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 斯大林 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册) 3
编辑例言 3
再版例言 4
一 准备和实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期 5
列宁:灾祸临头和防止之法(一九一七年九月十日—十四日) 5
饥荒逼近 5
政府之毫无作为 6
监督办法是众所共知和轻而易举的事 8
银行国有 10
新迪加国有 14
取消营业秘密 16
强迫合并于组合中 20
调节消费 22
政府破坏民主组织底工作 24
财政破产和挽救之法 28
害怕走向社会主义,能否前进呢? 30
消除经济破坏与战争问题 33
革命民主派和革命无产阶级 35
列宁:关于工人监督条例草案(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八日—十三日) 38
列宁:关于国民经济社会化的法令草案(一九一七年十二月) 40
实行银行国有及其必要办法的法令草案 40
列宁:关于消费公社之命令草案(一九一八年一月七日—十日) 43
列宁:怎样组织比赛?(一九一八年一月七日—十日) 45
列宁: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草案(一九一八年一月十七日) 53
列宁:苏维埃政权底当前任务(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底国际状况与社会主义革命底基本任务,一九一八年四月二十八日) 56
现时的总口号 59
与资产阶级斗争的新阶段 60
为全民统计和监督而斗争的意义 66
提高劳动生产率 69
组织竞赛 71
“严整的组织”与专政 73
苏维埃组织底发展 80
结论 82
列宁:在各地苏维埃财政部代表全俄大会上的演说词(一九一八年五月十八日,报纸上的简载) 84
列宁:给国有化企业底代表会议的信(一九一八年五月十八日) 88
二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 90
列宁:论饥荒(致彼得城工人的信,一九一八年五月) 90
列宁:在俄国共产党(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关于党纲的报告(一九一九年三月十九日) 97
列宁:在俄国共产党(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关于农村工作的报告(一九一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114
列宁:伟大的创举(论后方工人底英勇精神。论“共产主义义务星期六”,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 128
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共产主义义务星期六) 129
共产主义义务星期六 136
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一九一九年十月三十日) 148
列宁:与燃料恐慌作斗争(给各地党组织的指示信,一九一九年十一月十三日) 157
列宁:在农业公社和农业劳动组合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四日) 161
列宁:论义务星期六(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在俄共莫斯科全市代表会议上的报告) 168
列宁:论劳动纪律(一九二○年初的演说词) 173
列宁:从破坏历来的旧制度到创造新制度(一九二○年四月八日) 175
列宁:土地问题提纲初稿(一九二○年七月二十日为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作) 178
三 过渡到恢复国民经济的和平工作时期 187
列宁:论物品税[一九二一年三月十五日在俄国共产党(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87
列宁:论粮食税(新政策底意义及其条件,一九二一年四月十三日—二十一日) 200
代引言 200
关于俄国现时经济 201
论粮食税,自由贸易,租让制 210
政治总结和结论 223
结论 228
列宁:现时和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金子底作用(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五日) 230
列宁:新经济政策下职工会底作用与任务[俄国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一九二二年一月十二日决议案] 237
一新经济政策与职工会 237
二无产阶级国家中的国家资本主义与职工会 238
三转到所谓经济核算制的国家企业与职工会 238
四承认土地工厂等私有制而由资本家阶级掌握政权之国家中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与不承认土地和多数大企业私有制而由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国家中无产阶级的经济斗争这两者间的根本区别 239
五职工会中恢复自愿会员制 240
六职工会与企业管理方面 241
七职工会参加无产阶级国家经济机关与管理机关的作用 241
八与群众的联系是职工会一切工作底基本条件 243
九无产阶级专政下职工会内部情况的矛盾 244
一○职工会与专门家 244
一一职工会和对工人阶级的小资产阶级影响 245
列宁:俄国共产党(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中央委员会底政治报告(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247
列宁:俄国革命五周年与世界革命底前途(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在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81
列宁:论合作制(一九二三年一月四日—六日) 293
列宁: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一九二三年三月二日) 300
斯大林论苏维埃政权巩固后的农民(摘自《论列宁主义基础》第五章《农民问题》,一九二四年四月) 312
斯大林:《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会议工作底总结》摘录(一九二五年五月九日在莫斯科党组织积极分子会议上的报告) 317
(前略) 317
四论苏联社会主义底命运 317
五党在乡村中的政策 326
六论五金工业 330
斯大林论苏联底内部形势[摘自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八日《联共(布)中央在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334
一国民经济全貌 334
二工业与农业 344
三贸易问题 346
四各阶级,它们的积极性,它们的相互关系 347
五列宁关于农民问题的三个口号 349
六关于农民问题的两种危险与两种偏向 355
七党底任务 358
斯大林论新经济政策及国家资本主义[摘自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关于联共(布)中央在第十四次大会上政治报告的结论》](前略) 361
六论新经济政策 361
七论国家资本主义 362
简要注释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