全面发展 307
第一节 人的本质和价值 307
一、人的本质 307
二、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310
第二节 人的全面发展 312
一、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 312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313
三、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315
第三节 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 318
一、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318
二、共产主义理想与实践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