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交流史 中国 印度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钱林森,周宁主编;郁龙余,刘朝华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7532884902
  • 页数:611 页
图书介绍: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分支,也是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沿传播扬的载体,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学在远古时候就开始向域外传播,影响至深且巨。而中国文学的发展也是与中外文化和文学交流密切相关。20 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外文学交流史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面对中外文化与文学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根据历史发展的趋势来全面系统地考察中国与各国家、地区的文学关系、得鉴古知今之益,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件重要工程。本书立足于世界文学与世界文化的宏观视野,展现中外文学与文化的双向多层次交流的历程,在跨文化对话、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中,把握中外文学相互碰撞与交融的精神实质:(1)外国作家如何接受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如何对外国作家产生冲击与影响?具体涉及到外国作家对中国文学的收纳与评说,外国作家眼中的中国形象及其误读、误释,中国文学在外国的流布与影响,外国作家笔下的中国题材与异国情调等等。(2)与此相对的是,中国作家如何接受外国文学,对中国作家接纳外来影响时的重整和创造,进行双向的考察和审视。(3)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展示出中外文学家在相关的思想命题所进行的同步思考及

第一章 中印文学交流与佛典汉译 1

第一节 印度佛教与印度主流文学 3

第二节 汉译佛典是稀世文学宝藏 9

第二章 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7

第一节 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体裁的影响 19

第二节 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题材的影响 24

第三节 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形象的影响 38

第四节 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语言的影响 59

第三章 佛典汉译与中国翻译学 69

第一节 译经活动和中国翻译学 72

第二节 中国翻译学的四大特色 88

第四章 印度故事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99

第一节 《佛本生》在中国的传播 101

第二节 《五卷书》在中国的传播 107

第三节 其他印度故事的在华传播 111

第五章 印度两大史诗在华传播轨迹 123

第一节 佛经汉译及史诗的隐性传播 126

第二节 两大史诗的汉语翻译与传播 132

第三节 中国学者对两大史诗的研究 142

第六章 印度戏剧与中国戏剧的关系 153

第一节 中国和印度戏剧关系梳理 155

第二节 印度戏剧的中国译介与研究 169

第七章 印度现代文学的汉译与研究 183

第一节 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新文学 185

第二节 中国对普列姆昌德的接受 204

第三节 印度英语文学的中国译介 211

第四节 印度其他文学的中国译介 219

附录:《北京大学印度英语文学博士论文摘要》汇编 227

第八章 季羡林和印度文学研究新局面 233

第一节 季羡林创建中国现代梵学 235

第二节 季羡林的治学之道及影响 240

第三节 又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251

第九章 徐梵澄:苦行者的学术样板 267

第一节 三十三年寂寞的文化苦旅 269

第二节 徐梵澄对汉籍的英语译介 273

第三节 徐梵澄汉译印度文学哲学 281

附录:徐梵澄本地治理廿七年纪略 291

第十章 金克木、黄宝生印度文学研译 311

第一节 金克木和他的《梵语文学史》 314

第二节 黄宝生及其《印度古典诗学》 318

第三节 印度诗学在中国的传播接受 323

第十一章 刘安武及其印地语文学研译 339

第一节 中国印地语文学研译概述 341

第二节 刘安武的印地语文学研译 347

第三节 从印地语文学到东方文学 353

附录:《北京大学印度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论文摘要》汇编 364

第十二章 谭云山、谭中与印度现代汉学 371

第一节 谭云山与印度现代汉学开拓 373

第二节 谭中的汉语教学与中印研究 391

第十三章 师觉月与现代印度汉学开拓 403

第一节 师觉月对印度现代汉学的贡献 405

第二节 师觉月汉学事业的影响与发展 411

第十四章 《老子》、《庄子》在印度 419

第一节 老子佛陀千年难解的恩怨 421

第二节 奥修与《老子》、《庄子》 430

第十五章 拉贾·拉奥笔下的中国 449

第一节 拉贾·拉奥与中国“神交” 451

第二节 拉贾·拉奥作品中的中印灵感 465

第十六章 中国文学作品的印度译介 481

第一节 印度学者对中国文学的研译 483

第二节 面向印度读者的中国文学译介 499

附录:印译中国诗歌:古老文化的交融 511

附录:中印文学交流大事记 515

参考文献 595

后记 603

编后记 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