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总述 3
一、心—意—物 3
二、心与意及物的关系 5
三、一意一行一结果 8
四、识相意愿 10
五、根本 12
第一部分 本心呈现 13
意与现实 14
第一章 传统文化历史 14
一、传统文化产生与发展 16
二、传统文化历史判读 19
第二章 传统文化的根本思想 27
一、传统文化思想的形成 27
二、传统文化的根本思想 29
第三章 解读传统文化根本思想 31
根本思想的本体意思 31
第四章 根本思想的现实显用 41
一、根本思想的现实显现 41
二、根本思想的现实用现 43
第五章 解读典章要义的根本思想 46
一、根本思想典章要义解读 46
二、根本思想典义要点解析 50
第六章 现实问题分析 61
一、现实问题的分类 61
二、知和明的障盖界限 62
三、把握意愿的知和明呈现 62
第七章 根本思想的大用理则 64
一、根本思想大用目的 64
二、大用理则 64
三、理则大用的问题 76
第八章 根本思想的大用行法 79
一、大用行法的知和明意用解析 79
二、大用行法知和明意用程式 86
三、大用行法知和明意用的实例 87
四、本心不明 92
第九章 本心境界 99
一、本心境界状态 100
二、中道 100
三、意有 108
四、大用行法的境界状态 112
第十章 修身立命 115
一、现实问题 115
二、对和错 118
三、修身立命 121
四、作用意义 122
第二部分 本心意起 125
一、本心意起 126
二、意识思维的意义 127
第一章 逻辑和抽象 129
一、逻辑的概念 129
二、抽象的概念 130
第二章 逻辑和抽象的应用程式 132
一、顺推 132
二、逆推 132
三、反证 133
四、类比 133
五、联想 134
六、想象 134
七、比喻 134
第三章 逻辑和抽象能力的提高 136
一、几何学习 136
二、古典诗词学习 136
三、教育的意义 137
第四章 逻辑与抽象程式的大用 139
一、顺推 139
二、反证 141
三、逆推 143
四、比喻 148
五、想象 150
六、联想 151
七、类比 154
第五章 建立个体的思维体系 155
一、认识和理解逻辑与抽象程式 155
二、建立逻辑与抽象程式 164
三、完善逻辑与抽象程式 178
四、建立个体思维体系 179
第三部分 本心境界 181
一、预判行止结界 182
二、建立认识系统 182
三、如何建立认识 183
四、认识的三个层次和两个方面 183
五、本心境界 184
第一章 关于人的认识 185
一、认识的建立 185
二、认识的分析 186
三、认识的应用 187
四、认识的意义 191
第二章 关于谋略的认识 194
一、认识的建立 194
二、认识的分析 195
三、认识的应用 196
四、认识的意义 197
第三章 关于军事的认识 198
一、认识的建立 198
二、认识的分析 199
三、认识的应用 200
四、认识的意义 201
第四章 关于经济的认识 202
一、认识的建立 202
二、认识的分析 203
三、认识的应用 204
四、认识的意义 208
第五章 关于管理的认识 209
一、认识的建立 209
二、认识的分析 210
三、认识的应用 210
四、认识的意义 211
第六章 关于营销的认识 212
一、认识的建立 212
二、认识的分析 213
三、认识的应用 213
四、认识的意义 215
第七章 关于逆推和想象思维的认识 216
一、认识的建立 216
二、认识的分析 217
三、认识的应用 217
四、认识的意义 219
第八章 关于由物至意的认识 220
一、认识的建立 220
二、认识的分析 221
三、认识的应用 222
四、认识的意义 225
第九章 格物致知 226
一、认识的建立 226
二、认识的分析 227
三、认识的应用 228
四、认识的意义 229
后记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