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东戏剧的孕育和形成——先秦至宋金戏剧 1
第一节 山东戏剧的孕育和无曲戏剧的形成 2
第二节 山东戏曲的形成 12
第二章 山东戏剧的成熟——元代戏曲 19
第一节 元代山东戏曲概况 19
第二节 彬彬东平 23
第三节 郁郁济南 41
第四节 元代山东戏剧演出 53
第三章 山东戏剧的发展与演进——明代戏曲 59
第一节 明代山东戏曲概况 59
第二节 李开先及其传奇 61
第三节 明代山东杂剧 78
第四节 明代山东戏剧演出 98
第四章 山东戏剧的繁盛与转型——清代山东戏曲 106
第一节 清代山东戏曲概况 106
第二节 孔尚任及其传奇 109
第三节 奇幻超怨,慨慷悲愤——清代山东杂剧 120
第四节 参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清代山东传奇 162
第五节 清代山东戏剧演出 203
第五章 独具慧眼,高屋建瓴——古代山东曲论 222
第一节 贾仲明《录鬼簿续编》 222
第二节 李开先《词谑》 224
第三节 孔尚任与《桃花扇》批评 227
第四节 丁耀亢《啸台偶著词例》 229
第六章 山东戏剧的转型——山东地方戏曲剧种 232
第一节 山东地方戏的兴起 232
第二节 山东地方戏曲剧种简介 237
第七章 近代山东戏剧(1919~1949) 260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前后山东戏剧运动与演出 260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戏剧运动与演出 264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戏剧运动与演出 278
第四节 近代山东剧本文学创作 289
第五节 近代山东戏楼与旧戏班 310
第六节 近代山东戏剧教育与戏剧刊物 315
第八章 “十七年”时期山东戏剧(1949~1966) 319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山东话剧创作 320
第二节 “十七年”时期山东戏曲创作 344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山东戏剧艺术特色 384
第四节 “十七年”时期山东戏剧演出 393
第五节 “十七年”时期山东戏剧教育 412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山东戏剧(1966~1976) 415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山东戏剧创作 415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山东戏剧艺术特色 423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山东戏剧演出 427
第十章 新时期以来的山东戏剧(1976~2010) 430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山东话剧创作 430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山东戏曲创作 467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山东戏剧艺术特色 503
第四节 新时期以来山东戏剧演出 508
第五节 新时期以来山东戏剧教育与刊物 519
第十一章 山东戏剧的思想艺术特色 523
第一节 山东戏剧的题材选择与价值取向 525
第二节 山东戏剧的艺术特征 531
结语 溯渊源于既往,昭轨辙于方来 542
参考文献 544
后记 549