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附:《走向“共和”,还是走向“立宪”》 5
第一部分 晚清·末路 2
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2
晚清社会的最大危机是什么 12
预备立宪如同翻修老屋 22
清末立宪如何考量国民素质 29
民智未开?官智未开?究竟什么未开? 36
第二部分 革命·困惑 44
民众维权运动引爆辛亥革命 44
一条谣言摧毁一个政权 53
“清朝灭亡,就是因为取消了科举制度” 62
国民思想启蒙助催中华民国诞生 73
成立“革命公司”,发行“革命股票” 82
辛亥革命:成也立宪派,败也立宪派 91
我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不是资产阶级革命 103
被用完就扔的秘密会党 110
应怀畏避革命之心 117
辛亥革命第一枪缘何在武汉打响 126
第三部分 共和·夭折 136
两方胜负之所判,实只财政丰啬之攸关 136
北京兵变与南京兵变 146
“民国不如大清”的历史回潮 154
从民国取代大清看历史惊人的相似之处 161
袁世凯的执政合法性是怎样流失的 167
张振武案:民初政治生态的切片 180
民初政客是怎样操纵五毛党的 191
第四部分 他们·失败 196
孙中山为什么叫“孙大炮” 196
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是个美国人? 205
在帝制与共和之间徘徊的袁世凯 210
袁世凯为做皇帝贿买三大名家 217
梁启超的变与不变 222
为什么黎元洪在民初政治舞台上吃得香 230
第五部分 访谈·反思 242
我们应该怎样纪念辛亥革命——对话历史学家杨天石 242
后记 248
参考书目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